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日,国内首次针对家长群体开展的科学素质调查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家长科学素质整体情况良好,其中北京、上海两地的家长科学素质指数分列一、二位,67.8%的家长认为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职业。
据了解,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与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开展的我国8省市家长科学素质调查覆盖了包括山西、北京、辽宁、上海、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等全国7个地区的8个省市,主要针对我国6~15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家长进行。
调查报告显示,8省市家长科学素质指数百分制平均得分为64.5分,其中北京家长科学素质指数相对较高,得分为70.9分,上海排在第二位;从影响因素来看,居住在城市地区、家庭月收入较高、职业为企业管理人员、公司职员、教师与政府工作人员等的家长,其科学素质指数相对较高,且男性家长科学素质指数略高于女性家长。
调查发现,6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支持青年人才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超过50.0%的家长认为科学对社会总体各方面有积极影响,认为科学对个人生活有积极影响的家长达88.2%。
67.8%的家长认为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职业,其次是教师和医生;家长最希望孩子长大后从事医生职业,其次为科学家与教师。超过50.0%的家长对科学家庭教育持积极态度,例如,90.0%以上的家长表示会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其中59.0%表示经常保持这样的教育方式;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比较重要;90.0%以上的家长认为对孩子在文化知识、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比较重要,而认为在网络知识与性知识的教育重要性较低;在对家庭环境营造方面,67.3%的家长认为“营造安全、民主、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最重要,约9成家长同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辅助的重要性。
但是,家长与孩子参加科普活动的意识和行为须进一步鼓励和提升。调查中发现,家长与孩子参加科普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还亟待提升,仅有14.9%的家长表示经常参加科普活动,而高达85.1%的家长表示偶尔或根本未参加过科普活动,其余12.5%的家长表示经常带孩子参加。从不同家长背景来看,高学历、居住在城市的家长在上述两方面表现积极。
(来源:《现代教育报》)
据了解,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与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开展的我国8省市家长科学素质调查覆盖了包括山西、北京、辽宁、上海、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等全国7个地区的8个省市,主要针对我国6~15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家长进行。
调查报告显示,8省市家长科学素质指数百分制平均得分为64.5分,其中北京家长科学素质指数相对较高,得分为70.9分,上海排在第二位;从影响因素来看,居住在城市地区、家庭月收入较高、职业为企业管理人员、公司职员、教师与政府工作人员等的家长,其科学素质指数相对较高,且男性家长科学素质指数略高于女性家长。
调查发现,6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支持青年人才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超过50.0%的家长认为科学对社会总体各方面有积极影响,认为科学对个人生活有积极影响的家长达88.2%。
67.8%的家长认为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职业,其次是教师和医生;家长最希望孩子长大后从事医生职业,其次为科学家与教师。超过50.0%的家长对科学家庭教育持积极态度,例如,90.0%以上的家长表示会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其中59.0%表示经常保持这样的教育方式;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比较重要;90.0%以上的家长认为对孩子在文化知识、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比较重要,而认为在网络知识与性知识的教育重要性较低;在对家庭环境营造方面,67.3%的家长认为“营造安全、民主、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最重要,约9成家长同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辅助的重要性。
但是,家长与孩子参加科普活动的意识和行为须进一步鼓励和提升。调查中发现,家长与孩子参加科普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还亟待提升,仅有14.9%的家长表示经常参加科普活动,而高达85.1%的家长表示偶尔或根本未参加过科普活动,其余12.5%的家长表示经常带孩子参加。从不同家长背景来看,高学历、居住在城市的家长在上述两方面表现积极。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