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多糖实验研究进展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为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真菌,含有多糖等丰富的活性成分.研究通过查阅近5年来灵芝多糖的相关文献报道,首先对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其次对灵芝多糖的结构组成进行介绍,再者对灵芝多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进行概述,最后对目前灵芝多糖相关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旨在为其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感染性关节炎是有病原微生物侵入关节而导致的疾病,多发于膝髋等大关节;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往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血源性感染造成,而目前临床多见于创伤、关节穿刺、关节镜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该疾病在中医学被称作“关节流注”或“骨痈疽”,辨证早期属热毒内盛,血凝毒聚;后期属气血两虚.目前,感染性关节炎治疗主要以西医为主,包括局部或全身敏感抗生素应用及手术治疗等,疗效确切;缺点是致病菌因生物膜对抗生素产生抗性,使疾病迁延不愈.单纯中医药治疗已不多见,主要体现在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予以中药内服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阴虚风动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疗效、血清HCY与CRP的影响.方法 将8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n=42)在其基础上予以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估其临床疗效,并记录其治疗前后神经损伤修复及运动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B
痔病术后疼痛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随着医学发展,术式改良大大降低了手术对机体的创伤,但术后疼痛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将疼痛转化为微痛乃至无痛,仍是手术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探究针灸对痔疾术后疼痛的治疗进展,现阐述痔病术后疼痛的病因病机,对十年内针灸治疗痔疾术后疼痛文献综述如下,希望藉此对痔病术后疼痛系统总结,对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其科学原理.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桂枝芍药知母汤中9味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通过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将其导入Cytoscape软件,生成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进而构建痛风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图(PPI),再进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生物通路富集分析以及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
山药原名“藷藇”最早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古称薯蓣,《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考证历代本草,山药基原、药材性状均与当今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一致,为历代主流品种,建议经典名方开发时选用.其道地产区集中到河南怀庆府已历史悠久,如今河南仍为山药主产区.山药炮制方法多样,总体来看以炒制为主,主要为清炒和麸炒,不同经典名方炒制规格需具体考证.该研究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山药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