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人格生态化的概述,重点分析了旅游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信念、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利用旅游帮助大学生构建生态化人格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旅游;大学生;人格生态化;影响
人们所有的生态行为都是由意识进行控制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人们的人格生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生态意识已经成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旅游作为大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所接收到的信息和经历的活动直接会影响到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为了更好地将环境保护作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人员需要重视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
一、概述
“生态人”主要是指对“人与自然平衡的向往”,对生态文明建设充满憧憬的人们,与“经济人”相对应的。通常所说的“生态人”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态人格是相对于生态文明的主体“生态人”提出来的,为“生态人”所具有的意识、品格、能力和知识等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人格是受到个体知识、环境因素、内在动力组织和外在行为模式等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内在的动力组织就是个人的生态意识。生态人格是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人格,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体验作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重要培养途径之一,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生态文化,所以,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其人格生态化建设。
二、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影响
第一,在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大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解释旅游过程中所发现的生态现象,更好地了解自然;第二,在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新的生态道德知识,如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保护生态植物等等,进而提高其生态道德意识;第三,在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知和体悟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更好地将感知和体悟付诸于行动[1]。
(二)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的影响
大学生可以通过旅游实践,可以作为体验者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自然的生命,从而形成深刻的内心体验。如,当大学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时,可以帮助其放松心情,以更好地心情去学习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事物;当大学生看到污染严重的生态环境时,会内心产生一种痛苦。大学生通过经历这种内心的冲突,可以自然生出生态道德情感和对生态道德行为崇敬之情。生态道德情感作为生态人格的重要内容,丰富的生态道德情感对生态人格的构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对大学生生态道德信念的影响
第一,生态道德信念作为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的升华,可以帮助大学生生态人格的构建;第二,生态道德信念是人们形成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的基础,如果没有生态道德信念,人们就很难形成主动的生态行动。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强化自己的生态道德信念,为人们形成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人们升华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形成强大的支持[2]。
(四)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的影响
生态道德意志作为人们践行生态道德目标的能力和毅力,可以更好地幫助人们调节自己的情感和言行。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激发内心的强烈责任感和信心,更好地磨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尤其是那些进行野外露营的生态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磨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作为构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重要环节,可以为构建生态人格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对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影响
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是人们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信念等方面的外在行为,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实施具体的行动,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等等。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通过多种形式的生态体验活动进行反复的实践,可以更好地形成自觉的行为和习惯,保证生态人格的完美构建。
三、利用旅游帮助大学生构建生态化人格的建议
(一)对高校教育的建议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人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体能教育的忽视,导致很多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尤其是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大自然的滋养,而导致健康状况欠佳。所以,学校需要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具体的教育内容中,多鼓励学生多亲近大自然,并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为学生提供自然教育。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还需要为学生的环境教育提供有效的政府、资金、人力的保障[3]。
(二)对旅游部门的建议
第一,旅游业需要确保生态旅游产品的公共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我国的各类自然景区,森林公园都需要满足人们人格生态化转型的需要;第二,加强旅游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加强旅游环境的生态化建设主要是对旅游区域内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条件进行相应的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可以保障旅游活动的规章制度和机制;第三,将环境教育融入生态旅游活动。旅游部门需要多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做好保护环境和环境教育工作。同时,还需要根据人格生态化,将教育主题、教育场地和教育方式进行多元化建设,保证人们可以在愉快的旅途中进行转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帮助其形成尊重“生态”的意识,更好地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生态道德意识、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信念、磨练生态道德意志、改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各个高校需要充分重视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香菊,杨桂华,陈飙,张凤太.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研究[J].旅游研究,2016,8(04):71-76+87.
[2]陆波.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及实践路径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4):68-71.
关键词:旅游;大学生;人格生态化;影响
人们所有的生态行为都是由意识进行控制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人们的人格生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生态意识已经成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旅游作为大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所接收到的信息和经历的活动直接会影响到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为了更好地将环境保护作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人员需要重视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
一、概述
“生态人”主要是指对“人与自然平衡的向往”,对生态文明建设充满憧憬的人们,与“经济人”相对应的。通常所说的“生态人”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态人格是相对于生态文明的主体“生态人”提出来的,为“生态人”所具有的意识、品格、能力和知识等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人格是受到个体知识、环境因素、内在动力组织和外在行为模式等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内在的动力组织就是个人的生态意识。生态人格是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人格,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体验作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重要培养途径之一,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生态文化,所以,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其人格生态化建设。
二、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影响
第一,在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大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解释旅游过程中所发现的生态现象,更好地了解自然;第二,在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新的生态道德知识,如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保护生态植物等等,进而提高其生态道德意识;第三,在大学生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知和体悟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更好地将感知和体悟付诸于行动[1]。
(二)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的影响
大学生可以通过旅游实践,可以作为体验者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自然的生命,从而形成深刻的内心体验。如,当大学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时,可以帮助其放松心情,以更好地心情去学习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事物;当大学生看到污染严重的生态环境时,会内心产生一种痛苦。大学生通过经历这种内心的冲突,可以自然生出生态道德情感和对生态道德行为崇敬之情。生态道德情感作为生态人格的重要内容,丰富的生态道德情感对生态人格的构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对大学生生态道德信念的影响
第一,生态道德信念作为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的升华,可以帮助大学生生态人格的构建;第二,生态道德信念是人们形成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的基础,如果没有生态道德信念,人们就很难形成主动的生态行动。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强化自己的生态道德信念,为人们形成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人们升华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识形成强大的支持[2]。
(四)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的影响
生态道德意志作为人们践行生态道德目标的能力和毅力,可以更好地幫助人们调节自己的情感和言行。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激发内心的强烈责任感和信心,更好地磨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尤其是那些进行野外露营的生态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磨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作为构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重要环节,可以为构建生态人格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对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影响
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是人们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信念等方面的外在行为,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实施具体的行动,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等等。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通过多种形式的生态体验活动进行反复的实践,可以更好地形成自觉的行为和习惯,保证生态人格的完美构建。
三、利用旅游帮助大学生构建生态化人格的建议
(一)对高校教育的建议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人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体能教育的忽视,导致很多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尤其是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大自然的滋养,而导致健康状况欠佳。所以,学校需要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具体的教育内容中,多鼓励学生多亲近大自然,并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为学生提供自然教育。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还需要为学生的环境教育提供有效的政府、资金、人力的保障[3]。
(二)对旅游部门的建议
第一,旅游业需要确保生态旅游产品的公共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我国的各类自然景区,森林公园都需要满足人们人格生态化转型的需要;第二,加强旅游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加强旅游环境的生态化建设主要是对旅游区域内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条件进行相应的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可以保障旅游活动的规章制度和机制;第三,将环境教育融入生态旅游活动。旅游部门需要多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做好保护环境和环境教育工作。同时,还需要根据人格生态化,将教育主题、教育场地和教育方式进行多元化建设,保证人们可以在愉快的旅途中进行转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帮助其形成尊重“生态”的意识,更好地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生态道德意识、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信念、磨练生态道德意志、改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各个高校需要充分重视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香菊,杨桂华,陈飙,张凤太.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研究[J].旅游研究,2016,8(04):71-76+87.
[2]陆波.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及实践路径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