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惊厥病例院前急救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病例院前急救特点。方法: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2012年4月通过呼叫120指挥中心指令本院出诊的儿童惊厥病例132例,对其病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病例,到现场后惊厥已停止52例(39.39%),需采取止惊措施80例(60.31%);止惊后再次抽搐34例(25.76%)。回院后诊断高热惊厥72例(54.55%),癫痫18例(13.64%),电解质紊乱8例(6.10%),低血糖5例(3.79%),颅内感染11例(8.33%),颅内出血8例(6.10%),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2例(1.52%),中毒8例(6.10%)。结论:儿童惊厥以高热惊厥为主,尽快赶赴现场,迅速止惊,回医院后尽快检查明确病因是抢救关键。
  【关键词】 儿童; 惊厥; 院前急救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76
  儿童惊厥(children convulsion)是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患儿若不能及时处理,易致惊厥持续状态而导致生命危险。惊厥发作突然,无前兆,家长往往束手无策。若离医院近时,会迅速送到医院抢救,但若离医院较远,缺乏交通工具,则多通过求助120进行抢救。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2012年4月通过呼叫120指挥中心指令本院出诊的儿童惊厥病例132例,对其病例特点回顾性分析,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救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2012年4月通过呼叫120指挥中心指令本院出诊的儿童惊厥病例132例,男70例,女6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1岁,平均(2.8±1.2)岁。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小儿惊厥的诊断标准[1]:全身或身体某一局部肌肉运动性抽搐,是由骨骼肌不自主地强烈收缩而引起的。惊厥持续状态是指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 min或间断发作,其间歇期意识不恢复,反复发作持续30 min以上者。
  1.3 现场抢救及治疗 所有病例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后出诊到达现场,对病情进行评估判断。对惊厥已停止病例在密切监护下建立静脉通道后转回医院进一步诊治。现场发现惊厥仍在发作的病例则予以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安定、咪唑安定等止惊,建立静脉通道转回医院。回院后行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以及头颅MRI、脑电图、腰穿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回院后进一步诊治。
  2 结果
  2.1 出诊时间及到达现场所需时间 所有病例在接到出诊指令后1~2 min内出诊,到达现场时间最快1 min,最慢15 min,平均(6.1±1.5)min。出诊半径最近500 m,最远8 km,平均出诊半径(3.2±0.9)km。
  2.2 到达现场后病情评估及处理 所研究病例中,有52例(39.39%)病例到达现场后已未再惊厥,且神志转清醒,通过询问病史,惊厥时间最短30 s,最长5 min,平均惊厥持续时间(1.5±0.9) min,以上病例在密切监护下建立静脉通道后转回医院进一步诊治。有80例(60.61%)病例到达现场后仍在惊厥,惊厥大发作64例,小发作8例,持续状态8例。到达现场时惊厥持续时间最短5 min,最长40 min,平均时间(12±3.2)min。现场即予以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止惊药物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安定等止惊,发热的病例则予以退热处理。用镇静药物后惊厥停止最快1 min,最慢10 min,平均起效时间(4.1±2.3) min。止惊后再次抽搐34例,均再次用药止惊后接回医院进一步诊治。
  2.3 回院后处理 回院后行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以及头颅MRI、脑电图、腰穿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诊断高热惊厥72例(54.55%),癫痫18例(13.64%),电解质紊乱8例(6.10%),低血糖5例(3.79%),颅内感染11例(8.33%),颅内出血8例(6.10%),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2例(1.52%),中毒8例(6.10%)。所有病例均进行病因治疗。
  3 讨论
  儿童惊厥临床较为常见,是由于幼年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兴奋容易扩散,导致惊厥发生[2]。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均导致发生。临床表现为起病急,起病前无前兆,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抽搐,部分患儿可呈或局限性抽搐,重者有时呈惊厥持续状态,发作时间过久,导致大脑缺氧,引起酸中毒、大脑代谢紊乱、脑水肿以及自由基产生过多,继而引起脑细胞损伤、坏死,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多数患儿发病时尚未明确病因,甚至尚未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已发生惊厥。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救治急症、稳定病情、迅速转运,应遵循先抢救生命后诊断处理的救治原则[3]。因此做好院前急救的目的就是防止惊厥性脑损伤,减少并发症[4]。本研究部分病例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仍继续发生惊厥以及再次惊厥,故在现场应尽快止惊,密切监护,减轻大脑损伤,避免继续发生惊厥及出现惊厥持续状态。有部分病例因位置较偏,未能及时找到患儿。因此在家属呼叫120出诊时应指出显著地标,救护车出诊后应在原地等待医务人员前往急救,派人到路口前往接车,避免抱着患儿四处救助,尽量缩短到达现场时间,以便尽快用药止惊。儿童惊厥原因较为复杂,高热惊厥所占比例最高,与文献报道相一致[5]。高热惊厥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有关,对于这些合并发热的感染性疾病,尽早就医,尽快控制高热是防止惊厥出现的关键。其次是癫痫、颅内感染等,儿科医生应注意对于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多次发作的病例,在控制惊厥后回院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查找病因。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850.
  [2]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9: 576-580.
  [3] 张国英,涂国芳,郑静. 成都市儿童医院1194例院前急救与转运的危重患儿疾病谱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3): 276-277.
  [4] 姚世平.小儿热性惊厥的院前急救(附200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04, 15(4): 92.
  [5] 周玲,段丽芬,肖曙芳. 昆明市儿童院前急救486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 17(4): 130-131.
  (收稿日期:2012-10-15) (本文编辑:车艳)
其他文献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的重点举措。一是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其中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加大返还力度。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鼓励各地优先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低费率的担保支持,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二是
【摘要】 目的:分析右半结肠癌中出现误诊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1999年2月-2012年3月右半结肠癌出现误诊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中的8例患者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通过手术治疗证实。结论:右半结肠癌中出现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多方面,只有在平时的诊断中加强对各项诊断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有效避免误诊。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阑尾炎; 误诊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
Hadoop系统在新型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对于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了重要 的支撑作用.本文结合新型数字档案馆中的技术特征,开展了Hadoop技术支持下的各功能系统构建研究.
【摘要】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急诊内科的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按照随即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心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菌群分布、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0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菌群分布等与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性,并与同期40例糖尿病非感染患者对照。结果:泌感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52.5%)和变形杆菌(15.0%)最常见,真菌占10.0%。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
【摘要】高校档案馆存放的资料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是一部学校的发展史,让学生及教职员工了解高校的历史文化,继而发挥借鉴、传承、发扬高校的传统精神的重要意义。本着以史为鉴、以史明志的目的,高校领导对高校档案馆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强调建设服务型档案馆的概念。本文即通过分析目前档案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档案馆;建设  高校档案馆,一般会保存学生、教
目的:研究人工鼻对ICU负压病房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以及人工鼻对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播散的拦截效果。方法:使用人工鼻前后,计数ICU负压病房空气中菌落株数并比较ICU医院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