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失业率拖累欧洲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2013年9月6日,法国昂格洛,失业人士在就业市场寻找机会。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5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法国本土失业率达10.5%。CFP供图
  2013年以来,欧债危机总体形势趋于缓和。“欧猪五国”等重债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滑,主权债务风险稳步降低。欧盟稳定机制(ESM)可以直接援助银行等措施的推出,使银行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欧盟却陷入失业率高企的窘境,显示债务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已延伸至实体经济,更引发了让各国政府头痛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欧盟失业问题的现状与特点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欧元区(17国)和欧盟(27国)的整体失业率分别达到12.1%和10.9%,均为欧盟统计局1995年开始发布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同时,2013年7月,欧元区和欧盟的失业总人数分别为1923.1万人和2637.1万人,均为近年来的相对高值。
  除了失业率和失业人数逐步走高,欧盟就业形势还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从欧盟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看,青年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今年7月,欧元区与欧盟25岁以下青年人的失业率分别高达24%和23.2%,已经分别50个月和51个月在20%以上。其中,青年失业率最高的国家是希腊(61.5%)、西班牙(56.1%)和葡萄牙(37.4%)。青年人失业率最低的国家是德国(7.7%)、奥地利(9.2%)和马耳他(10.6%)。
  第二,从欧盟经济地理看,南北欧之间的区域差距逐渐拉大。南欧国家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希腊、西班牙、塞浦路斯和葡萄牙的最新失业率分别为27.9%、26.3%、17.3%和16.5%,是欧盟失业率最高的四个成员国。而北欧国家的就业形势明显较好,奥地利、德国和卢森堡的总体失业率分别为4.8%、5.3%和5.7%,是欧盟失业率最低的三个成员国。
  第三,从全球视角看,欧盟失业问题较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更加严重。新兴经济体就业形势要好于发达经济体,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就业情况也逐渐改善,而欧盟国家则继续深陷高失业率泥潭。美国和日本的最新失业率分别是7.3%(8月)和3.8%(7月),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10%和5.5%均下降不少,而欧盟和欧元区不但失业率的绝对值要远远高于美日,而且趋势也相反,仍在上行通道中。
  欧盟高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
  1.欧盟经济持续低迷是根本原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经济持续大面积低迷不振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2009至2012年,欧元区实际GDP同比分别为-4.4%、2.0%、1.5%和-0.6%。2013年一季度,欧元区GDP季环比为-0.3%,为连续六个季度负增长,第二季度意外获得0.3%的正增长。意大利已连续八个季度负增长,希腊、葡萄牙的形势更加严峻,实际GDP同比均连续十个季度下跌。
  从理论以及现实看,经济增长与失业二者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全球经济危机使欧盟区内外的需求均低迷不振,当地企业经营状况急剧恶化,不少企业和与之相关联的银行深陷债务泥淖之中,借贷热情急剧下降,扩大再生产的意愿迅速萎缩,造成了对劳动力需求的锐减。另一方面,高失业率又拖缓欧盟经济复苏的脚步。失业人数增多,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企业又面临更困难的境地,因此不得不降薪、裁员,造成失业率继续攀升,从而加剧经济的萧条。
  2.一味强调紧缩政策是直接原因。欧盟的高失业率与其推行严格的紧缩政策直接相关。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双重夹击下,欧盟的决策层不仅不可能推行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而且不得不在经济复苏的趋势尚未确定的状况下,就开始实施非常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2012年,欧盟成员国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数据显示,相比2011年,欧元区政府赤字占GDP的比重从4.2%降至3.7%,欧盟则从4.4%降至4.0%。其中,仅德国实现微薄的财政盈余,为0.2%。与此相反,西班牙财政赤字比重最大,为10.6%。17个欧元区成员国中仅有6个符合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3%的标准。虽然欧盟部分成员国实施的财政紧缩措施成功缩小了政府收支缺口,但紧缩政策也导致政府开支减少、居民消费下滑、企业投资萎缩,从而直接助推失业人口激增。
  3.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原因。制造业是欧盟各国传统支柱产业,在经济中占的比例一直较大。近年来,这一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向资本密集型转化的新趋势,传统的制造业如钢铁、煤炭等部门开始不断萎缩,当地的许多产业工人面临下岗。与此同时,新兴产业集中在高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需要的就业者不但在数量上无法与失业的产业工人相比,而且对就业者的技术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在解决欧盟失业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
  4.劳动力市场存在多种矛盾是结构性原因。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多种结构性矛盾,是欧盟失业率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首先,在欧盟范围内,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机制并不通畅。虽然同在欧盟体制内,但许多国家对外来劳工的限制较多,即使是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失业者,也很难在其他欧盟国家特别是西欧地区找到新的工作。其次,在欧盟范围内存在对劳动力差别保护的现象。大多数欧盟国家实际上有二元劳动力市场,工会保护着一些35岁以上人群从事永久性工作,年轻人从事的临时性工作则没有保护。第三,学历通胀问题造成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欧元区有不少失业者接受过高等教育,渴望获得一份高薪而又体面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急需招聘普通职员和蓝领工人,并不需要很高的学历。
  5.老龄化趋势与高失业救济制度是社会原因。老龄化趋势与高失业救济制度,使欧盟的失业问题愈加恶化。首先,由于欧盟的出生率不断下降,老龄化让社会福利制度的包袱日益沉重。与欧盟国家相比,新兴经济体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很多欧盟国家的企业关闭了本土工厂,转而在中国等地区投资建厂,这直接造成了欧盟国家失业状况的加剧。其次,欧盟的高失业救济制度削弱了劳动力就业积极性。长期以来,欧盟以高水平、广覆盖的失业救济这一消极的就业政策,作为主要失业保障手段。然而,这却给经济陷入衰退的欧盟治理失业问题带来极大障碍。传统的失业救济、现金补贴等高福利政策,不仅导致社会支出费用增加,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也使相当部分的人失去了寻找工作的动力,而宁愿选择“自动失业”。
  6.欧盟治理机制的局限与不足是政治原因。欧盟的高失业问题与其治理结构的复杂及各种力量的博弈紧密相关。首先,欧盟治理机制的复杂性与多层级性,令欧盟难以迅速拿出有效解决方案。每项议题,不仅在欧盟层面需要反复沟通、讨论,而且需协调各成员国政府,有的还需通过本国议会投票表决,这使得协调难度更大,行动十分迟缓,从而使欧债危机以来的失业问题愈加严重而措施寥寥。其次,欧盟货币联盟缺乏对财政联盟的设计,而货币政策的集中化和财政政策的分散化,使各国的利益和立场很难协调统一,所以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常常争议不休,自然行动迟缓、效果不彰。第三,各成员国在欧盟层面上也存在权力博弈现象,欧盟的话语权主要集中在德、法等大国手中,而其余中小诸国却力量单薄,这使治理结构极不平衡。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以及欧盟稳定机制(EMS)的最大出资方,坚持重债国应当进行严格的财政稳固政策和深度的结构性改革,也令希腊等国的失业问题雪上加霜。
  一方面,我们看到欧盟各国领导人已充分意识到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社会危害,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急迫性。各成员国领导人在本次峰会上就促进就业达成一套多管齐下的解决方案,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经济持续低迷是欧盟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根源。欧盟经济增长率如不能达到或超过1.5%,欧盟就难以摆脱失业状况不断恶化的困境。当前欧盟各国经济仍在严重衰退中苦苦挣扎,即使是德国也被拖累至衰退的边缘。根据欧盟央行的最新预测,欧元区经济继2012年衰退3%之后,今年还将萎缩0.6%,因此,在财政紧缩和经济持续滑坡的困境中,成员国尽管有欧盟方面的上述政策性倾斜,但要想在短期内改善就业状况绝非易事。
  (作者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分析师)
其他文献
通过对石家庄地铁1号线石南盾构区间地表沉降的数据分析,根据曲线变化、累计沉降、关键施工节点上的累计沉降量,总结出类似工程施工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对实际工程施
IRR(返回一系列现金流的内部收益率)的经济意义在于能够把项目的收益率与投资的总额联系起来,据以判别项目可以承担支付最大投资成本而不会发生困难.
在航天型号的研制过程中,软件的可靠性十分重要。而目前有关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仍十分缺乏。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在硬件可靠性设计分析领域已成功应用的FTA、FMEA及建
主要论述了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技术和过程。从实践中证明了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软
近几年来,中学教学中增加了活动课的内容,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能把握"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这一宗旨,把活动课上成普通课,那就违背了开设活动课的初衷了.开设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