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段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09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波段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中心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的98例患者,根据治疗分为2组,其中强脉冲光M22590(590~1200 nm)治疗组48例,双波段强脉冲光M22vascular(530~650 nm、900~1200 nm)治疗组50例,治疗间隔1个月,共5次.通过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变化及临床照片,评价患者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及有效性.此外,通过对皮肤红斑、色斑、光泽度改善程度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M2259058.33%,M22vascular 8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毛细血管扩张、色斑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毛囊性丘疹积分在M22590和M22vascular组治疗后有下降,但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相较于M22590组,治疗后M22vascular组患者毛细血管扩张、色斑积分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M22590组(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双波段强脉冲光治疗效果及满意度优于普通宽光谱强光,患者满意度高.
其他文献
国际上,不管是基础核物理研究,还是聚变能源研究,均需要精度越来越高的脉冲辐射探测系统.大动态范围闪烁类脉冲辐射探测系统是在强干扰环境中获取小信号的时间、幅度等细致信息,从而分析研究上述脉冲辐射场特征的关键手段.为满足闪烁体类脉冲辐射探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动态范围时间响应特性快速分析方法.快速分析单元主要由门控光电倍增管、门控高压电源和示波器组成.先利用脉冲皮秒激光源检测该方法的本征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幅度量程可达5个量级.基于脉冲X光机采用该方法开展了低余辉液体闪烁体的时间响应特
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高发人群为青少年,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为特征,好发于颜面、胸背部,易反复发作.遗传、雄激素诱导皮脂异常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免疫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均与痤疮发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