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肥胖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肥胖与饮酒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方法

调查对象均来自于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入组时间为1999年4月至2004年6月。笔者于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对其中随访时间满5年,且年龄为35~74岁的4 852名调查对象进行随访,共随访到4 083名,选取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 778名调查对象纳入本研究。基线调查和随访时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流行病学信息,同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将调查对象分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组,并对两组间的各特征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现饮酒与高血压发病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MI、WC、WHtR与现饮酒间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并计算交互作用指数(SI)、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和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以SI的95%CI值不包括1,RERIAP的95%CI值不包括0,判断为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调查对象中,新发高血压患者660例(男性254例,女性406例),高血压组BMI、WC、WHtR分别为(23.3±3.2) kg/m2、(77.7±9.0) cm和0.49±0.06,均高于非高血压组[(22.4±3.0)kg/m2、(74.8±8.5)cm和0.47±0.05](P值均<0.001)。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后,肥胖、高WC、高WHtR和现饮酒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HR(95%CI)值分别为2.12(1.46~3.10)、1.64(1.32~2.03)、2.80(1.73~4.59)和1.65(1.29~2.12)(P值均<0.001)。同时存在现饮酒和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HR(95%CI)值为2.76(2.45~3.17) ,SI(95%CI)为1.60(0.48~5.28) ,RERI(95%CI)为0.66(-0.47~1.79),AP(95%CI)为0.24(-0.22~0.69);同时存在现饮酒和高WC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HR(95%CI)值为4.93(2.87~8.49),SI(95% CI)为4.49(1.97~10.22),RERI(95%CI)为3.06 (0.48~5.64) ,AP(95%CI)为0.62(0.41~0.83)。同时存在现饮酒和高WHtR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HR(95%CI)值为2.80(1.73~4.59), SI(95%CI)为2.14(0.88~5.17),RERI(95%CI)为0.96 (0.48~5.64) ,AP(95%CI)为0.34(0.03~0.68)。

结论

超重或肥胖、高WC、高WHtR、现饮酒均与高血压发病具有相关性,现饮酒与WC之间对高血压发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河南省14岁及以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2003年1月至2014年6月河南省报告的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儿童艾滋病(按照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规定的年龄段)数据库。纳入标准:观察期内首次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开始抗病毒治疗时年龄为≤14岁,有相对完整的基线信息和随访信息,共1 037例。数据库信息
期刊
疫苗在人类抵抗传染病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慢性病疫苗的开发仍处于探索阶段,而感染因素与慢性病之间存在重要关联的证据却日益增多。因此,通过疫苗预防感染或可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例414例,同期收集来自社区的对照870例。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面访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饮酒史、饮茶史、口腔卫生、饮食习惯、肿瘤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等,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卫生习惯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调整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情近年来呈急剧上升态势,寻找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势在必行。恐惧诉求利用恐惧感促使干预对象接受干预信息,为实现更好的宣传干预效果提供新的突破口。由最初的驱动说,提出恐惧感决定干预效果;到整合保护动机理论与平行过程模型,认为恐惧感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再到扩展平行过程理论,认为效能感信息和威胁严重性信息共同决定行为转变动机的产生。恐惧诉求理论近70年的发展,对恐惧诉求过程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