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寂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idu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可否分享几点此类风光的拍摄技巧?您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A:如果条件允许,我更喜欢独行和独思的创作方式,这样可以排除外界干扰,进入一种完全自由、忘我的状态,用自己独有的视角和思维认识自然,感悟自然,表现自然。正如我的老师于云天先生说:“创作需要独思,需要甘守寂寞,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领悟到自然界充盈于天地间有生命物的浩然之气所达到的某种和谐。”
  黄山历来是摄影人所向往的拍摄地,佳作层出不穷,要想寻求新的突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在确定《空山寂》这个主题后,我没有急于拍摄,而是从立意入手,明确拍摄方向和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便会事倍功半,从容进行创作了。我放弃了司空见惯的大风景,延展镜头深度,寻求以小见大,发掘足以让我触景生情的那一瞬间。并借鉴了中国画道的创作理念,运用线条、墨韵、提炼、取舍、意境等表现手法,充分挥发所见所感,寻求东方禅宗那幽、雅、清、空、淡之意境。
  Q:您使用什么相机和镜头, 以及哪些辅助设备?
  A:这组作品主要使用哈苏503CW相机拍摄完成,镜头的使用率分别为长焦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中焦镜头。关于器材的选择,我认为没有绝对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能胜任拍摄主题的要求。
  滤色镜在这次拍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摄影包里常备有中灰密度镜(减光镜)、中黄镜、偏振镜和渐变灰滤色镜。这组作品主要使用过中灰密度镜和中黄镜。中灰密度镜用来削减镜头的进光量,从而降低快门速度,拍出云雾的丝状效果。中黄镜主要用来增加黑白照片的对比度。
  Q:为什么考虑用黑白来表现黄山?细节的表现和处理是如何考虑的?
  A:我常常把黄山称之为仙山,它具有中国独有的文化底蕴,其精、气、神、韵足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寄情山水的雅兴与传统,与山水对话,与天地唱和,黄山自然就成了他们抒情泼墨的理想之地,那流于玄黑和素白间的墨迹,已然是表现黄山之韵的最佳方式。
  我选用了依尔福黑白胶片拍摄黄山,对于细节的表现和处理通常要靠控制曝光来完成,我的做法是取之于“艺无定规、道法自然”。没有正确的曝光,只有准确的曝光,能够表达出创意和预想效果,就是准确曝光。
  有些作品我并没有过分追求暗部和亮部的完美过渡,那些若隐若现在云雾之中的山峰,体现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韵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至于细节部分恐怕已不会再是关注的重点了。那失去细节的黑与白,或许正是脱去尘滓,那介于虚实间的影像,也许正得象外之趣,正所谓“艺无界,形无拘”。用虚灵空寂的心境品味黄山的无穷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写意黄山的别样境界,这便是我拍“空山寂”系列的全部意义。
  Q:这些作品都拍摄于什么季节?
  A:我已六次赴黄山拍摄,且都选择冬季前往。首先,冬季黄山风景最为丰富。受特殊地理位置影响,冬季的黄山会连续出现雪、雨、雾等特殊天气,极大地丰富了创作空间,这在其他季节是达不到的。其次,冬季黄山相对清静。冬季是黄山既定的淡季,游人会相对少一些,也就会少一些干扰,多一分从容,住宿和餐饮也不会那么紧张。 很多作品都是处于一种“瞬间既得”的状态下拍摄的,具体的拍摄地点,还真是无从想起。不过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首页这幅作品,我在落日前到达西海排云亭拍摄点,此时群峰被流云笼罩,景色变化万千,我迅速选好机位,取远处两峰之间的一棵独树作为主体,调整好构图,但当时的光线和云雾形态并不符合我的拍摄创意,于是我决定耐心等待,看是否还有什么变化。半个小时过去了,随着日落,气温下降,云层开始下沉,此时一股即将消散的云雾与渐暗的山体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恰到好处的是云雾衬托出了那棵已成为剪影的独树,正合我意,我迅速按下快门,不多时云雾彻底散去,黄山恢复了平静,迎来万籁俱寂的黑夜。
  王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注于自然风光摄影创作,其作品多次入选各类影展。
其他文献
“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种过田、送过餐、当过学徒工、跑过运输、办过胶合板厂……我就想干一番事业回报社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这就是黑龙江省宁安市利民中草药科技有限公司领头人耿世龙的真实想法。怀揣梦想,在外打拼第一桶金   创业,是耿世龙在农村务农时就有的想法。在确定了自己的梦想后,他毅然外出打拼,一点一滴的原始积累,他赚到了人生中宝贵的第一桶金。2007年,他投资建立了胶合板厂,开启人生首
作为摄影师和艺术家,路易斯·卡斯特涅达常在两者之间受折磨:是走纯艺术之路还是走纯技术之路,他说自己的脑中有着不同的准则,一个是情感一个是理智。许多人一味关注摄影器材和技术,却常常漠视图片的艺术质量,忽略视觉信息带给人的感觉。与此相反,有的照片具有强烈的情感艺术要素,却缺乏最基本的品质,马马虎虎,让人欲爱不能。多少年来,路易斯·卡斯特涅达一直遵循着一条富有成效的规则:用最小的图片技术质量要求来保障最
丰富“德国制造”  徕卡隆重推出Leica X Vario  Leica X Vario以全新便携型数码相机扩展了 Leica X产品线,其首次采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从28到70mm(等效焦距135规格),具有全高清录像功能,可提供更多性能以及更大的创作自由度。Leica X系列的突出亮点是高性能、APS-C格式、1650万像素(1620万有效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Leica X Vario是
随着尼康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D3的面市,尼康也推出了AF-S 24-70mm 1:2.8G ED金圈镜头, 这是一只适合全画幅相机使用的广角的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而且变焦焦段非常适用,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题材的拍摄需求。    超强功能 完美表现    尼康AF-S 24-70mm 1:2.8G ED是一款非常惹人喜爱的变焦镜头,从它的身上可以体现出尼康的先进镜头制作技术,使用起来专业感极强。镜头运
外观设计  16-70ZA是索尼E卡口镜头群的第二款卡尔·蔡司镜头。它延续了Sonnar T* E 24mm 1:1.8(以下简称24ZA)简约大方的外观设计,体积和重量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其他带有OSS防抖功能的E卡口镜头一样,16-70ZA也不具备防抖切换开关。  此前有用户反映24ZA的遮光罩会在正常使用下发生分离,究其原因是金属和塑料两部分组件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16-70ZA则标配了
弥漫着煤灰的空气让人窒息,满布的大坑仿佛顽固的疮痍,沙砾滚滚而来似乎将要吞噬草原上最后的一汪绿水,绵羊无精打采地奔向贫瘠的荒原。卢广的作品《中国的污染》就像一记重锤,锤在我们的心上,这就是书本上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而今,那诗画般的景象早已远去,取而代之是一片灰暗阴郁。  这几年,中国最美丽、最大的几块草原随着煤矿的开采迅速被蚕食。而且开采的都是露天矿,就像一个美丽温婉的姑娘
超广角镜头独特的视角所带来的影像魅力相信对大多数摄影人都是难以抗拒的,尤其是在风光摄影爱好者中,超广角变焦镜头几乎是必备的。在众多的超广角变焦镜头中,多年以前就有一只镜头被影友特别地关注,它就是适马12-24mm1∶4.5-5.6 EX DG Aspherical HSM,在其他厂家的这一类镜头广角端还基本都是从16mm或17mm焦距起步的时候,它却已经做到了12mm,那视角上的优势可想而知。即使
Cinematics(影艺)套装提供的多种组合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有高清视频功能,但照片和动态影像的拍摄方式不同,前者是抓取瞬间影像,后者是记录持续时间的活动影像,数码单反存在着手动跟焦不便、监视取景困难、手持拍摄缺乏稳定性等问题。Cinematics(影艺)套装提供了丰富的附件组合解决这些问题。  这套附件价格从最贵的一万五千多元到最便宜的五百元,分别适合不同题材的拍摄。最便宜的组合是手柄和
1寻找或制造一个视觉中心  辽阔的大海,有时会显得太过空旷,拍摄之前,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视觉上的兴奋点,也就是常说的视觉中心,比如海边的躺椅、海螺贝壳、墨镜,甚至是色彩绚丽的游泳圈、拖鞋等,都可以被用来当作视觉中心。  如果海滩上实在找不到可以被当作视觉中心的景物,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人为制造一个,比如在平整的沙滩上写字、画简单的线条画等都可以。  2安排好地平线位置  在拍摄海景照片的时候,我们尽量
冰雪未消,天地间却已披上了耀眼的、暖暖的“金缕玉衣”;  惊慌奔跑于雪地中,仿佛要把人带入仙境的兔子??  这些生动的场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中的一部分,虽然离我们有些距离,但却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这些具有力量的影像,是大自然投射给人类的珍宝,每一个珍贵记忆的背后都蕴含无限的想象和创造。  这里展示的作品,甄选于近年的加拿大“班夫山地摄影大赛”以及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职业或非职业的摄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