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部条件对红砂岩试件测试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i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展岩石/混凝土等脆性材料试验时,加载系统与试件之间的不协调变形引起的端部摩擦效应会显著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揭示端部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开展了5种不同端部接触条件下红砂岩立方体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垫层特性对测试强度和破坏特征具有显著影响.垫层较厚时,垫层刚度越大,测试强度越大;垫层材料变形模量显著小于被测试件时,垫层厚度越大,测试强度越低;垫层横向变形能力降低时(刚度增大或厚度降低),破坏模式由劈裂破坏逐步转变为剪切破坏.采用高径比为2.5的圆柱试样开展了对比试验,基于相对强度和等效横向变形能力给出了不同端部条件对测试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变形场的分析,给出了典型垫层条件下不同高度处试件横向变形情况,并基于横向变形匹配的观点提出了岩石试验减摩思路.试验结果为合理评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消除端部摩擦效应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新疆油田低渗透储藏开发需求,通过表/界面性能、润湿性、防膨性能测定和岩心驱替实验等常规实验手段,研究了纳米驱油剂iNanoW1.0的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驱油剂iNanoW1.0在表/界面张力、润湿性方面与水相近,可减少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启动压力降低,同时还能提高防膨剂的防膨效果,有助于水敏油藏的开发。岩心实验结果证明,纳米驱油剂iNanoW1.0能够使原来不能建立水驱驱替关系的低渗透岩心可以建立驱替关系,有利于低渗油层的开发。图6表3参11.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原油采收率,水平井压裂后活性水渗吸吞吐工艺被广泛应用,研制高效渗吸剂配方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一锅煮”法合成了低界面张力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下简称聚表剂)具有良好的增黏和乳化特性,为了研究聚合物驱后聚表剂驱现场试验中采出井乳化比例高、乳化调堵效果突出的特点,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不同油水比、矿化度、原油组分和聚表剂浓度对聚表剂乳状液性能的影响研究,并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聚表剂及其产生的乳状液的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聚表剂由于具有界面活性和空间位阻效应在驱油过程中产生乳化现象,当聚表剂浓度达到临界缔合浓度后乳状液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原油组成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则乳化现象严重,乳化受到矿化度影响较小。聚表剂在岩心中能够较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