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火烧对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轻度火烧后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林地环境因子的影响,可为林火干扰条件下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碳排放估算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闽南沿海地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土壤总呼吸速率(RS)和异养呼吸速率(RH),同时测定10cm深处的土壤温度(T10)、湿度(W10)和0–10 cm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轻度火烧对林地土壤RS和RH以及非生物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迹地土壤全年平均RS和RH分别为(2.37±0.65)和(2.05±0.63)μmol·m–2·s–1,对照样地土壤全年平均RS和RH分别为(2.86±1.08)和(2.51±1.08)μmol·m–2·s–1,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存在显著差异。除对照样地土壤RH外,两块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指数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轻度火烧对木麻黄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均有抑制作用,说明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森林火灾通过影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对土壤氮循环产生长期影响。在全球林火频发背景下,为探讨火灾与土壤氮循环之间的长期响应关系,选择火后1、6、11年兴安落叶松林(Larixgmelinii)重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氮组分、氮循环功能基因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火后土壤氮组分和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随恢复年限的变化趋势,以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MBN)含
期刊
目的 制备BMP2-PLGA/Doxy-PLGA纳米微球混合CS/β-GP复合温敏水凝胶,并检测其性质。方法复乳法分别制备BMP2-PLGA、Doxy-PLGA纳米微球,通过扫描电镜、粒度仪、重量变化测定其表征、粒径、降解率。交联法制备CS/β-GP温敏水凝胶,通过倒置法、重量变化测定凝胶时间及降解率。所获的纳米微球与水凝胶混合获得复合水凝胶,分8组:BMP2-PLGA与Doxy-PLGA比例各为
期刊
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施业区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为研究对象,根据火烧迹地的记录和遥感影像,按照不同恢复期(3、15、31 a,分别记作S、M、L)和火干扰强度(对照、中度和重度,分别记作C、M、S),在内蒙古根河林业局设置了的8块典型样地(样地编号分别为SC、SM、SS、MC、MM、MS、LC、LS),并对各样地进行调查和取样。通过树轮数据重建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变化历史,采用
期刊
目的 探讨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采用磷酸钙(C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OVCF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PKP治疗。选择术中在球囊退出后注入CPC/PMMA骨水泥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术中在球囊退出后注入PMMA骨水泥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期刊
注塑制品的重量重复精度是衡量注塑制品质量精度的重要技术参数。通过Taguchi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峰值型腔压力对微注射成型制品重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保压压力是影响制品重量最主要的工艺参数。无论样条受到拉伸还是冲击,其重量均会随着保压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保压时间对制品重量的影响较小。当拉伸样条峰值型腔压力为65 MPa,冲击样条峰值型腔压力为68 MPa时,
期刊
针对注塑制造过程中尺寸精度偏差现象,涉及注塑工艺条件、成型原料、注塑设备,模具精度及生产过程中的模温控制等方面因素,文章重点分析影响产品尺寸精度的注塑工艺条件及模温控制方法的因素,并以现存生产过程中的实例产品为基础,在注塑设备及注塑模具已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工艺优化分析,总结得出此类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控制方向,以提高产品尺寸精度的合格率。
期刊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空间代时间方法,分析恢复5年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和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特征、α物种多样性和β物种多样性。【结果】在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与未过火林地林下灌
期刊
北方针叶林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林火干扰,这对于森林土壤养分循环起到关键作用。为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林火发生后的土壤养分特征,以大兴安岭呼中地区火烧迹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林龄、坡位相近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样地采集土样,测定并分析火烧迹地不同区域(核心区、边缘区和未过火林分)土壤pH、全碳(Total carbon, TC)、全氮(Total nitrogen, TN)、全磷(Total phospho
期刊
森林火灾在二十一世纪内的发生频率逐步升高。大量研究发现森林火灾与树木生长之间存在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探究森林火灾对于树木生长的影响,分析火灾的不同强度对于树木径向生长是否有着显著的差异,将对于评估森林保护指标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实验基于树木年轮学的研究方法,探究西藏林芝市本日山及九五六两场森林火灾对高山松径向生长的影响,分析在火灾前后高山松径向生长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林芝市比日山及九五
期刊
为阐明火烧强度对西南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采集和分析四川西昌“3·30”火烧迹地不同火烧程度(未过火、低度、中度和重度)的土壤,发现重度火烧极显著增加了土壤容重;火烧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但是对土壤pH值、有机碳、全钙、全镁、全钾和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火烧对不同纬度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发现火烧对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的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