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连成一座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pan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具体的课文学习实例,着重从“怎么写的”“借鉴什么”两个方面,谈谈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的有机结合。
   一、学习优美的语言,靓化作文语言
   在课文学习中,可以对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和凝练的语句反复体味,并学会怎样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文章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作了细致描写,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绘的,从触觉、嗅觉、味觉、听觉中哪些角度写的,又是怎样根据景物特点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如何选取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词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中的哪些修辞手法,在引导分析品味课文之后,能够弄明白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有什么妙处,从景色的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对自己印象中春天的景物,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仿词、仿句练习。由于季节相同,景物相似,在自己的训练中就能有这样的语句:“微微的吹拂着,小小的花朵迎风飘扬,跳着轻盈的舞蹈,散发出一阵阵幽雅的清香。使人陶醉,使人沉迷,使人流连忘返”。“春天来了,大地焕然一新,四野里到处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有的能叫上名字,有的我连名字也叫不上。小草儿偷偷的从土里钻出了它们的小脑袋,春天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场春雨过后,大自然中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在这里,将刚学过的优美生动的语句灵活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感受,有了修辞手法的使用,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既模仿了文章又都有所创新,达到了将别人的好的东西学到自己的头脑里,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并巧妙地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学会选材立意,让生活走进作文
   学习《一双手》时,目标定位在以小见大的写法上,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出其中的人物精神境界。学习中,找出文中描写手的精彩语句,体会手的特点,从而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在生活中注意细节,做生活的有心人。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的同时,联系作文写作时,作文选材中大而空的缺点,启发学生从小题材着手,不贪大,不空谈,言之有物,注重细节描写。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以“
其他文献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要想准确而迅速地求出机械效率,关键是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是利用机械工作时,人们为达到某个目的所必须做的且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作总功.  例如,用水桶从井中提水,人提升水做的功是有用功,此过程人对水桶也做了功,提升水桶做的功为额外功,如果是打捞掉到井里的水桶,捞上来的桶里带了一些水,那么提桶所
真正的语文究竟是什么样的?也许引人哲思,抑或荡涤心灵,总之,它应该是诗意的、充满想象和浪漫情怀的。那么,在平时的语文课中,如何才能真正让学生十足地体会到语文的味道呢?   其一,抓住契机,激活学生。   可以这样说,教学契机无处不在,它其实就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的亮点,比如他们独特的见解、别样的观点、萌发的灵感等等。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些难点让学生一时无法跨越知识的障碍,无论怎样,都需要老师用自己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