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无声心有声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便爱雨,爱往雨里去。我那时从不用伞,一个人雨里来雨里去,倒是畅快得很,急得母亲在后面骂,我便笑着跑远了。
  大些之后,仍爱淋雨,不过已不像儿时那样“野”了。我曾在下雨天站在窗前,一站就是半小时。别人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说:“我享受雨的滋润。”这时,就有人笑我:“你没毛病吧?傻!”
  我孤身伫立雨中看雨,看雨扯起透明的丝,包裹了大地,看万物被雨冲洗得干干净净。
  但只看是不够的,人的视线范围,只那么一小片,再加上高楼大厦的条条框框,又能看见什么呢?《小王子》中有一句话:“内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那么就闭上眼睛吧,去听就好,但不要用耳朵,耳朵是听不见的,要用心。
  听雨,听的是那一缕清清缓缓的淡墨色,听的是岁月的交织。
  一点一滴一缕汇成一段旋律,听着那略带忧伤的声音,如同深巷里缓缓的脚步,渐慢,渐远。檐头的雨滴答有韵,给日子添了“耳边愁听雨萧萧,碧纱窗外有芭蕉”的味道,如同轻轻的叹息,含了几许愁绪。年少时听雨,只觉来去潇洒。而今,细听,听出雨的忧伤,轻轻的,轻轻的。雨中,一切朦胧,黯然如一幅老旧的水墨画;一切安然宁静,此时无声胜有声。
  雨,穿行于夜的狭隙。夜雨,是最真的雨,万物寂然,雨也寂然,这时,便可独坐听雨,而实则听的是那一份心境。雨夜,撑一把伞,站在昏暗的路灯下等车,等得心急。百无聊赖之际,突然看见那盏路灯的灯杆,不觉一惊:灯杆上的斑驳陆离,满满都是岁月的痕迹,脱落的黑色外皮,指尖一触,便如枯蝶,纷然剥落。
  有时,雨悄悄地来,就在夜里来那么一阵子,很短,短得甚至无人知晓。直至第二天起床,有人会埋怨一句:“该死,地上都是水!”但雨也终是过了,新的一天来了。
  也许有时,雨来得快些猛些,可是啊,这雨最后也会停。出门看看,花还是花,草还是草。即便如此,每一场雨,也还是有它存在的意義。它不说话,只是默默来了又去。
  生命是很公平的,它给了每个人一颗同样的心,善用心,胜于善用其他任何工具。很多人听不见雨声,这不怪他们,雨落本无声。但以有声之心听无声之雨,雨便有声。
  那是雨之声,也是心之声。
  (编辑:于智博)
  作者从自幼爱雨开始写起,于雨中畅快地奔跑,于窗前享受雨的滋润,一份对雨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后作者重点叙写“用心听雨”的感受。听,雨的声音忧伤,仿佛雨巷中轻缓的脚步;听,雨的氛围寂寥,仿佛静夜中独坐的心境;听,雨的痕迹沧桑,仿佛岁月中剥落的时光……其实,“雨落本无声”,是此声非彼声因为作者始终用心来听,所以才会收获这些丰富的雨韵。由是,听雨声,实则是聆听自己彼时彼刻的一份心声,真所谓“雨之声,也是心之声”。
其他文献
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然后再走。我看着可笑。它望见前面没路了吗?竟然还走。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甲盖很光滑,到了盡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一头栽下去。  我正为这粒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  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
1.2017年11月15日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离开人世,享年84岁,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人数从100名变为99名。此前,他坚持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义务讲解14年。描述起那段惨痛的灾难,老人的语气平静淡然,“历史要记住,仇恨慢慢就不要记了……”对于老人来说,仇恨自然永远不可平复。但当仇恨经过岁月的淘洗,老人的一生,在不断淘洗中沉淀成历史。历史指导人们理性思考彼时的仇恨,以史为鉴,才能留得住那些易逝的
胡歌:最高贵的教养,莫过于让人如沐春风  2017年12月31日,微博一个名为“吾名璎璎”的女孩子发了一篇长文,娓娓诉说着自己半年多以来与病魔抗争的历程,字里行间,没有一句对生活的绝望,反而多了一些调侃。她在这一天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偶像胡歌可以给自己说一句或一段话。  热心网友纷纷转发,希望她能美梦成真,但也有粉丝告诉她这种事情一般是不可能的……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胡歌不仅悄悄关注了她的
窗外,又是一阵寒风呼啸,悲鸣着,哀叹着。一片片乌云渐渐布满了天空,狰狞地笑着,这是暴雨来临的前兆。  正值下班高峰期,我站在车辆较少的一个路口,静静地等候爸爸的到来。耳边传来一阵阵摩托车声,转头一看,是一位父亲骑着摩托车载着他的女儿往家赶。无情的风依然狠狠地刮着,我不禁缩了缩脖子,突然,那位父亲停了下来,把自己原来用来挡风的黄大衣脱下,裹在女儿的身上,自己则缩着脖子,抿着嘴继续前行。看着这一幕,不
苏铁树曾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地球上20%的植物都是苏铁,种类无数。苏铁伴随了恐龙从诞生到衰亡的全部历史,经历了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三次大灭绝,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冰河时代,顽强地生存下来。  可惜,这种绵延了漫长历史的树种如今仅剩下大约300个种类,特别是伍德苏铁,全球目前只剩下一棵。生命力曾如此强大的苏铁,为什么会到濒临灭绝的地步呢?  苏铁是一种生长极为缓慢的树种,很多种类的苏铁要几十年才能
无论是搞学问还是做事业,都要抱有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或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中这句台词犹回荡在我的耳边。人与万物的不同,在于人不仅仅会生存,而且会生活。人之于天地,不仅仅为了柴米油盐,应当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梦,应“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咬定青山
听人说,没有壶口瀑布的黄河是没有光彩,没有神韵的。  黄河的发源地,是清亮澄净的雪川,安宁而纯粹,像个不谙世事的稚童;黄河的入海口,则是波澜不惊的滩地,厚重而安详,好似老态龙钟的耆儒。这其中虽有六盘山间扭动的灵巧,河套平原静淌的安沃,三秦大地你浊我清的分流,却再也没有一处地方像壶口一样恣肆,一样洒脱。  我想去真正见识一下立体的黄河,便随车前往秦晋交界的壶口瀑布。  临近壶口时,便觉天地轰鸣震撼,
七月到九月是玉簪花盛开的季节,一路从北海道到温哥华到纽约,都能看到大树下安安静静的一丛一丛玉簪花。  黄庭坚有诗:宴罢瑶池阿母家,嫩惊飞上紫云车。玉簪落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他说的是民间流传广远的神话,仙女参加瑶池盛宴,想溜走,被母亲禁足,不甘心,就拔下玉簪,让它代替自己下凡,留在人间,化作了玉簪花。  我喜歡这些民间故事,它们总是提醒仙界多么单调,盛宴多么无聊乏味;它们总是提醒仙女多么向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①琼州海峡出现持续性大雾,大量游客和车辆滞留,高峰期滞留车辆一度达数万辆,排队长达数十公里。海口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市民、热心企业、志愿者等纷纷投入到为返程旅客的服务之中。  ②上海市提出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是有温度的。  ③某春节庙会景区发出上万张“寻亲”门票,背面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和相关信
观点解析:  冯仑有一次碰到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不到20岁就玩儿火箭,喜欢用不同的燃料尝试,结果24岁就创立了一家公司,专门做民间火箭的发射。这个年轻人还在山东有一个小基地,于是冯仑非常好奇,就找了几个朋友投资了他。但是公司得生存,冯仑就当他第一个客户,给他一个买卖,让他发射一颗卫星。于是风牛马1号在酒泉基地升空了。  冯仑认为发射一颗卫星不是一件多么牛的事情,这么多年,这么多人玩儿,天上都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