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是生活的全部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j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网上有一个热帖:“女作家买房辛酸史:夫妻月入四万也追不上疯涨的房价。”我看到時,此帖在新浪微博上已经被转载两万多次,评论5000多条。这位女作家27岁,名校毕业,在著名公关公司做项目总监,夫妇两人月收入四万,经过种种曲折,最终以2.4万/平方米的价格在北京购入一套89平方米的房子,算起来总值要213万多吧。首付100万,其中丈夫的父母出了70万,剩下30万是两人工作以来攒下来的,还向朋友借了几万。这位女作家2008年大学毕业,买房时工作四年了。丈夫则已工作了七年。文中记述的是买房中的种种折腾,乃至两人几近崩溃……据说此帖打动了许多年轻人,有人读着读着落泪。
  我读了后莫名其妙:不就是一套房子吗?不买能怎么样?于是在转发时嘟囔一句:“这代年轻人没什么价值观念,好像不买房就没法活。不理解。”这句评论,引起了一阵抨击,说我不理解国内年轻人的苦难。
  也许,确实是因为在国外久了,对于年轻人如此津津乐道的“苦难”大惑不解。比如,如果以美国为参照的话,我不理解27岁就买了房子的女作家为什么还要叫苦。
  美国的人均GDP将近五万美元,中国是六千出头,还不到八分之一。这说明美国富裕得多。中国还差得远。我上网查了一下有关数据。2009年,美国人购买第一套房的平均年龄是34岁。2012年为31岁。2011年,美国人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男不到29岁,女不到27岁。也就是说,美国人一般也是结婚后几年才开始买房的。另外,到2010年,美国的中等房价不过22万多美元,大致相当于美国中等家庭收入的四倍多一点。即使房价如此便宜,也不见年轻人为了买不起房子感到这么委屈。
  再看这位女作家,27岁就购买了第一套住房,比世界最富裕国家的同龄人都超前许多。看看她的账目:100万首付居然要丈夫的父母拿了70万。上代人大部分日子是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过下来的。这70万是怎么攒下来的?年轻人为买套房说拿就拿?不觉得脸红吗?看看这小两口的日子,合计月收入四万。在当今的北京,两个人一万块过一个月不委屈吧?况且男方已经工作七年,女方也已经四年。就算起薪要低得多,四万元的月收入也不会是一夜之间就达到的吧?这样的中高产攒不下钱实在匪夷所思。怎么买房还要让老一代人出大头呢?自己有条件却不攒钱,那为什么不买个50平方米的小房呢?为什么到最后一刻居然还梦想着115平方米的大房子?
  我并不想为中国大中城市的高房价辩护。我相信,目前的房价水平远远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力,是个巨大的泡沫。但是,这个帖子,也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问题。第一,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介于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之间。比起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要差一大截。但是,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期待,总是要和发达国家攀比,甚至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还要高。第二,他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高,也许属于别人管不着的私人领域。但是,他们要达到这样的期求,并不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前一辈人的劳动果实。这就出现了百万首付中有70万“啃老”的现象。第三,当他们的期求无法满足,或者满足起来比较困难时,就马上觉得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人。像我这样的上一代人如果要说他们几句,他们马上会跳起来。好像我们这代人当年一个月20块钱的日子,要比他们舒适得多。
  年轻人,你们该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上?
其他文献
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这既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只有就业再就业搞好了,才能保证民心顺畅,社会稳定
市政债券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用于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有价证券。市政债券从担保方式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义务债券,由地方政府发行
目前,诚信问题备受关注。“信用”、“信誉”、“诚信”等词在社会上尤其在经济领域和相关媒体上频频出现。金融界、企业界呼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甚至有人倡议设立全国诚信日。
“人力资源”这个名词最早是外企带进中国来的,现在,中国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原来的“人事部”纷纷改头换面,挂上了“人力资源部”的牌子。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呢?人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正当本土快递借淘宝等网络电商的迅猛助力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机遇的同时,一场“寒流”却逆袭而来。  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FedEx)和优比速包裹运送公司(UPS)于5月底悄然通过了国家邮政局的中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核,即将正式合法分享中国国内包裹快递的盛宴。这是2009年《邮政法》修订后,中国国内快递牌照首次向外资快递企业开放。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