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非瓣膜心房颤动病人日常抗血栓治疗现况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市非瓣膜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日常抗血拴治疗现状,发现房颤病人脑卒中预防存在的问题.方法 从北京市城8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崇文区、宣武区、石景山区、丰台区)选择8所三级医院和7所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内科医生对门诊或病房非瓣膜房颤病人采取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583例病人中75%来源于门诊.其中64.3%来源于三级医院,35.7%来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9%房颤病人服用华法林,其中39.1%国际标准化测量值(INR)控制在2.0~3.0.68.2%病人华法林服用时间在1年以内.5.7%病人曾经服用华法林.59.3%房颤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其中85.7%剂量在76~150 mg/d,无一例剂量达到325 mg/d.18.9%房颤病人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房颤病人不服用华法林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78.6%病人没有获得抗凝建议,75%以上病人缺乏抗凝知识.房颤病人卒中患病率22.8%,服用华法林者脑卒中患病率22.0%,服用阿司匹林者脑卒中患病率为24.3%,不采取任何措施者脑卒中患病率为21.3%,脑卒中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58).结论 北京非瓣膜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率低于抗血小板治疗率,华法林服用率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但服用时间短,效果欠佳.脑卒中高危房颤病人阿司匹林服用率过高,剂量偏低.提高房颤病人抗凝治疗一方面要改变医生的行为,一方面提高病人抗凝治疗相关知识及治疗依从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