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路透射法测量浮法玻璃厚度研究

来源 :半导体光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ma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光的折射和透射原理, 提出了一种测量浮法玻璃厚度的双光路透射法。该方法采用两个对称放置的线结构激光同时照射浮法玻璃, 两束透射光经玻璃另一侧对称放置的双反射镜反射后再经透镜成像在图像传感器CCD的光敏单元上, 利用Matlab对采集卡获取的线光带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采用自适应边界阈值定位及灰度重心算法提取线光带图像中心像素, 进而计算中心像素差, 通过分析给出玻璃厚度与中心像素差变化量的关系式。通过对不同厚度的玻璃进行实验测量, 结果表明双光路透射法测量精度高, 能够满足玻璃厚度测量国家标准。
其他文献
The microcav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can control spontaneous emission. An analytic resolution of rate equation is studied for microcavity las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put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multi-quan
设计了一种光控可调谐且具有多个吸收频带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并采用CST 2014仿真软件对该吸收器的结构进行了仿真。为实现吸收器从单频带到四频带的完美吸收,在吸收器衬底上设计了4个不同长度的金属条。为深入研究该吸收器的传输特性,分别对该吸收器在4个吸收峰处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为了进一步实现该吸收器的光控可调谐,利用抽运激光照射填充在两对金属条中间的光敏介质。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收器在4个吸收峰处的吸收率均超过了95%,共振机理为4个不同长度的金属条所对应共振频率的线性叠加。该吸收器实现了从四频带到双频带
生物光学显微镜对生物细胞(组织)厚样本成像时,由于受衍射和散焦成份的共同影响,成像分辨率明显下降。数字共焦显微技术通过三维图像复原方法可以提高图像分辨率。提出了分辨率劣化比和分辨率改善比的指标,并设计了一个包含相互间不同横向和轴向间距的光点和线条的仿真厚样本,采用半峰全宽(FWHM),对仿真的生物光学显微镜薄样本衍射成像、叠加散焦成份的厚样本成像和数字共焦显微技术复原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测定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共焦显微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改善比,可以有效地恢复厚样本横向和轴向分辨率。
采用双曲型的渐变函数,同时考虑加偏压时引起的阴极表面空间电荷区的变化,对场助InP/TnGaAsP/InP半导体光电阴极异质结的能带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在不同材料参数时,异质结能带结构的分布曲线.计算结果指出了达到理想的异质结传输效率时,发射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吸收层的掺杂浓度、异质结界面处渐变区宽度以及场助偏压应满足的条件.它有助于场助半导体光电阴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参数的选择.
利用多针孔孔径随机散射屏详细分析了夫琅禾费衍射区的散斑场中的相位和相位涡旋的统计特性,发现散斑相位涡旋的分布具有区域相似性和团簇现象,其中有2 个、4 个和6 个正负相位涡旋形成的独立单元。这些新现象与普通单一孔径形成的散斑相位涡旋的分布完全不同。改变随机散射屏前孔径上小针孔的数量和间距,散斑颗粒和相位涡旋的密度随着改变。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 a linearly polarized narrow-linewidth random fiber laser (RFL) operating at 1080 nm and boost the output power to kilowatt level with near-diffraction-limited beam quality using a master oscillation
A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in situ resolution calibration of multiple feedback interferometers (MFIs) using two lasers with different feedback levels simultaneously. The laser with weak optical feedback level generates half-wavelength optical fringes, wher
围绕400 km/h高速动车组多制式、轻量化及节能降耗的牵引系统设计需求,阐明了牵引系统的设计原则,论述了牵引辅助变流器、永磁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技术方向和设计特点,介绍了牵引系统及关键部件试验验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牵引系统及关键部件性能良好,满足动车组牵引系统各项指标要求。
针对移动最小二乘算法在图像变形过程中,求解的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会出现不可逆、求解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引入Tikhonov正则化,运用L-曲线法求解正则参数,对系数矩阵施加约束项从而得到精确解,避免病态方程组的形成;针对在实现图像变形过程中,定位特征点人工量大且特征点不足的问题,运用Dlib库自动提取68个覆盖人脸五官和轮廓的特征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提出的改进算法可以使图像产生清晰、准
对激光光束参数进行测量时,为了解决聚焦光学系统对不同波长激光焦平面位置不同的问题,简化测量步骤,降低测量误差,设计了宽波段超消色差聚焦光学系统。依据波色差理论,推导了超消色差设计的初始结构求解方程组。应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工作波段为350~1100 nm的超消色差光学系统,焦距为250 mm,入瞳直径为25 mm。给出了设计结果的纵向像差曲线和焦移曲线,经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光学系统,在0.707孔径处不同波长光线的球差曲线基本相交于一点,实现了超消色差;工作波段内的焦移仅为38.2 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