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模式。一旦进入中考数学总复习,老师总是觉得眼高手低,无所适从。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老师如何教,教什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在新一轮的总复习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一、理清“三主”之间的关系
教师为主导,是导演。应由“包教”转为“导学”。“导、讲、议、练”都要体现“导”。“导”由现象入手导入课题,激发求知欲。“讲 ”,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议”,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先由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讲评。“练”,学生回答,互评,讲原因。
学生应是演员,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所以要克服“包教”的一言堂,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包学生回答问题、包学生做作业,包学生考试的喧宾夺主的做法。
训练为主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始终要贯穿“训练”,训练使学生记忆理解所学知识;训练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阅读能力,比较能力;训练使学生提高觉悟。
二、正确分析学情,面向全体学生
总复习工作要从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即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1.要面向学困生,着眼全体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基础较差,底子薄,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学困生形成知识障碍,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排除障碍。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困生在过去数学中受到的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和肯定,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2.其次,要注重临界生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对他们要求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
3.再次,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
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三、全面处理教材与教学
1.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即使是后面的压轴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中考改革已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平、公正,在命题时,一定会努力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力争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背景和相同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以充分体现试题的公平性。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近几年中考情况看,最后的“压轴题”往往与此有关,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和如何转换的。
2.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
(2)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以理解为“三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和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在复习重点内容的同时,近几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类型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4)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经过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
5.战前练兵,模拟中考。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要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让学生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这方面练习。
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应因地制宜地拟订好复习计划,使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
一、理清“三主”之间的关系
教师为主导,是导演。应由“包教”转为“导学”。“导、讲、议、练”都要体现“导”。“导”由现象入手导入课题,激发求知欲。“讲 ”,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议”,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先由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讲评。“练”,学生回答,互评,讲原因。
学生应是演员,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所以要克服“包教”的一言堂,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包学生回答问题、包学生做作业,包学生考试的喧宾夺主的做法。
训练为主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始终要贯穿“训练”,训练使学生记忆理解所学知识;训练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阅读能力,比较能力;训练使学生提高觉悟。
二、正确分析学情,面向全体学生
总复习工作要从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即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1.要面向学困生,着眼全体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基础较差,底子薄,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学困生形成知识障碍,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排除障碍。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困生在过去数学中受到的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和肯定,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2.其次,要注重临界生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对他们要求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
3.再次,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
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三、全面处理教材与教学
1.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即使是后面的压轴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中考改革已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平、公正,在命题时,一定会努力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力争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背景和相同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以充分体现试题的公平性。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近几年中考情况看,最后的“压轴题”往往与此有关,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和如何转换的。
2.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
(2)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以理解为“三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和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在复习重点内容的同时,近几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类型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4)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经过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
5.战前练兵,模拟中考。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要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让学生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这方面练习。
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应因地制宜地拟订好复习计划,使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