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的现今人才有两个标准,一是掌握计算机知识;第二就是英语水平的高低了。随着国际化的社会现状产生,注重英语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头戏。尤其在初中学习英语的这个关键时期,怎么完善传统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结合,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是每一个初中英语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运用英语语言这门学科的目的。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国家21世纪的英语教学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 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014-01
  初中英语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学生水平的限制,往往造成学生感觉难学,而教师难教的局面,如果协调不好。不仅会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会对教学效果提出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笔者认为,中学教师应深刻了解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并对目前初中生英语教学现状的症结所在作个了解,方能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
  1 新课标下阻碍英语教学前进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死板
  目前,很多中学老师仍旧遵循传统教学观念和态度。他们认为,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只能被动听讲,或跟着读写译,说的环节被省去了一大半。很多教师上课时太依赖备课内容,只顾完成自己的授课内容,不在乎学生的反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没有时间将学生的思考、消化、吸收集合成一体。还有一些老师处理课文时缺少灵活性,注重讲授大堆的专业知识,忽视互动和实践环节,讲授气氛平淡无奇,听课气氛更是可想而知。
  1.2 教学目的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大量的备课内容,大叠的复习资料,只为升学率高。这种情况还会产生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教师的消极情感。当教师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中,职业倦怠,讲授课程时缺乏热情,表情麻木,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之感。这种单一的教学目的使得课堂气氛变成了压抑、沉闷,学生不专心听,不愿回答问题,不愿参与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必定会使学生形成对英语学习的消极情感,积极性大减。
  1.3 教授方式不适应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生的长年累月的努力学习收不到应有的成效,未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了所说的“高分低能”现象。学过的单词念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一些重点句型得不到操练,新的句型又出现。这样,越学越吃力,越学越对英语没信心,慢慢地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这种教授方式完全不适应现代创新型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人才的单一化。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纯粹化,教学方式死板化,教学内容模式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适应新课标的发展,我们必须对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要全面,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教师备课要遵循新教改大纲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形成健全的学科体系。只有完善的教学内容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形成21世纪的实用型人才。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备课要“备“好学生和吃透教材内容。
  首先,“备”学生的意思是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爱好、性格特征、身体条件等情况改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整个学习状况,并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看法,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进行专业辅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调整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内容。
  教师只有深入理解课标,吃透教材内容才能明白引导学生往哪方面探索创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要想为学生建立专业的知识体系,必须深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深度广度。最重要的,教师要做好教学重点难点的划分,要注重教学重点在知识结构中的纽带作用、核心作用,并发挥整体和局部的作用,为学生介绍合理的全面的知识系统。
  (2)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后,没有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单靠教师的传授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课外或者娱乐中也能享受学习的乐趣。现在提倡的“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学习。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是良好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课堂里,教学要做到:注意课堂时间的科学利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精讲多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要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其次,教师要按照按课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中学生对英语学习应该也很感兴趣,渴望成为一名与老外对答如流的成绩优秀者。但由于他们的英语资力尚浅,词汇量有限,很难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教师发现一些幽默或有效的教学方式,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找到三者间互相作用的最佳连结点,使学生能够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避免单一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了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只重视较高的升学率。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目标单一化的情况。只有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锻炼起来,才能达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的。学习语言,最后就是要将其运用出来,与人交流畅通无阻。理论上讲,语言的本质是交流,发展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是由语言的交际功能需要而产生的。这可以通过“体验”教学或“交互式”教学来体现。具体地讲,通过多名学生在课堂中或下课后多多用所学语言交流,进行短对话,互唱英文歌曲,一起看英文电影等,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也可以使学生在轻松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不为?
  总之,为适应新课标的发展,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倡导学以致用,自主学习的理念,积极培养新型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之.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外语教研,2008(27).
  [2]杨恒香.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浅析[J].北京:中学英语教学参考,2009.
  [3]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4]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编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比爱玛两种中译本的翻译,以Hilliday的语域理论为基础,从语域角度分析两种译本的翻译风格,对比译文对于原文的再现程度和性格把握,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和思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想写出高质量、有情趣的作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不可或缺。引导得当,则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近年来,受考试成绩制约,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带有严重的功利化思想,作文教学往往会直面“考试”,把考场作文的高分数视为终极学习目标,为了“分数”而“作文”,唯作文技巧至上,缺少“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和熏陶,忽视学生发自内心的言说,忽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性。学生对写作兴趣不够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应从速度(包括反应速速,动作交换速度和人体移动速度)的角度优选,注意形体、力量和柔韧兼顾;选短跑运动员苗子要注意跑的动作要自然,步幅要较大,舒展、轻松自
在童年的课文《再寄小读者》里认识你  从此,我便感受着你慈祥的目光  喜欢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亲切地叫你冰心奶奶  因为我也渴望,在你仁慈的关爱里,提着《小桔灯》走路  你用繁星爱之光,春水生之意,寄语世世代代的小读者  你始终把纯真温馨的爱撒播给一代代的少年儿童  使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发了芽  使一株株理想的树苗吐了绿  使一片片空虚的心田有了思想与向往  使一颗颗纯真的童心也系上了灿烂的笑容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