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kn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构力学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从教具的应用、工程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力学实验的开展等多个方面,提出自己在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上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一、灵活运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很多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专门的结构力学教具来辅助课堂教学。例如,几何构造分析部分,笔者设计制作了不同尺寸的各种杆,来组装出四连杆机构、带斜杆的四连杆,形象展现了由几何常变体系到几何不变体系的过渡,同时,还组装出瞬变体系及教材上各例题中的结构,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又如,在讲解机动法做影响线时,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绘制机构的虚位移图,笔者也制作出与例题相同的杆系机构,直观展示出其弯矩、支反力等所对应的虚位移形式,使学生对虚位移有了感性的认识;另外,在结构动力学部分,笔者还制作出单自由度体系、两自由度体系的模型,在课堂展示质量、刚度对自振频率的影响,讲解鞭梢效应、动力吸振器等概念。以上这些结构力学教具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结合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结构力学理论性虽然较强,但课程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有其工程背景,它们实际上是由实际工程经过力学简化得到的,就是所谓的“力学建模”。而结构力学的分析计算都是直接针对结构计算简图进行,省略了“力学建模”这一步骤,因此学生不容易建立实际工程与计算简图二者之间的联系。笔者在授课时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利用工程案例进行力学简化,得到力学计算简图,再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结构力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工程结构的力学简化思路和过程,把计算简图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例如,静定结构内力计算部分,引入我校振动台厂房屋架结构、自行车棚悬臂刚架结构、赵州桥拱结构等身边的例子,把工程實物和力学概念有机结合起来。
  三、开展力学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新时期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补足结构力学传统理论授课在该方面培养的欠缺,我系引进和开发了结构模型静力及动力加载实验设备,开展了结构力学课内实验及课外开放实验。内容涉及结构模型静载试验、力学求解器应用实验和结构动力学实验三方面,具体项目有梯形桁架、门式排架等结构模型静载试验,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连续梁及刚架实验,单自由度系统动力特性测试实验,横向及竖向共振演示实验,五层框架结构振型测试实验、隔震系统演示实验等。同时在保障课内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开放力学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开展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对结构模型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结构力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授课,通常是边讲解理论边绘图,以突出重点和难点,优点是可以及时从课堂反应中了解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调整自己的进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这种教学方式在目前课程内容增加、学时缩减的大环境下难以满足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对于教学中一些描述性知识或抽象性概念和现象,可以采用图片、动画或视频来展现,既增强了感性认识,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五、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当前社会,终身学习的思想已经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具备自学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而这仅靠课上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为满足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要求,在学院网络平台上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录制了结构力学教学视频,编制了适应学生水平的结构力学习题集,建设了试题库和实验项目库,完善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试大纲、PPT课件、电子讲稿等网络教学资源,同时进行网上讨论和答疑,促使学生加强课下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龙驭球,包世华等主编.结构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左小宝.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方法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5).
  [3]温中华,唐克东.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路[J].华北水利水电学报,2011,27(6).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Y2017B04)。
  作者简介:张艳敏(1977— ),女,河北鹿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力学教学及结构性能分析。
其他文献
欧洲一体化是国际社会中区域主义发展的典型代表,为了解释、预测或引导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相关的一体化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他社会学方面理论等发展出了对欧洲一体的动因或进程的不同理论解释或预测。研究焦点定位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在此时间阶段中出现了新功能主义、现实政府间主义、自由政府间主义和制度主义这四种欧洲一体化主流理论。虽然这四种理论是解释欧洲一体化,但是实践证明它们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受到美国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向深部迈进,突水灾害已成为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断层带突水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研究渗压作用下断层带岩体的断裂导渗演化机制,对于深入揭
摘要:基于新媒体信息源广泛、信息互动强、时效性显著等特征,本文剖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以期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丰富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完善高校思政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多元化  新媒体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快速渗透进社会并产生重要影响,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发展
摘要:教师评价是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情况及效果的评估及鉴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教师评价能对教育教学起到导向、调节、激励等作用。美国在教师评价发展改革领域及相关研究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本文对中美基础教育教师评价改革发展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对比与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对比;分析  一、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
摘 要 二分的义素分析法中提出了表达词源意义的“核义素”成分,掌握其在表层义与深层义之间的运动轨迹和规律,对实现辞书释义的义项描写的精确性与简洁性要求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核义素的系联还能加强词义描写的系统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二分的义素分析法 核义素 辞书 义项描写    一、核义素的提出与辞书释义    本文的“辞书”专指共时性单语语文性辞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  释义是辞书编纂的核
菊叶薯蓣(Dioscorea composita)是多年生藤状草本雌雄异株植物,其皂素含量高、淀粉含量高、产量高、抗性强,是提取皂素的主要原料,也是制备生物乙醇的优良原料,经济价值和综
摘 要:本文从教学的角度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并从依据政策引导高中生择校观念、立足区域发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塑课堂文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社会化  一、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带有职业特性,其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某项职业技能的高等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