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规范化培训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规范化培训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探讨PICC规范化培训对提高PICC护理质量的意义。方法对PICC操作护士进行PICC置管、维护理论和操作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规范化培训后发生PICC导管堵塞、异位及静脉炎的比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规范化培训可提高PICC护理质量,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CNP)对降低冠心病(CHD)患者并发症的作用,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8例C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是管理者的两种核心素质要求。我国现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工商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这两种素质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失,而西方国家以案例研究
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服务“三农”需要、促进自身竞争力提升等动因的助推下,高等农业院校的非农学科得到了巨大发展,但仍然面临定位不准确、资源不充
目的:探究男性与女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2012年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共2000例,男女各1000例,对其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传至第3-5代时,以0.4、0.8、1.2、1.6、2.0mg/mL等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处理细胞,分别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