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应用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探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这一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及管理各行业,因而图书馆最新管理模式亦不例外。RFID技术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有自助式服务,如座位预约、图书管理诸方面。对于这一新技术,作为公共管理之一,一是要做好盘点工作,二是要做好定位工作,如此,方能方便读者,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RFID技术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122-04
  引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它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读写其相关数据,可快速对所扫描过的物品进行追踪并自动辨识。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RFID技术也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交通、物流、管理、超市、门禁等等)。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一直以来就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是图书馆对外服务工作的窗口。随着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模式(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从被动消极到主动积极,从双向流动到自动交互)的不断变革。引进RFID技术,已然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也得到了不断地优化和提升。
  一、 RFID技術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一)自助式服务
  1.座位预约。图书馆是一个为读者提供读书、阅览的公共建筑,是为读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公共场所。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希望能够公平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比如座位。但图书馆的占座现象却时有发生,又因占座行为一直以来都难以清楚地界定,所以图书馆对占座现象也就没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尤其是在高峰期(如学生考研、期末复习考试时),更是由于占座现象会引起读者与读者之间发生纠纷。加剧了读者和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RFID技术的引进,可以让读者通过不同的渠道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座位。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减少了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使图书馆内的学习环境更加和谐,有序。我馆目前采用的方式有:
  (1)网上预约选座。读者可在图书馆外有网络的任何地方只要进入图书馆网页就可提前预约此后三天的座位。
  (2)刷卡选座位。读者进入图书馆刷卡通过通道机后,使用馆内的多功能触控屏,直接在网上的座位预约系统预约选座位。
  (3)扫描二维码选座。读者找到座位后,通过扫描桌上的二维码以确定自己所选的座位。
  (4)读者暂时离开图书馆时需在多功能触控屏上选择临时离开,系统60分钟内会为其保留座位。如若超时未归座位会自动释放。
  2.自助借还。旧的图书馆借还系统是一种柜台式服务,就是读者选好图书后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逐本进行条码扫描方可借/还。然后还要对读者所需借/还的图书逐一进行借书时的消磁和还书时的充磁工作。引进RFID技术后,只要把每本图书中贴入RFID电子标签用来代替传统的条码和磁条。这样读者就可以通过自助借还机读取所需借/还图书的电子标签来自己完成借/还操作。并且在自助借还机上进行操作的同时还可完成借/还图书的消磁和充磁工作。极大地减轻了借还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减少了高峰时段读者的等候时间。提高了图书流通(借还)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图书管理
  1.图书定位。一直以来,我国图书馆大都是采用中國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对图书进行分类排架。读者可以通过检索系统获得图书的索书号(即分类排架号)及其所在的库室信息。但由于有些读者对中图分类法及图书馆的馆藏布局缺乏了解,即使有这些信息仍无法判断出图书的具体位置,只能根据索书号所给的信息在书架中逐架、逐层查找。有时还需要借助于图书管理人员才能获取所需图书。采用RFID技术则是将书架上每一本图书的RFID标签与其所在位置的层架标标签相关联起来,即采用扫描设备对所有贴过FRID标签的图书首先进行注册(即保存图书信息),然后再将这些已经注册过的图书和其所在的层架标标签进行扫描把它们绑定在一起(即定位)。读者通过检索系统根据题名获得的图书信息可精确到第几排,第几书架、第几层甚至到第几本。此功能的实现可以使读者方便、快捷地自行索取所需图书,大大为读者节省了时间。
  2.图书盘点。图书馆具有藏书的功能,图书馆的藏书经过一段时间后,馆内藏书量会不断增加,再有读者的不断借/还,以及丢失、破损等现象就会出现图书实物与馆藏数据不相符合的情况发生。那么,要想了解馆藏图书究竟是多少?就要对全馆图书进行盘点。在过去计算机管理前,图书馆采用的都是图书与卡片进行比较的方式,效率虽低但数据较为精准。采用计算机管理以后,书目的数据则都是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盘点时要想与馆藏的图书实物进行比对就需对馆藏图书的条码逐本进行扫描,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若只对数据库中的书目数据进行统计又不能够准确获得馆藏状态。采用RFID技术后,馆内图书进行盘点则可以用RFID盘点扫描设备对已经定位过图书的层架标标签直接进行扫描,一次就可以将此层架上的图书和数量全部读出,相比过去需要逐本扫描条码进行盘点,这项技术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快捷高效。使馆藏盘点也变得相对轻松,并且能准确获取实际馆藏图书的收藏状态。
  二、RFID技术在读者服务工作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盘点工作
  利用FRID系统进行盘点时,图书馆员只需对书架上每一层的层架标标签进行扫描即可快速采集到书架上的图书数据。看似好像快捷高效,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在对图书进行定位工作时受扫描设备、书中芯片质量、书籍装潢(如内含金箔纸张)以及WIFI网络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总是会出现有读不出图书信息、漏读图书或误读其他层架图书的现象发生。所以在对馆内图书进行盘点时,工作人员用扫描设备对层架标标签进行扫描后仍需要对每一层的图书总数再次进行人工清点,然后再与盘点机上读出的数据进行比对。   (二)定位工作
  图书定位就是将书架上每一本图书的RFID标签与其所在位置的层架标标签关联起来以方便读者查找。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图书定位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地不便,尤其表现在图书倒架、上架时。过去传统的图书上架方式是依据图书的分类排架号直接上架,当某个书架单元格图书太多过于拥挤时,可以随时给它进行倒架处理。而现在一旦图书(即使是一本)的位置有所变动,就需用扫描设备对其进行重新扫描定位。如若倒架,则更是等于以前的定位工作作废,倒多少架子就需重新定位多少。且后续还有个别重新定位时不在架的图书回库时上架需要逐本操作。
  综上所述,RFID技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用的过程中确实是方便了读者,解决了多年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也确实减轻了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盘点和定位功能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大、中型高校图书馆学生多,每年都要购置不少新书,且现在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是采用借、阅合一的大流通模式。要想保证图书位置的准确性,方便读者查找,就要及时倒架、上架。定位工作必不可少。无疑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结语
  根据几年来RFID技术在我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笔者认为,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的盘点和定位功能在大、中型的全流通开放图书馆(读者多,馆藏量大,流通量大)不太实用。也许在小型的图书馆、资料室和闭架管理的图书馆更合适一些。个人观点,仅供探讨。
  [参考文献]
  [1]毛兴武, 张根彬.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 52,(7).
  [2]李瑞华. RFID技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初探——以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2,(7).
  [3]李斌, 陈琳. RFID技术环境下图书盘点的实践与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2,(3).
  [4]江波. 图书馆RFID系統建设中图书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11).
  [5]林晓玲, 杨明华. 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圖书定位排架方式探析[J]. 图书馆论坛, 2012, 32,(3).
  [责任编辑:谭晓影]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等传媒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广播电视覆盖工程也成为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广播电视可以惠及人民,使人们能更多的了解到外界信息,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满足人民需求,我国开展了大量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本文简要介绍了加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重大意义以及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
[摘 要] 在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并不是单纯的受益者,更多的是现代化浪潮裹挟下的被动接受者。在城市化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农村教师面临着现代化发展危机,有的是欠缺现代化危机,而有的是转型危机,还有的是过度现代化危机。 在鼓励多元价值取向的后现代化时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扎根于乡土语境,并建构具有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以及协调化等特征的发展理念。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曾经迷失在了线性思
[摘 要] “互联网+”的本质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将各个行业与互联网充分融合。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对互联网予以高效应用,而且需要以环境设计教学目标为基础做好相应的教学改革。基于此,重点就“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该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 互联网+;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4.1 [
规制专利权滥用是中国知识产权理论及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和难题。日本形成了由专利法与反垄断法所组成的双模式:一是确立了专利权无效情形下专利权滥用抗辩规则,并且在《专
[摘 要] 民办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民办高校教师是党建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党支部是党组织架构的基础,是党组织联系教师党员的基本点,探索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现状,研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有利于更好发挥教师党员先进性,推进民办高校教师党建工作。  [关键词] 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问题;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
教与学是教育中一对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教与学分别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分别由两个不同的主体来实施。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
将焦点放在民间仪式歌曲艺术的范畴内,从现状分析、形态分析以及保护形式做多方位、多角度的述评。从一个侧面为大家打开徽州地区民间艺术的形式打开一扇理性认识之窗。
[摘 要] 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维稳工作变得更加突出,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稳定的发展环境,就无法走得更遠。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做到一切为了群众。  [关键词] 新时期;企业;维稳  [中图分类号] F27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