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数学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实到作业改革中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浅要谈了如何将数学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实到作业改革中,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标理念;作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24
  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数学学科,学生如果不完成作业,就无法适时完成思维的拓展延伸,无法及时地消化、巩固、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学科基本技能,无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无法形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及时检测学习的效果,更无法完成学情的有效信息反馈,所以数学作业是以开发学生的主動思维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部分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地认为分数和升学率就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因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漠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违背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习惯“越俎代庖”,剥夺学生的作业主动权,统一要求,武断规划,造成作业在功能、内容、形式和批改上的扭曲、单一、僵化和机械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1. 剥夺学生选择权,“布置没商量”。表现在:教师死死严把教学主动权,不肯有半点让步。把自己每时每刻都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裁专制,大包大揽,剥夺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把作业看成教师专利,精心“设计”,认真“筛选”,统一“包装”,“赠”给学生,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布置没商量”。作业的目的也很单纯,即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式上也仅局限在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复模仿上。轻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师生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了。
  2. 随意扭曲和夸大作业功能,“治百病的良方”。要想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考入理想高中,好像没有蹊径,只有多留作业一条径可攀,所以在“减负”的强烈呐喊声中,题海战术仍是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剥夺学生的各种节假日,就连很有限的可怜的吃饭睡觉的时间也不肯放过,这“金题”那“夺标”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搞得学生疲惫不堪,苦不堪言;要想打造一个“遵纪守法”的优良团队,作业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迟到早退、打架斗殴、课堂走神、麻痹大意、不讲卫生、四肢不勤、脾气暴躁、顶撞教师……如此等等,要帮助其“幡然醒悟”“重新做人”,作业“加餐”可谓是良丹妙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不同分量的“赏赐”,保管药到病除,迷途知返;要想培养出几个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赚足知名度,打造一流学校、一流水平,获得一流生源,那作业的力量更是举足轻重:除本当本分的作业外,还应完成这个“兴趣组”那个“竞赛班”的“西餐”,学生绞尽脑汁,挠破头皮也是云里雾里,成天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智商和爹娘的遗传基因出了问题……要升学、要出名、要生源、要纪律、要尊严、要能力、要……盲目夸大作业的功能,扭曲作业的真正意义,长此以往,怎能不令学生谈“师”色变,畏作业如虎呢?这样的作业,因为其目的不纯,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欣然接受,并且大多内容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机械僵化,方法、手段又较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书面,轻口头;重记忆,轻创新。不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目光短浅,作业面狭隘,只能是越来越拉远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
  3. 漠视学生差异,“统购统销”。教师不认真研究学情,不全面了解学生,不从每个学生的真正需要出发,不管学生学习基础如何、智力水平如何、认知能力如何、志趣爱好如何,一律统一标准“一刀切”。“复习题A、B、C组,全部做在作业本上”,造成“旱涝不均”,好汉吃不饱,弱者吃不了。此类作业违背学生个人意愿,偏离学生实际水平,漠视学生个性差异。其特点是:多统一,少差异;多攀高,少就低;多书面,少口头;多独立,少交流。使大面积学生的知识、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使作业成为拔尖生的大餐,中等生的负担,困难生的摆设。徒长强者威风,泯灭弱者兴趣。何谈“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
  基于此,笔者呼吁,在数学新课标已颁发五年之久的今天,是时候把理念真正融入行动的时候了!那么,作业应该怎样改革呢?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真正认识数学作业意义,纯洁作业功能。教师要彻底净化自己的心灵,摈弃一切“名利”思想,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原则,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学生自由轻松的作业空间。
  其次,既然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那么,学生的作业当然也应该实现这种转变。即要逐步打破“你留我做”“你留多少我做多少”“你怎样要求我就怎样做”的“师控”现象,应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作业,无论从内容、形式和评价上都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真正为学生服务。在作业内容上有几种方式可供探讨:1. 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课时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作业,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宏观的建议和要求,在资料选取、练习题数量、题型选择、题目内容上实行完全开放;2. 教师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的作业组供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层次精选作业材料,提出最低标准,学生自我定位,选取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组来完成;3. 学生自编作业。比如单元、章节内容小结归纳、课堂过关测试题、单元自我检测题、某个知识点应用变式题、新概念创造题等等内容,都适合学生自编自演,在此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完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博采众长,学会质疑设问、学会反思弥补,学会发现、运用和创新,进而增强自信,愉悦身心,体验成功乐趣。
  在形式上:
  其一,作业应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即突破教师、教学、课本三中心观念,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窄的课堂和校园,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1)作业选材源于课本但不要拘泥于课本;(2)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不拘泥于算、练、证,真正关注课题学习和研究性学习;(3)作业布置不一定非是课后、课前,时间上应适当开放。作业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到一秒钟脑筋急转弯,长到一、两年的问题探讨研究、科技发明制作。诸如实践类、调查类、研究类、课题类作业,时间和空间上都应绝对开放。
其他文献
随着水电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大型地下钢筋混凝土岔管结构。这类结构通常具有高内水压、高外水压和大直径等特点,岔管结构受力复杂,在围岩稳定和衬砌设计等方面至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功能基因组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双向电泳(2-DE)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重复性好、极敏感和分辨率高等特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对其块茎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研究,了解其块茎发育的机理,将为马铃薯的栽培、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马铃薯块茎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过程,块茎蛋白质的数量、种类、丰度等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着一
随着水电事业的发展,现在我国在建及将建的水电站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单机容量的增加虽然降低了水轮机的成本,但在蜗壳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施工及运行等方面却面临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