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真语文回归的思考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和人的關系密切,所以学生语文修养的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们人生的质量。然而,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虽然教育界在不停地改革,国家也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但效果却不太理想。学生为什么会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语文教学为何困难重重?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一个个严肃的问题叩问着每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人。
  一、语文教学的功利性根源与表现
  语文教学的功利化,表现为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背离。“标准”在“课程性质”中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是,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唯高考是瞻,高考必备的技能操练成了课堂的主旋律。其结果是“目中无人”,老师眼中只有考试,没有生命的成长和關怀。一位语文界的耆宿感叹道:“课前找练习,上课做练习,课后对练习,这是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教育的模式。这是语文教育中始料未及的,也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无需研究教学,无需课堂互动,语文教师已地地道道地沦为应试的帮凶。”这样的语文教学,怎能不让人产生“误尽苍生”之叹呢?
  语文教学的功利化,还表现为教学方法的简单粗糙。新课程改革确实给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元素,林林总总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随之产生。但这些教学模式大多是舶来品,缺少本土特色,很多教学模式也是水土不服,喧闹一阵之后也就归于寂静。其中一些教学模式和方法只是炒作概念,缺少可操作性。语文老师缺少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继承,构建有民族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体系进展迟缓。中国传统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诵读”“圈点”“领悟”“涵泳”却因为有很强的个体性,不便于统一教学,节奏较慢,不适应应试教学需要而受到排斥与摒弃。练习——讲评——巩固,周而复始,最是简单粗糙,却最适合高考复习需要,成了许多语文老师的法宝,真让人为语文而悲哀。
  二、语文课堂的本真性特征与愿景
  1.积极打造快乐课堂,语文教师“移风易俗”。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课堂别具一格:拆掉三尺讲台,四面设置黑板。课堂上学生利用它来唱主角,教师把一切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去探寻知识,寻找规律,展示自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是一种大语文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发言是自主的,轻松之中学有所乐,谈笑之中已有了文学的熏陶。浙江安吉高级中学将语文活动分为语言学习专题(包括春联、婚联、丧联等楹联的收集整理;现代流行语、网络语的收集整理;广告语言与现代流行语的收集整理;安吉方言土语研究)、文化研究专题(包括收集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收集民间谚语、俚语、俗语等;收集孝文化的民间传说;研究“孝丰”古地名的由来;安吉文化名人研究;安吉地方民俗文化研究等)、社会实践专题(包括研究安吉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黄浦江源——安吉龙王山生态考察、“中国竹乡”竹文化研究、“竹产品开发现状”调查研究等)。
  杜郎口的学生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有施展才华的阵地,老师敢于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浙江安吉中学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一大批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大胆实践教改的老师,他们敢于实践,给学生搭建更宽广的舞台。在这样的课堂上,所有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他们充分张扬激情和个性,体现了“主体”“主人”“主角”的地位,真正实现了“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育理念。如果类似的课堂成为所有学校的主流,还会有学生对语文课堂避之不及、“敬而远之”吗?
  2 兴趣引领语文学习,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的学习,其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然而,当前功利主义的语文教学模式,正在公然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被动应付。如果我们能够转变教学观念,不再以拿高分为教学宗旨,而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注重语文本身的生活性、趣味性,那么,相信大多数学生将不再觉得语文枯燥无味。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我想主要在于他那些经典对白和台词,而这些对白和台词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活力及趣味。因此,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字词句,倒不如让他们通过观看一些语言艺术性较强的电影、小品、相声等来活学活用。
  曾点向孔子汇报自己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既不想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皓首穷经”,也无意追求“学而优则仕”,他只希望沐浴着春风去野外高歌,这是纯粹的修身养性、寓教于乐了。难道我们的思想观念比两千多年前的曾点还落后吗?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使课堂充盈着情感的奔放,洋溢着智慧的挑战,流淌着灵性的自由;使师生自然、真诚、鲜活的天性充分展现;使语文课堂变成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善莫大焉!盍试为之?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政教处主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鼠烫伤后肠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变化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烫伤后12、24、72h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致伤,其余各组小鼠背部造成20%TBSAⅢ度烫伤后,按时相点处死并留取标本。计数全段小肠集合淋巴结(PP结)个数及淋巴细胞总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PP结CD3^+、CD4^+、CD19^+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数,并检测主要脏器肠道细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