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伲人的骗鬼迷咒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黑为美;以乌鸦为吉祥物;族谱看上去就像接龙游戏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爱伲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总人口约19万。“爱伲”意为“兄弟”,当年爱伲人的先祖从云南各地迁徙到西双版纳后,当地的原住民(主要是傣族)便亲切地赠与他们“爱伲”这一称呼。
  但事实上,爱伲人还有一个本族代代相传的名称叫做“阿卡”,全名为“阿卡卡米纠阿谷”,这个名字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在迁徙中打头阵,而与大部队相隔距离较远的那部分人”。实际上,这个族名本身就暗含着爱伲人祖先的迁徙史,根据当年迁徙路线的不同,从文东一带渡澜沧江而来的阿卡,被称为“平头阿卡”;从景洪附近渡江来的阿卡,被称为“尖头阿卡”;而从红河一带没有渡江直接迁徙到勐腊一带的,则被称为“包头阿卡”。
  爱伲人有许多有趣奇异的风俗习惯。比如,他们崇尚黑色,以黑为美,忌讳白色。因此爱伲人的服饰也多以黑色为主,只是在上面点缀着少许的花边和银饰,女子成年后,还要用黑布绑腿。据说爱伲人家挑选媳妇,标准就是看这个女子黑不黑,小腿是否粗壮,在他们看来,又黑又壮的女子才是真正的美女。由于这种“以黑为美”的审美习俗,爱伲人更是爱屋及乌地将乌鸦奉为吉祥物。
  此外,爱伲人还非常喜爱芭蕉花,由于野生的芭蕉一生只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因此爱伲人将它比作神圣忠实的爱情化身,并习惯在婚宴上烹制一道芭蕉花菜肴,以此上报天神,请神灵见证一对新人爱的联结。
  
  家谱上的接龙游戏
  族系中,有七种人终生孤独
  
  爱伲人使用一种非常罕见的“父子联名”的方法为族人取名——用父亲名字的尾字作为子女名字的首字,有如接龙游戏,比如爱伲人“郎迁”的儿子就叫“迁松”,孙子就会叫“松某”。这一独特的父子联名制,是古代父系氏族部落的产物。而爱伲人选择延续这种联名制,就是希望通过名字追踪血缘关系,进而稳固父系氏族内部凝聚力,保证家族血统的绝对纯正,因此,只有父子联名的名字才能被载入爱伲人的族谱当中。
  进入族谱的家族成员,还有一项非常艰苦的学习任务——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传承自己的谱系,并要根据谱系准确推断出宗族分支,明确宗族间的亲戚关系和自己所处的地位。爱伲人深信,只有牢牢记住自己的族谱,死后才能沿着祖先迁徙的道路回到“祖先村”去和先人们团聚,而“祖先村”才是爱伲人最后魂归的天堂。
  据说,这项背诵族谱的习俗已经传承了1500多年,而且没有一个家族在传诵中发生错误。爱伲人将对族谱的熟悉程度当成了衡量一个男人的重要标尺,只有那些将族谱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而这一标准对族中的祭师就更加严格了,他们不仅要熟背自己的族谱,还要熟记全寨所有人的谱系,不然他们就无法向神灵和祖先进行祭祀和施法。
  但是,在个别爱伲族系中,有七种人却是终生孤独的,他们不仅不能参与光荣的父子联名,还注定要被族谱所遗忘:父亲满30岁时生的第三个儿子;长子意外死亡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时脐带缠绕颈脖的儿子;父母离异的儿子;村里死人时出生的儿子;收养的儿子;被老虎吃掉父亲的儿子。对爱伲人来说,不能父子联名就不能进入族谱,他将被家族排斥和遗弃,在家族中低人一等。至于为什么会划分出这样奇怪的七种人,爱伲人解释说这一切都是由神鬼决定的,如果不遵守禁忌,就会受到神鬼的惩罚,反之,则能求得家族的和睦兴旺。
  抢婚如同“撞天婚”
  被赋予鬼神力量的通天入地菜
  
  
  爱伲人至今还沿袭着一种古老的“抢婚”遗风,但是和祖先将女人抢来做战利品的目的不同,现在的爱伲人,却是通过“抢婚”来表达对爱人心无旁骛的爱意。
  通常,爱伲人的“抢婚”在夫妻双方长辈商定好婚期后就开场了。在抢婚这一天,男方家首先将组织一支庞大的迎新队伍,其成员包括伴娘2人,领队1人,以及全村的未婚男女,大家穿上盛装在指定的时间来到女方家的村寨。而女方当天也会组织一支隆重的送亲队伍“严阵以待”。当两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碰面后,考验新郎的时刻就到了:送亲队伍中,蒙着披巾的真假新娘花枝招展地挤做一团,就看新郎有没有眼力和定力撞对心上人。
  抢婚的另一个重头戏是“歌战”,由女方的伴娘伴郎组成,并派出若干能歌善舞的歌手迎接男方迎亲队伍的到来——队伍到达后,首先用对歌和斗智的方式,突破女方歌手队伍组成的防线,唱到深情处往往会感人肺腑,阵阵心颤,当歌声感动和感染了伴娘伴郎们组成的“保镖团”后,新郎会将新娘从娘家“抢”出来,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女方家。因为新娘一旦被“抢”走,女方家的送亲队伍就会用糯米团、泥巴团、土块甚至石头来投掷迎亲人员和新郎,并且还有被事先准备好的长杆敲打的可能,逃得越快,被打到受伤的机会就越少。
  除了“抢婚”,爱伲人还有一个极为独特的婚俗,即婚宴(寿宴等喜庆的宴席)上,必须要吃两道与芭蕉树相关的“圣菜”—— 一是以野芭蕉花为主料烹制的菜,可以炒吃或炖肉。爱伲人认为野芭蕉树一生一世只开一次花,只结一次果,是神圣的爱情花,所以婚宴必备,取一生一世只爱这一次,且夫妻白头到老的好彩头;而另外一道菜是用芭蕉树芯和苤菜根腌制的酸菜,这道菜更是被赋予了鬼神的力量,被称为“通天入地菜”。爱伲人认为芭蕉树高高地长在雨林深处,是通天的神树,苤菜根植根大地,深入沃土,是可以与地府相连的圣物,有了这道菜就可以上告天神,下报鬼魂,得到鬼神的庇佑。因此,只要有这两道菜上桌,喜事就会吉祥如意。
  
  人鬼对峙的神秘山寨
  十二个灵魂和“骗鬼”的巫术
  
  爱伲人信仰原始宗教,他们认为万物都有灵,家有家神、寨有寨神,从踏入爱伲村寨大门的一刻起,人就开始了与神鬼的对峙。爱伲村寨的寨门被称为“龙巴门”,门上装饰着形状像神鹰一样威猛的乌鸦——它其实就是爱伲人崇拜的图腾。寨门左右两边的门柱分别代表童男童女,是平安、多福的象征,另外寨门四周或悬挂或矗立着刀、斧、剑和奇形怪状的草人等物,这些都被视为驱鬼的神器,各自代表着一种神秘力量的存在。
  对爱伲人来说,立寨门的重要意义就是把人和鬼分开,各居其界,相安无事。爱伲人相信鬼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在夜间和阴雨天里,即使是有人居住的村寨,也有可能被鬼占据,它们会侵入寨子里兴妖作怪,搅得人畜不安。因此,爱伲人就根据祖先的指点,在山寨大路出口处,立起一座龙巴门,鬼一看到这个标志,就会遵守“人鬼各居其界,各自相安”的戒律而止步。每年祭过祖宗后,寨门都要重新立一次,旧门依旧保留,只在附近再立一座新的,这种习俗年年延续,过往的人们只需数出寨门的数量,就可以知道一座爱伲山寨存在的年代有多久远了。
  爱伲人的宗教活动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三拉枯尔”(招魂求安)和“能天尔”(驱鬼送灾)。爱伲人认为:人有十二个灵魂,一个魂都不能缺少,少了就会生病,同时,神主宰着人的灵魂,触犯神灵就会失魂。而失魂的人则必须招魂,其招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仪式上的祈祷词与“魂”对话,以深情感化和开导灵魂尽快归来,并要为灵魂的回归清除障碍,为那些迷失的灵魂指明归途。通常,负责招魂仪式的是巫师或当事人的父母,招魂人要用碗端着饭和两个熟鸡蛋,来到寨门口或房门口对着“丢魂”的方向,边往回走边诵经叫魂,并向在场的人们问道:“魂回来了吗?”大家齐声回答:“回来了!”问答完毕,招魂仪式也就成功了。
  除了招魂,爱伲人还有一项更为神奇的驱鬼送灾仪式——“能天尔”。这项仪式开始的时候,作法的巫师要先试着用咒语去将所谓的鬼赶走,如果咒语无效,巫师则会连哄带骗地将鬼送走。比如,用来恐吓鬼的咒语会这样唱诵:“可恶的鬼,可恶的精灵们!我穿着铜皮铁甲,我带着刀和剑,我像豹子一样凶,我像老虎一样猛,赶快逃吧,赶快走吧!回到你们的地方,回到你们的树林……”而哄骗鬼的方法则让人眼花缭乱。通常,巫师会先用木制的刀剑插在房门上,用辛辣的植物叶、桨果绑在门口拦阻作怪的鬼进入屋内,然后再用鸡毛当鸡,用布片当衣服,用少许的米饭献给兴风作怪的精灵,并唱念咒语:“万能的精灵,你是缺衣了吗?你是饿了吗?你是渴了吗?我现在给你们献上了,你们来吃吧。来吧,快快来吧!”巫师一边念一边走出家门,据说“鬼”在这种“好吃好喝”的哄骗中,就会被骗走并且不再回来。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既能有效地提升英语学习课堂效果,又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本文旨在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积极地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最终实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诗歌教学;核心素养;美育渗透  【作者简介】姜林菊,漳州市第三中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质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育资源。学校学科教学是美育实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以互动为核心的智慧课堂利用平板电脑系统的互动功能,通过对学生在阅读课前进行预习指导、课中进行学习引导、课后进行作业辅导,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获取文本信息、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例分析  【作者简介】余义珍,福建省漳平第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
我喜欢澳门的老榕树,喜欢那种如云的华冠、苍劲的树干和奇异的树根,也喜欢它们风中的优雅、伫立的淡定和与岁月同歌的顽强生命力。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共发现800多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澳门的老榕树以假菩提树最多,其次为细叶榕和高山榕。它们枝繁叶茂,沧桑矍铄,初看只是简单的生态景观,但榕树下那些或明或暗的昔日故事,已让它们别具历史与文化的内涵。    澳门半岛,榕树下的独白与吟唱  
【摘要】在初中教育结构体系中,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阅读教学又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关系到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掌握,英语阅读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基于此,文章阐述文化背景知识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提出初中阶段实施英语文化教學的有效途径,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提升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文化背景;初中英语;渗透  【作者简介】吴月红,甘肃兰州永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年久日深的点滴浸润,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的人身上,往往会带有这座城市独特的味道和印迹,让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分辨出那人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或者西安人……而西安人就在关中水土、文化的千年滋养下,越发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西安味道,就是把文化揉到生活里的一碗面  记得有一次在从机场开往城里的大巴上,笔者突然听到后座传来两个江浙口音的交谈,颇有意思。其中一个说,“很奇怪,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图形工具,已经逐渐进入高中教学课堂,开启了高中课程教学复习的新模式。思维导图工具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高中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如何发挥思维导图的自身优势并融合高中教学任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思维导图工具的特点与高中英语复习教学的现状,探析了思维导图融入高中英语复习教学的创新路径,系统性地研究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特
【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的设计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读后活动存在与主题语言输出缺失关联、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间缺乏支架、与学生的主体需求不一致等问题。读后活动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紧扣教学目标,巩固所学语言;深化主题意义,延伸文本内容;迁移语言知识,合理生成变式;融合语用技能,整体构建输出;升华情意主旨,涵养美好品格。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原则;案例  【作者简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说明了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充分肯定职业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任,帮助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创业,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开设范围最广的课程之一,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围
【摘要】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高级英语》课程强调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图以“产出导向法”(POA)理论为依托,将POA教学流程的三阶段,即驱动—促成—评价的相关理论指导《高级英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以期探索出一条更有效的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思辨能力;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洁(1989.01-),女,汉族,江西宜春人,广东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中条山下的盐湖曾囊括“九分天下盐”,谁占领它就意味着谁能掌握天下命脉。  中条山中藏有中国最古老的铜矿群,在冷兵器时代,这里就是天下的兵器库。  虞坂古道是中条山的交通要塞,伯乐在此发现千里马,晋国在此“假道伐虢”,留下一段“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警世预言……  在民谚中,中条山根据矿产分布被称为“金头铜腰铁尾巴”。山中蕴藏的资源之庞大,甚至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比如中条山盐池,曾经囊括了“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