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超融合这张牌要如何打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ongt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etApp,你是来超融合(HCI)市场“收官”的吗?
  真是应了那句话——千呼万唤始出来,4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数据·成就领导者——2018 NetApp中国创新论坛”上,“企业级”超融合解决方案NetApp HCI终于露出了峥嵘。
  NetApp云基础架构事业部副总裁Tim Pitcher表示,与面向单个应用的第一代超融合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边缘或远程分支机机构,凸显计算能力不足不同,NetApp HCI针对典型的企业级应用场景,在混合型负载且追求高可用性、高服务水平的应用环境中游刃有余。它凭借强大的软件和智能化功能,可以支持大规模应用更快地部署,承载数据中心核心业务,有效解决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问题。总之一句话,NetApp HCI是一个真正的企业级超融合解决方案。
  时机刚刚好
  大约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超融合市场持续升温。除了以NUTANIX、VMware等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将超融合引入中国以外,中国本土的超融合厂商也快速崛起。超融合市场欣欣向荣,这是NetApp进入该市场的一个重要背景因素。
  Tim Pitcher还谈到一点,当前用户对超融合这一产品类型有明确的需求。对于NetApp来说,填补产品线上的空白是顺理成章。据记者私下了解,NetApp在中国的一些销售合作伙伴对NetApp HCI的推出表现出超出以往的热情,因为NetApp HCI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超融合的新需求,而且可以在NetApp的统一平台上实现。从时间上看,相较竞争友商,NetApp HCI推出确实稍晚,但Tim Pitcher并不认为NetApp HCI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谈到时机问题,他先举了NetApp闪存的例子。当初,NetApp推出全闪存解决方案时,外界也说时间晚了,但现在的事实是,NetApp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全闪存阵列供应商,而且跻身Gartner固态阵列魔力象限领导者象限。NetApp HCI推出正好在NetApp从存储厂商转型为数据管理厂商之后,NetApp看待超融合的角度、思考的广度与深度皆不同。用戶普遍的心理是,使用更简单的技术,更快地推出新的应用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管理是最大的挑战,而这正是NetApp的长处。
  26年所积累的数据管理经验、来自SolidFire的全闪分布式存储技术,再加上Data Fabric的架构,使得NetApp HCI完全满足大型企业级用户对QoS的需求,具有可预测的性能、更稳定的运行表现。“企业用户最初为什么对云望而却步?安全并不是头号问题,用户更担心的是上云后不能保证QoS。”Tim Pitcher解释说,NetApp HCI在本地数据中心或云中都可以部署,既支持现有的数据中心,也能支持下一代数据中心,并且解决了企业用户最关心的数据管理问题。这才是NetApp HCI与同类产品相比最大的差异化所在。
  在企业级IT基础架构中,超融合正逐渐成为主流。IDC预测,到2021年,全球超融合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超融合将称雄数据中心核心业务,而不是像今天多用于边缘应用。NetApp正是看中了这一商机。
  “企业级”意味着什么
  IDC的报告显示,在认证参考系统与集成基础设施系统市场上,NetApp与思科在销售份额上稳居第二,但是在超融合市场上,NetApp则要从头开始。NetApp HCI的推出让NetApp在超融合方面完成了从0到1的飞跃,接下来的超融合扩张之路是否也会一帆风顺呢?
  “企业级”就是NetApp HCI的杀手锏。“据我们对客户的了解,入门级产品并不是销售量最大的,企业级客户更倾向于选择中高端的配置。”Tim Pitcher表示,“让我们备感欣慰的是,我们准确把握了用户对超融合的需求,我们的产品设计与用户的使用方式是一致的。”
  NetApp HCI的主要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NetApp HCI可以帮助客户摆脱第一代超融合架构的束缚,在敏睿、可扩展且易于管理的最小6节点配置组件中实现对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支持,并提供有保证的性能、自动化,以及成熟的集成效率、复制、数据保护和高可用性服务;NetApp HCI基于NetApp SolidFire全闪分布式块存储技术打造,支持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轻松整合所有工作负载,并以不会造成资源孤立的方式扩展,满足下一代应用程序的性能需求;客户可以将NetApp HCI部署在从数据中心边缘到核心的任意位置,仅需不到30分钟便可启动并运行,能够有效消除90%与性能有关的传统问题,并支持通过VMware vCenter直观的用户界面对整个基础架构进行全面控制;NetApp HCI可与Commvault、Intel、MongoDB Enterprise、Veeam和VMware等合作伙伴的方案相集成。
  “现有的超融合产品扩展规模有限,缺少QoS保证,在面对复杂、大量的企业级应用时,会让运维人员疲于奔命。”NetApp云基础架构事业部高级总监Martin Cooper表示,NetApp HCI的一个独特优势是,存储与计算节点可以各自独立扩展。NetApp HCI由不同的大、中、小型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组合而成,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按需选择最高性价比的配置,比如为VDI这样的计算密集型应用配置高规格的计算节点,而对于数据库这类的应用,则可配置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节点。另外,NetApp HCI还可像NetApp的其他产品一样,在Data Fabric框架下,轻松地将数据移至云中。
  除了企业级产品应具有的QoS以外,同步复制、异步复制、去重、压缩、自动精简配置、系统自愈等企业级功能NetApp HCI也是一应俱全,而且部署和使用更简单。Tim Pitcher谈到NetApp HCI的特色时表示,除了设计灵活、操作简单,NetApp HCI还具有可预测的性能。所谓可预测的性能,是指面对不同的工作负载,NetApp HCI都可以提供性能上的保障,这也是QoS的一种体现。
  现在有一种说法,超融合已经进入了纯软件交付的时代。Tim Pitcher赞同软件定义是一种趋势,但是纯软件的方式只能满足某些类型负载的需求,而没有哪一个企业级的软件系统可以适用于所有硬件平台,企业级系统还是要通盘设计,考虑到高可用性、并发性等,所以应该是软件与硬件的全面优化。但是也有一种误区要避免,有人认为只要采用了一体机的方式就能持续保证部署和操作的简单化,以及成本优化。市场上有一些超融合一体机虽然起步很简单、价格低,但其实这是个“陷阱”,因为随着企业级应用负载越来越复杂,数据量增加到PB级,这些产品并不能保证一如继往的简单。而这正是NetApp HCI要突破的瓶颈。
  创新战略的延续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企业需要采用全新的方式来驾驭当下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在数据管理方面,这些挑战主要体现为三大IT需求,而NetApp正是围绕这三方面需求提出了三大数据创新战略:以云激励创新,保证客户在任何多云环境中享受最多选择、最多合作伙伴支持和最大自由度,实现数据网络结构;以云加速新服务,发展企业级超融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享受业内有保障的服务质量,实现可预测的性能;以云互联闪存实现IT架构现代化,为客户提供性能最高、云连接支持最广泛的强大的全闪存阵列。
  在2018 NetApp中国创新论坛上,NetApp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优化的混合云数据备份解决方案NetApp Cloud Backup,以及企业级超融合解决方案NetApp HCI,将混合云、下一代数据中心、现代化数据管理这三大创新战略继续推向深入。NetApp HCI作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础支撑,将肩负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任,同时也是NetApp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其他文献
当前,软件产业呈现出从单机离线向云化在线、从移动互联向智能物联、从软件迭代向软硬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部分龙头企业借助开源创新资源初步构建了品类较为齐全的软件产品体系,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一定突破,应用软件创新进入领跑者序列,但基础软件创新能力落后于国外,亟需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构建新型攻关机制,协同突破软件核心技术;二是加强产业生态构建,激发行业发展内生動力;三
本報讯 数字内容创作软件提供商凯钿软件(Kdan Mobile Software Ltd)宣布已于近日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美国中经合集团、达盈管理顾问、日本Accord Ventures等。本次融资将主要投入拓展中美ToB市场及区块链技术研发。
在Computex展上,华硕、联想和英特尔都展示了各自的双屏笔记本电脑,而在此之前,曾有传闻称微软、苹果和戴尔都在开发类似的设备。  这股把键盘替換成屏幕的风潮是从何而来?到底会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实体键盘?这些都还很难说。但话说回来,人们也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想要iPhone或者超极本。反正几大PC厂商都确信配备传统实体键盘的笔记本已经时日无多了。  英特尔并不以制作消费类电子设备而闻名,但他们的技术
本报讯 近日,海航科技发布公告称,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作为双方合作的框架协议。后续如就具体合作条件达成一致,双方将在海航云超级智能终端建設合作,并与vivo在刷脸解锁、刷脸支付、智能语音助手、智能美颜相机上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产业实现高速增长,规模全球领先。展望2019年,产业发展进入快速成长期,随着双积分正式方案的实施、国内外车企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项目,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将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1.6万辆增加到2017
本報讯 近日,蚂蚁金服副总裁刘伟光谈到蚂蚁金服未来的三个主要研发方向:首先是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致力于下一代数据研究。第二,5G和物联网融合将迸发出非常大的能量,当海量设备产生海量数据时,研究如何产生实时计算。第三,探索区块链和商业场景的结合,不仅在自身场景中实践和应用,同时用区块链改变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
本报讯 近日,廣州市海珠区政务数据局与阿里巴巴华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政务服务可信链,并打造区块链全流程“指尖办”服务模式,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智慧政务上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政务服务可信链将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性,推动政府各部门在保障数据隐私性、安全性、可靠性基础上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抢占行业制高点,看好智能化和自动化这片蓝海,而传统的汽车厂商和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厂商都对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投入巨大,视智能化、自动化作为百年汽车业变革的契机和节点。由于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将变成拥有由自动驾驶系统控制的有“大脑”有灵魂的机器。虽然它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没有本质的改变,但电子化的控制系统使得汽车的智能化成为可能。随着处理器能力的不断提高,
近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大规模WannaCry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在各大媒体上已经传播的沸沸扬扬,令人震惊的是,除了有大量办公网络被攻击和感染外,还有多个全球知名的工业设施由于遭受WannaCry感染而出现故障或遭受干扰。我们的ICS CERT证实了,工业网络中同样出现了被WannaCry感染的现象。  面对不断演化的网络威胁,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早已力不从心。卡巴斯基实验室的数据显示,2016年,28.
5G作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术的主要方向,将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未来5G网络将覆盖手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服务、智能城市服务体系等领域。然而,5G应用过程中在终端接入身份认证、5G终端安全、网络切片以及物联网、车联网等方面也还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重视核心基础技术的安全及积累;二是研究制定5G相关法规、监管等措施;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