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病因追本溯源 开良方对症下药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1(A)—0016—01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是:适应学习环境和要求,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认识自我,克服青春期烦恼,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与师生友善相处,有一定耐挫力。
  广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3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精神压力大,7.7%的青少年有“自杀或企图自杀”行为。近年来学生自杀、伤害同学和老师,暴力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一、初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学生自身因素。初中阶段正值学生青春发育期,生理发育剧变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学生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等特点。由于初中生个性倾向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和要求独立并存的矛盾,使他们心理活动复杂而激烈,外在表现为闭锁,情绪起伏波动性大,内隐外露交替,热情讲义气,易偏激,对别人的评价较敏感,喜欢交友,对异性好奇。同时,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易产生叛逆心理。
  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概念、稳定的自我认识和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发育,正视青春期心理困惑,允许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引导学生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适当给予其独立的心理空间,注意奖惩的恰当性,提高其自尊自律水平,进而培养健康的人格,强化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包括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结构、生活条件、精神氛围、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认为家庭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或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青少年比普通家庭中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
  改善家庭物质环境、经济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有赖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有赖于父母提高谋生能力,改善生活条件。另外,家长还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形成有效沟通、民主团结、积极向上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给孩子以安全感和温馨的家庭环境。
  3. 学校因素。由于受学校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的制约和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得学校教育中重中考科目轻非中考科目,挤占学生休闲娱乐时间,少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健康教材偏难、版本繁杂,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枯燥无趣而厌学。加之教学评价单一,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厚优生薄差生,学生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出现敌对、攻击等心理或报复行为。同时一些成绩差的学生自感升学无望,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在学习上没有成功的体验,感到学习生活枯燥沉重;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感到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精神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严重到厌学和考试恐惧、焦虑。
  二、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采取有效策略
  1. 学校应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评价机制。保证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正常开设,同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故事会、歌咏比赛、登山比赛、辩论赛等,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使学生在竞赛和参与过程中展示才华,张扬个性,放飞心灵,树立自信心,提高耐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 教师宜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分层教学,将教学目标定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亲密互助的同伴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其自尊心理需求。培养学生高尚情操,让其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聘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指导,办心理辅导讲座。让学生学会调整心理,维护身心健康,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健康心态,增强耐挫力。
  4. 开设心理健康网站、论坛,给学生提供一个倾吐、宣泄、释放心理压力的平台,及时解除心理紧张和不适感,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其他文献
桑叶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且比例适宜,并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植物纤维。资料表明,桑在经济上和营养上都具有代替传统精饲料的优势,用桑作
文章针对重庆市主城区建成轨道P+R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一些大城市轨道P+R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轨道P+R系统的发展定位及布局原则,并根据重庆市主城区空间布局特点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瘦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肉质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提高商品猪瘦肉率及其肉质是当前研究的课题之一。用长大二元杂种猪做母本生产瘦肉型商品猪
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granulomatousdisease,CGD)为一种少见的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严重感染以及在反复感染的部位形成色素沉着性肉芽肿的特征。笔者诊治
[关键词]实践活动课;主题;贴近生活;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463(2010)03(B)—0063—0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为“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0(B)—0018—01    导语,是一堂课的教学情境形成的基础,是顺利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保证。好的导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本堂课教学活动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语文课的导语尤其重要,这是由语文课自身的性质和教材内容所决定的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1(A)—0015—01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这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