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超轻泥活动,提升幼儿动手能力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超轻泥是学前教育中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手工活动形式,相比橡皮泥来说,具有质量轻、容易操作的特点,非常受幼儿的青睐。超轻泥应用到学前教育中,对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有效地将超轻泥运用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既能顺利开展游戏、提升幼儿游戏兴趣,又能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艺术欣赏能力,是幼儿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超轻泥的特点,阐述开展幼儿超轻泥活动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超轻泥;幼儿;动手能力;艺术欣赏能力
  一、开展超轻泥活动的价值
  泥塑活动是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轻泥作为泥塑活动的新型材料,是集创造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材料。超轻泥具有色彩鲜艳、手感柔软,易塑性等特点,备受幼儿与教师的青睐,成为泥塑活动的首选材料,在我园也十分重视超轻泥的运用。从小班开始接触超轻泥,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游戏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游戏兴趣。学者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帮助受教育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超轻泥颜色鲜艳可以提醒幼儿,避免造成误食而带来的后果;超轻泥相比传统的橡皮泥来说,不会因为易粘连而弄脏衣裤而导致游戏活动材料的浪费;超轻泥的安全性和实用型远远大于传统的橡皮泥。
  此外,超轻泥的使用有助于幼儿在创作前寻找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因此,利用超轻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下文中,我们将以超轻泥活动为线索,探究超轻泥活动培养幼儿游戏习惯和提升动手能力的指导策略。
  二、借助超轻泥,培养幼儿的游戏习惯
  (一)培养幼儿安全习惯
  借助超轻泥活动,树立幼儿游戏的安全习惯。小班幼儿在游戏操作的过程中会误认为游戏材料是食品,放入口、鼻中,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游戏之前,幼儿教师要告诉幼儿超轻泥是什么?怎么玩?超轻泥自身是无毒、无害的,万一在游戏的时候发什么了误食的情况,也不会造成对幼儿的伤害,所以,超轻泥作為培养幼儿游戏习惯是很好的选择。此外,用过超轻泥之后,幼儿的双手和指甲中难免会沾有碎屑,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提醒幼儿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培养幼儿动手习惯
  借助超轻泥活动,培养幼儿游戏的动手习惯。在玩泥的过程中,难免会在桌面上,地面上掉落小泥或碎屑,如果教师不指导幼儿如何处理他们,这些零散的小碎屑就有可能丢弃在鞋底、桌椅上,给游戏环境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不难发现,每次超轻泥活动后,清洁工作是幼儿极其不乐意主动参与的环节,导致活动结束后,桌面上到处都是泥屑“垃圾”,浪费了游戏材料。因此,选用超轻泥作为培养幼儿动手习惯的材料,因为超轻泥极易清理,幼儿有能力动手完成。教师通过游戏“颜色找家”,组织幼儿进行粘泥比赛,将指定颜色的泥屑粘到指定的颜色盒中,最后评比出前三名小朋友进行奖励,久而久之,无人问津的清理工作,变成了趣味横生的清理游戏,同时还对幼儿认知颜色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提升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幼儿时期,幼儿对他人的评价表现得非常渴望,心理学研究,人在激励的条件下潜力是平时的2倍,对于教师的奖励,幼儿们会表现出乐于参与,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动手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兴趣才是幼儿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参与到活动中,幼儿就能够得到锻炼,动手能力就能够提升。因此,幼儿教师要带领幼儿参与到轻泥游戏中,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兴趣中不断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走进动物园”轻泥主题活动前,教师引导幼儿回想“到动物园游玩的时候都见过什么样的动物,能不能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分享呢?接下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呢?”再以3-4人为一组,一起交流和分享去动物园游玩时看到动物的特征。给幼儿充分的讨论时间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在银幕上播放动物园的老虎、狮子、大象等动物的图片,视频,让幼儿们再共同找动物的特点。接下来就是轻泥活动的重头戏,教师逐一向幼儿发放轻泥,告诉小朋友,接下来,你们结合你们总结的动物特点,创造出你心目中喜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们拿过轻泥捏造自己感兴趣小动物。完成后,教师逐一夸奖小朋友捏得像,对于不能熟练捏造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单独给予一定的指导。当所有的作品都完成后,教师可以将作品摆放在教师的陈列橱窗内,邀请别的班的小朋友来参观,也可以等家长开放日,让小朋友带着家长参观,这样,小朋友不仅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还能拉近与家长、教师的距离,创建和谐的师幼关系,结合自己的兴趣,提升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晓玲.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定位和指导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2]张美洁.基于幼儿特征的区域活动指导策略[J]教育评论,2018(8).
  [3]付欣悦.幼儿混龄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浅析[J]文教资料,2016(26).
  (责编 杨菲)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进行语文学习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为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该如何进行开展?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为资源相对贫乏,思想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教育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缺
【摘要】在高中阶段,高中生物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并且能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知道世界的基本模样,更好地接触一些贴近生活的生物。教师应该重视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和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造就一些学习气氛,让学生更认真地听讲。让高中生物这门课程融入生活中,能使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气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科学设计小学数学导学案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十分重要。小学位于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设计符合小学数学学习的导学案并在课堂中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因此,本文对科学设计小学数学导学案有效落實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科学设计;小学数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的重要教学活动。教师在重视科学活动时,要转变过去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路径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教师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科学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突破科学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作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探析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思想需从经验教学转为数据教学,教学开展的重点亦需从小组式教学转变为个性式教学。学校需激励教师提升“数据道德教育”的质量,树立并进一步加强“数据道德教育”的自我意识,与时俱进,持续改进教育方法与理念,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初中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本文探讨大数据下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持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我国英语学科也迎来重要的教学模式转型期。而在我国英语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与读写能力为主要目的,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成了新时代英语教师亟须攻克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
摘要: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真正变成了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让和谐之美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自信,可以无拘无束地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打破学生思维的框框、拓宽学生的思路,更加自然地参与课堂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成长进步。  关键词:和谐;氛围;师生关系;教学内容  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摘要】结合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相关研究结论分析不难发现,幼儿天性好玩,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因此幼儿园及教师需要关注户外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目前国内幼儿园所开设的户外运动课程较少,运动时间不足,导致幼儿的成长以及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束缚,难以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幼儿园户外运动的区域设置及活动组织进行相应的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设置;活动组织  中图分类号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仍不够成熟。与此同时,学业压力、自我认知以及人际关系等烦恼,容易导致学生犯错与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班主任管理能力的建设。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树立威信,不仅需要较强的管理决策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同内心需求,有效拉近师生关系,给予学生以自
摘要:2019年年末,一场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给全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的中小学都未能如期开学,线上教学、线上学习、线上管理成为时下的一种教育常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手段和平台,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管”,通过“线上方式”架设家校管理沟通的“连心桥”,让家校教育突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