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复发及预后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复发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56例(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6例(对照组)。患者随访3~6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观察患者膀胱癌复发、进展及生存情况。

结果

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7/56)比44.6%(25/56)和12.5%(7/56)比23.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膀胱癌复发部位比较,观察组原发部位和其他部位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2/56)比23.2%(13/56)和8.9%(5/56)比21.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癌进展患者需行根治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3/56)比16.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需行姑息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疗效可靠,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Gesell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头疼、头晕及异常病理反应。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Gesell发育量表动作能发育商评分较治
1例39岁女性乙状结肠、直肠腺癌患者因疾病进展给予瑞戈非尼160 mg口服,1次/d,21 d为1个疗程。用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PLT)159×109/L。用药7 d后,患者出现乏力、牙龈出血,实验室检查示PLT 38×109/L,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停用瑞戈非尼,先后2次输注血小板共2.5 U。停药后第7天,患者PLT恢复至159×109/L。停药后第15天,PLT 217×109/L,再次给予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相关指标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3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非萎缩性胃炎550例(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300例(萎缩性胃炎组),胃癌80例(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萎缩性胃炎亚组(100例)、中度萎缩性胃炎亚组(120例)和重度萎缩性胃炎亚组(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PG Ⅰ和PG Ⅱ
1例15岁男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儿接受由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组成R-CHOP化疗方案治疗。在治疗第2周期,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600 mg后第24天,患儿出现咳嗽、咳痰,给予头孢替安治疗2周,症状无缓解。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示左上肺和右下肺呈支气管气像和斑状阴影,考虑为炎症性实变。给予比阿培南和阿奇霉素治疗后,其症状、炎性反应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