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三个方面,对如何改善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探讨。
   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把学习策略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鉴于小学英语学习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
  一、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英语的交际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气氛。气氛的创造不是一时一事,而是贯穿日常生活与学习,使学生觉得自己生活、学习在英语环境之中。学生天天要上英语课,课上的感受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平淡无奇、呆板乏味、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压抑和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每个孩子都聪明可爱,他们敢说、敢动、敢想。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尽量使用丰富的语言和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动员组织课堂上的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才能的兴趣。愉快的课堂气氛、轻松的学习状态、有趣的语言环境、积极的自我意识,能促使学生去获得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校内、班内张贴或悬挂英文标语、办英语墙报、用英语标出室内各种物品的名称,以及在教室配挂中英文对照标牌。课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见面打招呼等都用英语。课堂上,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布置作业、表扬学生乃至对学生的评价都在英语的气氛中进行。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唱一曲有趣的歌谣;讲几句有趣的故事;或唱一首英语歌曲,例如Happy New Year,再配上欢快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讲到的都是英语,既有输入,也有输出,促使学生运用英语产生学习需要,形成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英语的动机。
  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导演。对于每一堂英语课,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其组织才能和导演技巧,把英语课上活上好。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一种语言工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挖掘英语语言的可表演性,逐渐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身的“导演技巧”,活灵活现地把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比如,英语中cry和sob;laugh和smile;pound和knock;see和glance等词汇,没有必要用语言来描述,只需要用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分别演示一下两个动作,学生便会一目了然,而且记忆长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根据所传授的知识不同,可采用“情景教学法”。把语言知识点放在事先假定的各种语言环境中去讲授,让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情景中学语言,这样,可以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某些“近义词”的区分,以及难度较大的语法知识。比如,我们在讲解“虚拟语气”在虚拟条件句中的运用时,即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设定几个场景,来表达对现在、过去、将来的虚拟。把强行记忆变为娱乐记忆。在每学期的期初,期中和期末适当加入几首经典英语歌曲,或播放两、三部原版英语电影。前者可以填空形式补充歌词,然后跟唱。后者让学生模仿片中的精彩对白,在全班进行表演,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总之,我们要把“死”的语言知识导活,让学生愿意学英语,愿意参与到英语的教与学当中,并成为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授课,但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语言的抑扬顿挫等,要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发音。课文讲解时,应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授课的中心内容,这样,除了英语听力课之外,学生还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不过,遇到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及复杂的语法现象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汉语,但要避免说一句英语马上翻译成汉语的做法,这样会助长学生的惰性,使部分学生不用心听英语而分散精力去听教师讲的汉语,不利于学生的听力,另外这种教学法等于一堂课讲了两次,一次汉语,一次英语,浪费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授课过程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学习积极性高、自觉性强,成绩在中上等的学生希望教师多讲英语,以便更多地接触英语;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自我要求不高的学生则更多地希望教师用汉语授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动一番脑筋,做好大量的幕后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握好英语授课时的难易度。而确实遇到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则以反复用简单的英语解释为宜,不必用汉语。
  三、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導“合作”这一学习策略,具有极高的针对性。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已见,展示个性思维方法,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怎样进行合作学习呢?从形式上看,合作学习可以以同桌、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取全班集体交流的形式进行。
  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教师所指定的学习小组,可能会因能力的差异、个性的不同,造成优生“滔滔不绝”,而差生却“望洋兴叹”的现象。教学中应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兴趣爱好的异同,鼓励他们自由组合,让所有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都能进行有效地学习。现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 改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他们今后学习如何学习的保证。
  
  
其他文献
學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 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 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 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 激发和培养学
期刊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应及时抓彩、随机应变,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动态生成课堂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大量低效运作的现象,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
期刊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说话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往往不够。而且习惯于用生活语言来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认为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但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那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开展趣味活动等方式,诱导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开心学习。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插图在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学生学习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范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很好地围绕教学大纲,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发挥其独
期刊
识字是阅读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识字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就更不要谈阅读了。如何帮助听障学生尽可能的多认字、识字并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呢?通过近一年对陶行知先生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并遵从先生的教导,在教学中学以致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障学生识字教学兴趣       识字是阅读的前提,《语文课
期刊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实行了很久,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呢?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这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从小学的教学实践来看,仍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走出传统模式的误区,对新课程改革很迷茫。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小学语文新课题改革的进度。所以,有必要让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进行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点,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册分别要求学生掌握204和313个生字,识字量之大,对于年龄尚小、认识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讲,难度可想而知。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树立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促使学生带着感情识字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识字、阅读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情境,很多学生反映数学的单调和枯燥,实际上,情境创设的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他们会体味到数学的美和趣味,会乐学数学。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创设情境,能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这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期刊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