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建筑施工技术理论和工程经济原理,分析结算审查工作的内容及思路,然后深入探讨有关提高建筑工程结算审查工作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工程结算;思路;方法
1、工程结算现状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好几年且已过工程保修期,项目工程结算仍然迟迟未能完成,甚至有些项目一拖就是十年。结算成了一个大难题。虽然有些项目为了完成竣工备案手续,甲乙双方签了假的结算协议,结果备案完了,结算还是拖着,结算款也拿不到。工程未结算,财务部门无法完成项目竣工决算而长期挂账、企业利润无法准确纳入财务报表,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工程结算往往要由公司领导进行协调、让步才会最终达成。原本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之后,施工单位的职责也就相应完成,建设单位按期付款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什么导致工程结算进度滞后,结算争议多多呢?
2、结算滞后原因分析
2.1暂定合同总价,进度款超付
有些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开工,采取的是战略单位邀请招标,以一定的下浮率确定一个暂定合同价,待开工后再报送施工图预算。更多时候是在施工图不完善的情况下仓促招标,在编制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时,容易出现缺项漏项。甚至施工图大样都没有,导致清单组价存在错漏;有经验的施工单位甚至会抓住机会进行不平衡报价,为后续索赔作铺垫。鉴于此,建设单位往往要求施工单位在中标后,或在施工图纸完善后必须报送施工图预算,并以此作为合同总价及进度款支付的依据。
实际上,項目实施大多偏向于以进度为主而忽略工程造价问题;加上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的增加,施工图预算的报审时间就一拖再拖,甚至项目竣工也没有完成。因此,为了保证工期,暂定的合同价仍然继续暂定,付款比例超了由双方协商再一个暂定价继续施工继续进度款支付。暂定的合同总价往往是在上一份合同价的基础上加上目前已发生的签证、变更工程费用而形成,表面上看没有问题,但由于建设单位分管部门沟通协调不一致,使建设单位掌握的变更情况不完整,而施工单位只报增加报价的工程变更,减少费用的变更不报或少报。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往往会要求把支付比例提高到90%或以上,这样一来,到竣工结算后经常会造成工程款支付总额接近合同金额甚至超付,施工单位的结算积极性降低,也为日后的工程结算争议埋下伏笔。
2.2 结算资料、竣工图纸编制缓慢
按规范要求,项目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可现实情况是,竣工图由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才编制,且须通过设计单位的审核确认,正常推进的竣工图编制所花费的时间也会较长。
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或施工过程中变更数量较多,导致竣工图纸的编制进度缓慢;加上现场管理水平不高,平常对工程信息资料如隐蔽工程验收资料、材料定价资料、现场签证资料等资料的整理汇总不足,无法满足工程结算报告资料的要求,从而导致施工单位提交结算资料的时间滞后,有的甚至在将要出具结算审核报告时才提供完整。由于结算资料分段提交,且后期补充的资料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重点审核加上些许挑剔,往往容易形成争议(尤其是签证资料、材料定价资料),从而影响着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
2.3 工程变更、签证争议问题多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业主往往随便答应了施工单位变更签证的请求,但施工单位按要求完成了需要工程人员签证确认时,要不就是采取拖延做法,要不就是签字确认了、但到造价人员审核时却发现按合同不能支付,导致争议延到结算时才浮出水面。当然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一些施工单位合同观念淡薄,只顾埋头干活,不注意信息资料的收集、归档,觉得建设单位已经答应了,活干好了肯定会签的、钱也肯定会给的,签证手续晚办甚至不办,结果在结算时找不到证据,缺乏书面签字确认;对于隐蔽工程,甚至连物证都难以找到,无法索赔。由于施工单位实际付出成本,拿不回钱当然要扯,争议难以解决。
2.4 施工单位造价人员配置变动大
人员变动是企业的正常现象.有些施工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工程承包商、材料供应商,一般配置的造价人员较少,一个项目1-2人甚至1人管多个工程项目,且因工资成本等问题,该施工单位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偏低,而当积累一定经验后会因个人喜好或无法承受强度较大的工作压力而离开;而有些安装企业,仍然采用旧模式、以项目管理员兼任造价人员,虽然对现场的熟悉程度较高,但真正能够兼顾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工作的人不多,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流动性更高,坚持到工程完工的人员不多。
2.5 主观因素,小算盘打得精
建设单位有些人旧观念,认为结算越早,工程款支付越早,不利于公司的资金运作,容易采用拖字诀,人为导致结算进度滞后。
就某些大型项目有多栋规模相近的工程,如由多个不同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想法:就是相互等待、互相观望的心理,都不想当出头鸟,都想等别人确定了好的价格才签名,如果看到别人签了个低于自己成本的单价就想方设法提高单价或从其他争议单价中争取补回来。
3、加快工程结算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3.1 项目管理的需要
现在的工程开发节奏越来越快,从拿地一年内开工到现在的拿地一周后即马上开工,项目周转越来越快。项目运营的考核也随之发生变化,项目运作的好坏与项目成本、或项目利润直接挂钩,建设单位也越来越重视项目成本的控制,工程成本是而影响项目成本的关键一环,加快工程结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3.2 降低成本的需要
这里说的成本,既有施工单位的,也有开发商的。
前面说了,建设单位有些人老觉得,钱留在自己手中可以加快开发周转、节省借贷资金利息,当然比先付出去的要好。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当熟悉了建设单位延期付款这一套,施工单位当然也会把自己垫付的资金成本在投标报价时算进去,或者就算是为了中标而报了低价,在工程开发过程中,采用拖延进度、利用各种借口增加变更费用,通过索赔来填补相应的成本缺口。最终的后果可能就是项目管理成本的增加、营销费用的增加,建设单位项目降成本的目的仍然无法实现。 3.3 合同范本的约定
根据施工合同范本的约定:第82.2款“承包人应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前编制完成竣工结算文件,并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同时向造价工程师递交竣工结算文件。” 第82.3款:“造价工程师应在收到承包人按照第82.2款规定递交的竣工结算文件后的28天内予以核实”。28天的时间并不长,在各部门通力合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完成结算资料的整理、结算造价书的编制/审核等基础工作,更遑论走完公司的结算审核流程。因此必须将部分工作提前,才能加快推进结算工作。
4、加快推进工程结算的思路和方法
加快结算,重点是要解决编制结算所需的资料问题,除了建设单位要遵循先完善设计后施工、杜绝费率招标及暂定价合同原则外,更需要的是双方对结算工作的重视,建议:建设单位设立专职结算部门,协调统筹工程、设计、造价、财务等各部门,完善相应的结算制度并严格执行;建议施工单位实行项目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统筹工程进度、质量及合同造价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竣工结算资料的汇总整理,从而有效保障工程结算进度。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总结,站在建设单位的角度,将我司的一些做法整理,以供参考。
4.1完善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约定,是减少索赔争议的保证
4.1.1 明确结算方式
建议在招标文件中将相应的结算方式明确为采用施工图(预算)+变更签证+其他。由于普遍存在前述的竣工图编制滞后的问题,加快工程结算工作须提前到竣工图编制之前。由于竣工图也是以施工图为依据的,因此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结算造价编制直接以施工图为主,加上后续发生的工程变更、签證,即可保障结算的完整性。同时为避免误解,可进一步在条文中明确竣工图可作为工程结算的参考依据,但不作为工程结算计量计价的直接依据。
4.1.2明确工程结算流程、要求
建设单位可根据内部管理要求,完善工程结算制度,并将工程结算流程、要求作为合同附件直接列入招标文件,明确工程结算的资料要求、结算资料的报送时间、结算资料的审核确认程序以及未按时报送的处理方法等。明确作为工程结算计量计价依据的资料,如人工挖孔桩成孔记录表、材料设备厂家品牌报审表等需要在约定时间内报送监理单位审核并报业主工程管理部及造价部门备案。明确结算方式中的“其他”项的组成,以及对其中的工程奖罚、违约金及水电费用扣款等结算材料如何才算是有效的依据。
4.1.3规范工程变更签证的流程、做法
明确变更签证的资料报送与变更造价的报送、审核制度,强调工程实施与资料的报送必须统一,如施工单位未能及时报送相关造价资料的可视同施工单位放弃索赔,但业主却要保留后续索赔的权力。同时,进一步对变更资料的合法性进行约定,如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洽商记录、监理工程师通知或建设单位施工指令等不能直接作为工程结算书的计算依据,必须将其转变成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单等形式方能纳入工程结算中;电子图纸、投标时编制的或开工前用于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各类工程联系单、各类会议纪要不能作为工程计价的依据。结算资料有了明确的合同计价依据,双方为变更签证扯皮的事情将大量减少。
4.2 把好施工图预算的审核质量,是加快工程结算的重要保障。
施工图预算是在施工单位中选之后报送的,由于招标图纸与最终实施的施工图纸存在差异,因此,如何确定施工图预算的工作内容是关键因素。按我司的做法,是以施工单位进场后正式发出的第一版(套)施工图为准,该施工图须涵盖工程项目各专业工程全部图纸。并以此版施工图作为分界点,之前正式发出的所有设计变更都可以纳入施工图预算中报送;之后发生的设计变更按工程变更签证流程、单独进行审核。
施工图预算审核的重点是工程量,可要求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分别单独编制后再进行核对,并将双方的差异情况、以及最终工程量与中标清单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数量较大的、合计造价金额较大的子目,或涉及设计图纸问题时,须及时与设计部门沟通,落实是否可以优化调整并以工程变更形式调整设计。
为了按期完成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对于审核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搁置争议,并以建设单位审核的预算造价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最终审定价格,列入工程结算。同时将争议进行分类,并约定在一定时间内由施工单位补充相应的依据资料后,以工程变更形式将最终审核差价纳入工程结算。如在规定时间内施工单位未能补充完整依据材料,结算将不予考虑该争议项目。
4.3 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签证管理,是快速结算的重要环节。
4.3.1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变更签证流程,严控变更签证资料报送的质量及时间
要求重点抓好以下的现场签证工作:(1)如现场工程量确认单须由三方共同确认实施部位、尺寸;如需现场确认的设计图纸中无法反映的人工、材料及机械的消耗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均到施工现场对人工、材料及机械的消耗量进行测量并当场确认,若该签证事项可计量,须做好丈量记录,以作为现场签证的审批依据。(2)涉及窝工、非施工单位原因停工的,要求施工单位须在事件发生前24小时内告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在事项发生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确认,以作为现场签证的审批依据。(3)签证资料中杜绝使用手绘图或白图。(4)须记录实施签证事项的部位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现场情况,必要时可以录像,影像资料作为结算资料的组成部分。(5)签证单的要求:必须有连续编号;签证单原件须保证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各存一份;签证事项、实施时间等签证内容要求电脑打印,不允许手写;签证内容不得涉及预算造价金额。
4.3.2一月一清台账管理
采取一月一清的做法,及时统计当前变更签证的份数、变更签证的完成情况、造价审核情况。每月月底,由施工单位分别报送变更、签证台账,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设计管理部门、造价管理部门共同核对并签名确认,通过各方的共同核对,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差异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对存在争议及时解决,避免争议留到竣工结算解决。造价人员及时参与现场抽查,有利于加快造价的审核及争议的解决,及时完成变更签证的造价审核并作为结算书的组成部分。
结语:
加快推进工程结算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贯穿着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甲乙双方都要重视结算资料的整理,以及现场施工证据的收集,及时解决争议问题。同时为了加快推进工程结算工作,可将工程结算质量作为施工单位的考核内容,结算资料一次报送的完整性、报送结算价格与最终审定价格差异比例都可以作为结算扣款及最终支付比例的依据,以便督促施工单位尽快办理结算。
【关键词】工程结算;思路;方法
1、工程结算现状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好几年且已过工程保修期,项目工程结算仍然迟迟未能完成,甚至有些项目一拖就是十年。结算成了一个大难题。虽然有些项目为了完成竣工备案手续,甲乙双方签了假的结算协议,结果备案完了,结算还是拖着,结算款也拿不到。工程未结算,财务部门无法完成项目竣工决算而长期挂账、企业利润无法准确纳入财务报表,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工程结算往往要由公司领导进行协调、让步才会最终达成。原本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之后,施工单位的职责也就相应完成,建设单位按期付款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什么导致工程结算进度滞后,结算争议多多呢?
2、结算滞后原因分析
2.1暂定合同总价,进度款超付
有些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开工,采取的是战略单位邀请招标,以一定的下浮率确定一个暂定合同价,待开工后再报送施工图预算。更多时候是在施工图不完善的情况下仓促招标,在编制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时,容易出现缺项漏项。甚至施工图大样都没有,导致清单组价存在错漏;有经验的施工单位甚至会抓住机会进行不平衡报价,为后续索赔作铺垫。鉴于此,建设单位往往要求施工单位在中标后,或在施工图纸完善后必须报送施工图预算,并以此作为合同总价及进度款支付的依据。
实际上,項目实施大多偏向于以进度为主而忽略工程造价问题;加上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的增加,施工图预算的报审时间就一拖再拖,甚至项目竣工也没有完成。因此,为了保证工期,暂定的合同价仍然继续暂定,付款比例超了由双方协商再一个暂定价继续施工继续进度款支付。暂定的合同总价往往是在上一份合同价的基础上加上目前已发生的签证、变更工程费用而形成,表面上看没有问题,但由于建设单位分管部门沟通协调不一致,使建设单位掌握的变更情况不完整,而施工单位只报增加报价的工程变更,减少费用的变更不报或少报。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往往会要求把支付比例提高到90%或以上,这样一来,到竣工结算后经常会造成工程款支付总额接近合同金额甚至超付,施工单位的结算积极性降低,也为日后的工程结算争议埋下伏笔。
2.2 结算资料、竣工图纸编制缓慢
按规范要求,项目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可现实情况是,竣工图由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才编制,且须通过设计单位的审核确认,正常推进的竣工图编制所花费的时间也会较长。
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或施工过程中变更数量较多,导致竣工图纸的编制进度缓慢;加上现场管理水平不高,平常对工程信息资料如隐蔽工程验收资料、材料定价资料、现场签证资料等资料的整理汇总不足,无法满足工程结算报告资料的要求,从而导致施工单位提交结算资料的时间滞后,有的甚至在将要出具结算审核报告时才提供完整。由于结算资料分段提交,且后期补充的资料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重点审核加上些许挑剔,往往容易形成争议(尤其是签证资料、材料定价资料),从而影响着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
2.3 工程变更、签证争议问题多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业主往往随便答应了施工单位变更签证的请求,但施工单位按要求完成了需要工程人员签证确认时,要不就是采取拖延做法,要不就是签字确认了、但到造价人员审核时却发现按合同不能支付,导致争议延到结算时才浮出水面。当然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一些施工单位合同观念淡薄,只顾埋头干活,不注意信息资料的收集、归档,觉得建设单位已经答应了,活干好了肯定会签的、钱也肯定会给的,签证手续晚办甚至不办,结果在结算时找不到证据,缺乏书面签字确认;对于隐蔽工程,甚至连物证都难以找到,无法索赔。由于施工单位实际付出成本,拿不回钱当然要扯,争议难以解决。
2.4 施工单位造价人员配置变动大
人员变动是企业的正常现象.有些施工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工程承包商、材料供应商,一般配置的造价人员较少,一个项目1-2人甚至1人管多个工程项目,且因工资成本等问题,该施工单位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偏低,而当积累一定经验后会因个人喜好或无法承受强度较大的工作压力而离开;而有些安装企业,仍然采用旧模式、以项目管理员兼任造价人员,虽然对现场的熟悉程度较高,但真正能够兼顾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工作的人不多,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流动性更高,坚持到工程完工的人员不多。
2.5 主观因素,小算盘打得精
建设单位有些人旧观念,认为结算越早,工程款支付越早,不利于公司的资金运作,容易采用拖字诀,人为导致结算进度滞后。
就某些大型项目有多栋规模相近的工程,如由多个不同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想法:就是相互等待、互相观望的心理,都不想当出头鸟,都想等别人确定了好的价格才签名,如果看到别人签了个低于自己成本的单价就想方设法提高单价或从其他争议单价中争取补回来。
3、加快工程结算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3.1 项目管理的需要
现在的工程开发节奏越来越快,从拿地一年内开工到现在的拿地一周后即马上开工,项目周转越来越快。项目运营的考核也随之发生变化,项目运作的好坏与项目成本、或项目利润直接挂钩,建设单位也越来越重视项目成本的控制,工程成本是而影响项目成本的关键一环,加快工程结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3.2 降低成本的需要
这里说的成本,既有施工单位的,也有开发商的。
前面说了,建设单位有些人老觉得,钱留在自己手中可以加快开发周转、节省借贷资金利息,当然比先付出去的要好。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当熟悉了建设单位延期付款这一套,施工单位当然也会把自己垫付的资金成本在投标报价时算进去,或者就算是为了中标而报了低价,在工程开发过程中,采用拖延进度、利用各种借口增加变更费用,通过索赔来填补相应的成本缺口。最终的后果可能就是项目管理成本的增加、营销费用的增加,建设单位项目降成本的目的仍然无法实现。 3.3 合同范本的约定
根据施工合同范本的约定:第82.2款“承包人应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前编制完成竣工结算文件,并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同时向造价工程师递交竣工结算文件。” 第82.3款:“造价工程师应在收到承包人按照第82.2款规定递交的竣工结算文件后的28天内予以核实”。28天的时间并不长,在各部门通力合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完成结算资料的整理、结算造价书的编制/审核等基础工作,更遑论走完公司的结算审核流程。因此必须将部分工作提前,才能加快推进结算工作。
4、加快推进工程结算的思路和方法
加快结算,重点是要解决编制结算所需的资料问题,除了建设单位要遵循先完善设计后施工、杜绝费率招标及暂定价合同原则外,更需要的是双方对结算工作的重视,建议:建设单位设立专职结算部门,协调统筹工程、设计、造价、财务等各部门,完善相应的结算制度并严格执行;建议施工单位实行项目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统筹工程进度、质量及合同造价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竣工结算资料的汇总整理,从而有效保障工程结算进度。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总结,站在建设单位的角度,将我司的一些做法整理,以供参考。
4.1完善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约定,是减少索赔争议的保证
4.1.1 明确结算方式
建议在招标文件中将相应的结算方式明确为采用施工图(预算)+变更签证+其他。由于普遍存在前述的竣工图编制滞后的问题,加快工程结算工作须提前到竣工图编制之前。由于竣工图也是以施工图为依据的,因此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结算造价编制直接以施工图为主,加上后续发生的工程变更、签證,即可保障结算的完整性。同时为避免误解,可进一步在条文中明确竣工图可作为工程结算的参考依据,但不作为工程结算计量计价的直接依据。
4.1.2明确工程结算流程、要求
建设单位可根据内部管理要求,完善工程结算制度,并将工程结算流程、要求作为合同附件直接列入招标文件,明确工程结算的资料要求、结算资料的报送时间、结算资料的审核确认程序以及未按时报送的处理方法等。明确作为工程结算计量计价依据的资料,如人工挖孔桩成孔记录表、材料设备厂家品牌报审表等需要在约定时间内报送监理单位审核并报业主工程管理部及造价部门备案。明确结算方式中的“其他”项的组成,以及对其中的工程奖罚、违约金及水电费用扣款等结算材料如何才算是有效的依据。
4.1.3规范工程变更签证的流程、做法
明确变更签证的资料报送与变更造价的报送、审核制度,强调工程实施与资料的报送必须统一,如施工单位未能及时报送相关造价资料的可视同施工单位放弃索赔,但业主却要保留后续索赔的权力。同时,进一步对变更资料的合法性进行约定,如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洽商记录、监理工程师通知或建设单位施工指令等不能直接作为工程结算书的计算依据,必须将其转变成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单等形式方能纳入工程结算中;电子图纸、投标时编制的或开工前用于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各类工程联系单、各类会议纪要不能作为工程计价的依据。结算资料有了明确的合同计价依据,双方为变更签证扯皮的事情将大量减少。
4.2 把好施工图预算的审核质量,是加快工程结算的重要保障。
施工图预算是在施工单位中选之后报送的,由于招标图纸与最终实施的施工图纸存在差异,因此,如何确定施工图预算的工作内容是关键因素。按我司的做法,是以施工单位进场后正式发出的第一版(套)施工图为准,该施工图须涵盖工程项目各专业工程全部图纸。并以此版施工图作为分界点,之前正式发出的所有设计变更都可以纳入施工图预算中报送;之后发生的设计变更按工程变更签证流程、单独进行审核。
施工图预算审核的重点是工程量,可要求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分别单独编制后再进行核对,并将双方的差异情况、以及最终工程量与中标清单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数量较大的、合计造价金额较大的子目,或涉及设计图纸问题时,须及时与设计部门沟通,落实是否可以优化调整并以工程变更形式调整设计。
为了按期完成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对于审核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搁置争议,并以建设单位审核的预算造价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最终审定价格,列入工程结算。同时将争议进行分类,并约定在一定时间内由施工单位补充相应的依据资料后,以工程变更形式将最终审核差价纳入工程结算。如在规定时间内施工单位未能补充完整依据材料,结算将不予考虑该争议项目。
4.3 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签证管理,是快速结算的重要环节。
4.3.1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变更签证流程,严控变更签证资料报送的质量及时间
要求重点抓好以下的现场签证工作:(1)如现场工程量确认单须由三方共同确认实施部位、尺寸;如需现场确认的设计图纸中无法反映的人工、材料及机械的消耗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均到施工现场对人工、材料及机械的消耗量进行测量并当场确认,若该签证事项可计量,须做好丈量记录,以作为现场签证的审批依据。(2)涉及窝工、非施工单位原因停工的,要求施工单位须在事件发生前24小时内告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在事项发生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确认,以作为现场签证的审批依据。(3)签证资料中杜绝使用手绘图或白图。(4)须记录实施签证事项的部位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现场情况,必要时可以录像,影像资料作为结算资料的组成部分。(5)签证单的要求:必须有连续编号;签证单原件须保证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各存一份;签证事项、实施时间等签证内容要求电脑打印,不允许手写;签证内容不得涉及预算造价金额。
4.3.2一月一清台账管理
采取一月一清的做法,及时统计当前变更签证的份数、变更签证的完成情况、造价审核情况。每月月底,由施工单位分别报送变更、签证台账,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设计管理部门、造价管理部门共同核对并签名确认,通过各方的共同核对,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差异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对存在争议及时解决,避免争议留到竣工结算解决。造价人员及时参与现场抽查,有利于加快造价的审核及争议的解决,及时完成变更签证的造价审核并作为结算书的组成部分。
结语:
加快推进工程结算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贯穿着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甲乙双方都要重视结算资料的整理,以及现场施工证据的收集,及时解决争议问题。同时为了加快推进工程结算工作,可将工程结算质量作为施工单位的考核内容,结算资料一次报送的完整性、报送结算价格与最终审定价格差异比例都可以作为结算扣款及最终支付比例的依据,以便督促施工单位尽快办理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