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阴影特性进行肺部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肺部CT不同阴影特征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1200例肺部CT检查时因肺部阴影住院的患者,分析组织病理学结果以及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肺部阴影特性、肺部CT双轨征与肺部病变的关系.结果 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恶性病变患者835例(69.58%),良性病变患者365例(30.42%).恶性病变患者中男411例(49.22%),女424例(50.78%);良性病变患者中男213例(58.36%),女152例(41.64%);良恶性病变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年龄为(56.00±10.89)岁,其中恶性病变患者主要集中在60~69岁,良性病变患者主要集中在50~59岁.肺部肿块患者中,恶性病变302例(75.31%),良性病变99例(24.69%);肺部结节患者中,恶性病变533例(66.71%),良性病变266例(33.29%).肺部肿块患者的恶性病变占比大于肺部结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患者的毛刺征发生率为64.55%,分叶征发生率为73.89%,胸膜凹陷征发生率为32.22%,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59.59%、32.05%、2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患者恶性病变的可能性高于男性,而男性患肺鳞癌的可能性高于女性,当肺部肿块或者结节中有毛刺征、分叶征或胸膜凹陷征时发生恶性病变的几率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比较匹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匹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等级、左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心功能等级、左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TC、LDL-C、TG、HDL-C水平分别为(3.31±1.11)
目的 探讨清热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清热凉血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SI、DLQI及VAS评分分别为(7.57±2.53)、(5.83±1.66)、(2.61±1.51)分,均低于对照
目的 分析螺旋CT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均接受常规CT检查和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5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结节22例,恶性结节28例.常规CT检查检出良性结节16例,恶性结节19例,诊断准确率为70%;螺旋CT检查检出良性结节22例,恶性结节28例,诊断准确率为100%.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CT检查来说,螺旋CT检查在肺磨玻璃结节中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