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溯人与自然既同一又斗争的矛盾关系,人们真实地发现: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过多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性。本文从系统维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系统的内在机理加以剖析,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切实措施。
其他文献
摘要:自然与历史的变迁构成社会关系演进的根本动力。整合社会关系是促进个体发展、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交往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1-0046-04  每个人都不能单独存在,以“类”而居不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鲜明特征,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证明,先进、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稳定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绘制建设蓝图为抓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中共甘肃省陇西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由县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县长牵头主抓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配
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八次会议将“不到长城非好汉”明确为宁夏精神。作为这一宝贵文化资源的发祥地,宁夏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
在急速变迁的信息社会,年轻一代拥有互联网技术利用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在流行文化、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上的话语权凸显。年长一代俨然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他们不得不向
在“人人皆媒体”的自媒体时代,网络动员是网民利益聚众、情绪感染和行为聚合的结果,对尚未完成角色转型的国家权力和利益化身的政党、政府提出了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拷问,对
延安时期是我党大批量培养干部的黄金期,这其中的抗日军政大学尤其注重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党性教育培训经验,在教学布局上、联系实践上、教学方法上、校
我国学界对组织虚拟化的理论探讨已逾10年,但其应用实践至今并没有成为国有企业组织创新的一种主流形式。一些国有企业组织虚拟化进程已经开展但缺乏深度和广度,仍没有堪称成功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范围界定,是关系到试验区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范围,认为就是指长沙、株洲及湘潭地区,同时还应该包括岳阳、常德、益
马克思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人本身",在不同时期分别从哲学、政治学、唯物史观及政治经济学等不同角度揭示了"人本身"受到宰制的种种因素,确立了自己的批判自由观。考察马克思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