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的地得”的用法区别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04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有些教师会问:“的、地、得”如何区别使用?我通常就先笼统地说:“的定、地状、得后补。”这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是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的。当时我们正在学习划分句子成分,老师就给我们交了这一方法。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它们的真正用法,后来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摸索,渐渐地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现归纳如下: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下面我们就这两种情况逐一论述如下:
  一、“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定语的标记
  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修饰名词。“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词 的 名词
  如:1、桂林(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2、她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子(名词,宾语)。
  3、伟大的祖国
  4、优雅的环境
  (二)、地——状语的标记
  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词 地 动词(形容词)
  如:1、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了这件礼物。
  2、天渐渐(时间副词)地热(形容词)起来。
  3、愉快地唱
  4、拼命地逃
  (三)、得——补语的标记
  一般用在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或形状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词 得 补充说明
  如: 1、他们打(动词)得真激烈(补语)。
  2、他黑(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3、踩得稀烂
  4、理解得十分深刻
  二、“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1、近年来,该学校的教师不断的(地)转变教学理念。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教”,谓语是“转变”(动词)。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2、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3、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4、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
  总之,一般来说,要判断到底使用哪一个“de”,只要记住这三个公式即可:
  1、 修饰限制词 的 名词
  2、 修饰限制词 地 动词(形容词)
  3、 修饰限制词 得 补充说明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或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篇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网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学生运用网络的局面。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电子信息化时代,所以网络成为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并且运用网络最多的人群就是青少年,其中青少年中的大部分人是大学生。与此同时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自然科学,21世纪生物学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疾病、健康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果我们照搬课本,那么一堂生物课将会上得毫无生趣,学生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与教材的内容,毫无主动学习的兴趣。常此以往,在教学中,学生就会出现在课堂上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等等现象。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与主动性。除此之外,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在对学生语言交际性发挥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把英语演讲教学引入其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强的积极作用。本文对开设英语演讲教学的可行性,设置方法,作用要求以及语篇设置给与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大学英语演讲    一、英语演讲课的设置   1.教学形式   演讲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三类,即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所谓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爱之链》这篇课文叙写了乔依关爱老妇人,老妇人关爱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乔依的故事,文章结构巧妙,寓意深刻,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之情。在教学中,我紧抓住文字背后的一个“爱”字,引导学生去感悟爱,体会爱,奉献爱。  一、 引导感悟爱  教学伊始,我以一段诗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程;爱是一首诗,寒夜里温暖寂寞的心灵;爱是春日的细雨,夏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到了中国教育的各个角落,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但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首要的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树立良好的改革意识,更新观念,从我做起,努力做好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教育教学、教学方法和教育角色的转变,实现教育改革的内涵发展,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一、小
【摘要】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导学案教学法”,即编写导学案—运用学案导学—讨论释疑—总结反思,为形成更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提供探索。   【关键词】导学案实践反思    一、实践依据   导学案,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
摘要:舞蹈是幼儿园艺术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舞蹈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一听到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手舞足蹈。幼儿对舞蹈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3岁以后,幼儿的动作就进入了初步分化的阶段。并且日益精细、成熟,同时也就增强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也就进入了幼儿4岁对音乐最敏感的特定时期,但受到自身音乐感受
本课是湘版高中教材《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七课,主要阐述的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艺术发展。现代艺术的发展带有很强的实验性,每个艺术家都毫无禁忌地尝试和探讨各种绘画语言、新材料、新的表达方式。从印象派到20世纪中期,现代艺术发展迅速,文化思潮的不断更迭,语言、风格不断革命,观念不断更新,对艺术家的创作力一次又一次地解放,造就了很多艺术大师。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艺术开始衰退,艺术家无穷尽的形式探索走向极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开始加入到“上网大军”中,网络对他们的吸引程度愈来愈高。在网络带给我们生活便捷的同时,更多的家长们却处在忧心忡忡的境地里,害怕网络侵蚀孩子们的头脑与心灵,所以,一味地防范着孩子接触电脑与网络。而孩子们呢,却个个不以为意,仍然在与家长的“你来我往”的较量中,找寻可以上网的时间与空间。网络到底是好是坏,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还是绊脚石,各人有各
【摘要】从解放教师的思想,改变教师观念以激发学生创新行为及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两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观念心理环境创新能力  国民创新能力的高低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新课改”,国人努力地在为创新型人才的辈出准备着。但就教育整体情况而言,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