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是以计算机、卫星电视和电信三大通信网络为基础的, 师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的, 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的, 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高等教育活动。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与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不同, 具有以下特点:
一、心理方面
目前, 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都是成人。成人学习不同于普通学生, 其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需要多样性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构成了一个人随着人生阶段和个人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的多种学习需要。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也不例外, 他们之间的个体心理差异巨大,心理发展水平、社会角色和经历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他们有的一帆风顺, 有的经历坎坷; 有的来自城市, 有的来自农村; 有的是工人、农民, 有的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有的下岗失业, 有的在岗晋升; 有的刚刚踏入社会、风华正茂, 有的饱经社会风霜、阅历丰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这种多层次的心理水平、多维的社会职责和多种社会角色, 决定了他们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即在他们当中有的人是为了完成某种个人目标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社交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求知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追求刺激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是为了自己工作、职业进展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为了满足外界期望需要而学习。
(二) 动机外部直接性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结婚且多有子女, 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工作, 同时扮演学员、父母、丈夫(妻子)、子女、劳动者等复杂多边的社会角色。从年龄上来说, 年轻的远程高等教育学员的学习偏于实用, 追求学历和文凭, 为未来的工作建立基础; 而中年的远程高等教育学员兴趣则在于职业晋升和维持家庭; 年纪较大的远程高等教育学员则以满足自己的求知兴趣, 利用闲暇为社会服务等需要为主。不同的学员有不同的学习动机, 即使是同一个人, 不同的人生时间阶段也有不同的学习动机。目前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行为都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动机: 如自我发展, 开展社交, 躲避枯燥, 甚至取悦他人……但最常见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外部直接动机, 即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目的(如一个工作) 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目前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中有不少人的学习动机都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 因为文凭已经成为他们个人评职、晋级、应聘等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学习方面
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它是指学习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 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他们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有如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 自主性
在普教领域, 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属于教育教学过程,其特点是规范化, 学习内容、时间、地点、评价方法统一。学生在教师带领下, 按一定的知识体系、程序进行学习,教与学密不可分。这种学习属于“他导为主” 的被动学习。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的心理特征则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个人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决定了他们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手段、方式等方面都要求有较大的选择自由, 较少地依从教师、学校的统一安排。这就使他们学习具有突出的自主性。这才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灵活开放的、自主性学习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环境中, 学员是学习的中心, 他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寻找自己需要的课程和感兴趣的信息, 并下载自由组合, 然后在最适合自己的时空中自由学习。这种学习的自主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员个体的不同需求, 使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调整的独立学习变得更容易。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和能力进行学习, 根据自己的需要组配知识结构, 制定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场地, 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 完善和发展自我。
(二) 问题性
现代远程教育学员多是在职学习。由于有工作, 有生产任务, 有社交活动, 有家庭, 使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只能学习时间分散, 只能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以自学学习为主。他们不能把自己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 常是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与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来参加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由于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各种不同的难题需要解决, 为了有效地处理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 同时, 也为了使自身全面发展、充实和人格完善而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学习是以“问题” 为本位的, 而不以教材的逻辑为中心。他们学习的目的是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难题, 能学以致用, 能学以即用,满足“今天的应用”。他们的学习意向大多是按照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变化着的, 一般是“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需要什么学什么”。问题导向是学员学习的重要思路。所以, 我们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针对学员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提出知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而进行。
(三) 交互离散性
1. 交互性, 是指现代远程高等教育集成了许多新的技术, 如卫星、交互视频、语音复答机、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和WWW 技术等, 实现了师生间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形/ 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 如通过BBS、网络聊天、E-mail 以及电话等网络交互。交互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或“交流”, 它是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者的双向交流。现代远程教育的交互性, 缩短了远程教育与“面对面” 教育的差距,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 也是信息传递过程, 从教育内容上讲, 它包括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品德教育, 师生间如果缺乏交流, 缺乏信息反馈, 必然导致其教学质量低、效果差。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只不过, 这种交互不像普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那种“面对面” 地进行,而是远距离的人机交流与互动。
2. 离散性, 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分离。即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在时间上、空间上、心理上与教师常处于远分离状态。现代远程教育注重研究那些在家里或在单位中学习的学生的问题, 对这样的学生来说, 常规的面对面的、班级授课制在很大程度上不存在。师生间甚至生生间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师生及生生间丧失了个人联系或直接联系, 这种联系经过了加工: 它通过使用通信技术来保证信息的传送、保证教学、保证对学习的支持。远程教育的这种离散性, 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开放性。它打破了学员的物理的(如场所)、生理的(缺陷)、社会的(职业、地位) 障碍, 使“有教无类” 和“按需学习” 成为可能, 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选择地点、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甚至选择教师。这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我们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心理方面
目前, 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都是成人。成人学习不同于普通学生, 其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需要多样性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构成了一个人随着人生阶段和个人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的多种学习需要。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也不例外, 他们之间的个体心理差异巨大,心理发展水平、社会角色和经历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他们有的一帆风顺, 有的经历坎坷; 有的来自城市, 有的来自农村; 有的是工人、农民, 有的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有的下岗失业, 有的在岗晋升; 有的刚刚踏入社会、风华正茂, 有的饱经社会风霜、阅历丰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这种多层次的心理水平、多维的社会职责和多种社会角色, 决定了他们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即在他们当中有的人是为了完成某种个人目标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社交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求知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追求刺激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是为了自己工作、职业进展需要而学习; 有的人为了满足外界期望需要而学习。
(二) 动机外部直接性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结婚且多有子女, 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工作, 同时扮演学员、父母、丈夫(妻子)、子女、劳动者等复杂多边的社会角色。从年龄上来说, 年轻的远程高等教育学员的学习偏于实用, 追求学历和文凭, 为未来的工作建立基础; 而中年的远程高等教育学员兴趣则在于职业晋升和维持家庭; 年纪较大的远程高等教育学员则以满足自己的求知兴趣, 利用闲暇为社会服务等需要为主。不同的学员有不同的学习动机, 即使是同一个人, 不同的人生时间阶段也有不同的学习动机。目前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行为都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动机: 如自我发展, 开展社交, 躲避枯燥, 甚至取悦他人……但最常见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外部直接动机, 即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目的(如一个工作) 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目前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中有不少人的学习动机都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 因为文凭已经成为他们个人评职、晋级、应聘等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学习方面
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它是指学习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 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他们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有如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 自主性
在普教领域, 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属于教育教学过程,其特点是规范化, 学习内容、时间、地点、评价方法统一。学生在教师带领下, 按一定的知识体系、程序进行学习,教与学密不可分。这种学习属于“他导为主” 的被动学习。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的心理特征则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个人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决定了他们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手段、方式等方面都要求有较大的选择自由, 较少地依从教师、学校的统一安排。这就使他们学习具有突出的自主性。这才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灵活开放的、自主性学习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环境中, 学员是学习的中心, 他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寻找自己需要的课程和感兴趣的信息, 并下载自由组合, 然后在最适合自己的时空中自由学习。这种学习的自主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员个体的不同需求, 使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调整的独立学习变得更容易。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和能力进行学习, 根据自己的需要组配知识结构, 制定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场地, 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 完善和发展自我。
(二) 问题性
现代远程教育学员多是在职学习。由于有工作, 有生产任务, 有社交活动, 有家庭, 使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只能学习时间分散, 只能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以自学学习为主。他们不能把自己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 常是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与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来参加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由于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各种不同的难题需要解决, 为了有效地处理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 同时, 也为了使自身全面发展、充实和人格完善而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学习是以“问题” 为本位的, 而不以教材的逻辑为中心。他们学习的目的是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难题, 能学以致用, 能学以即用,满足“今天的应用”。他们的学习意向大多是按照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变化着的, 一般是“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需要什么学什么”。问题导向是学员学习的重要思路。所以, 我们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针对学员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提出知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而进行。
(三) 交互离散性
1. 交互性, 是指现代远程高等教育集成了许多新的技术, 如卫星、交互视频、语音复答机、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和WWW 技术等, 实现了师生间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形/ 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 如通过BBS、网络聊天、E-mail 以及电话等网络交互。交互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或“交流”, 它是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者的双向交流。现代远程教育的交互性, 缩短了远程教育与“面对面” 教育的差距,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 也是信息传递过程, 从教育内容上讲, 它包括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品德教育, 师生间如果缺乏交流, 缺乏信息反馈, 必然导致其教学质量低、效果差。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只不过, 这种交互不像普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那种“面对面” 地进行,而是远距离的人机交流与互动。
2. 离散性, 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分离。即参加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学员在时间上、空间上、心理上与教师常处于远分离状态。现代远程教育注重研究那些在家里或在单位中学习的学生的问题, 对这样的学生来说, 常规的面对面的、班级授课制在很大程度上不存在。师生间甚至生生间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师生及生生间丧失了个人联系或直接联系, 这种联系经过了加工: 它通过使用通信技术来保证信息的传送、保证教学、保证对学习的支持。远程教育的这种离散性, 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开放性。它打破了学员的物理的(如场所)、生理的(缺陷)、社会的(职业、地位) 障碍, 使“有教无类” 和“按需学习” 成为可能, 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选择地点、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甚至选择教师。这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我们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