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8-9周岁,他们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更广泛,思维方式也更多元,会开始产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但这阶段的学生也大多开始进入发育期,容易出现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77-01
  就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而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要“有备而来”,做到课前备课充分、具体,教学目标明确、合理。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须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教师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带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方向,也可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盲目性与随意性。三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处于日渐养成的阶段,教师须采取必要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备课中教师既要协调好每一节课时的目标与整个教学总目标的关系,使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也要注重备课的前后衔接,注意观察前一课时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技能和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果学生能够理解运用,便可在备课中重点突出下一课时的教学,如果学生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则应在备课中注意对前一问题的引申和再阐述,使学生真正做到对教材和知识有深刻理解,切实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收获。
  其次,课堂提问须“有的放矢”,课堂问答做到针对性强、有效性高,使师生“教”和“学”显出互动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提问的有效与否对一节课的效率高低有很大的影响。高效的课堂提问应把握不同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教师采用鼓励、激励甚至适当刺激的提问方式都能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投入到“探索和解惑”的学习中。当然,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除了语言运用的恰当外,还要注意提问对象的集体性,避免提问只局限于前排和中间的学生,而忽视后排和角落的学生。
  教师课堂教学要有“整体意识”,在提问时应注意调动全班同学一起加入思考,不应出现只提问一个同学,而其他学生处于“围观”状态的现象,只有真正调动全班学习气氛,才能实现让“教”和“学”的和谐互动。
  再次,课堂教学要“有声有色”,既有生活性,又有创新性,让学生好学乐学。
  三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数学课堂如果采取枯燥的“满堂灌”的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最终难于完成教学目标。《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可以说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学生的“乐学”需要教师课堂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个性发展特点,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并有所创新,才能让学生好学乐学。
  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的《位置与方向》时,老师除了教学生基本的方向判断以外,更应设定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感受方向(如让他们画出从指定公园到学校的方向图,并标明标志性建筑,老师再根据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画法,让他们选出花最少时间、走最短路程的方法等),让他们都参与其中,学会辨别方向,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数学知识。
  又如在三年级数学(上)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然后再将实物抽象为图形,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的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角的特征,加深他们对图形的感知认识。这种将生活经验与数学有机结合,培养學生循序渐进认知数学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运用。
  当然课堂教学除了贴近学生生活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创新性。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接受教学内容,把知识记得更车。创新的方式很多,一些小小的变化,有时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在开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学到知识。如在教三年级“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运算时,可以通过设置迷宫的方式,让全班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道关卡,然后再合作“走出迷宫”,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快速准确回答问题的能力,又理解独立和互助的重要性,达到过程和效果的双丰收。除此之外,教学创新还可以通过设立“纠错小组长,“小小数学老师”等等方法来实现,学生在轮流担任监督员的过程中,培养了责任意识,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课堂教学要“有褒有贬”,注重表扬,适当批评,了解学生心理,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年级学生处于成长期,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盲目的表扬可能会让他们失去方向,甚至变得骄做任性,自以为是,但过于严厉的批评也不能起到鞭策作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表扬和批评的“度”,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到既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这一评价标准为教师自身设定教学进度提供依据。
  可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动作、眼神等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言语和表情来表扬学生,少批评或不批评,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身的价值和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和成功带给来的喜悦,从而在获得心理满足的基础上,愉快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最终使整个班级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和行为风尚,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效率。
  三年级学生有自身学习和发展的特点,教师应在教学中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立场,做到以学生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应认真研究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不断摸索有效教学的策略,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34-01  小学数学的学习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学习数学对于他们思维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就必须要让数学课中充满了乐趣。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以兴趣为主导的,所以我们的课堂就要兼顾到学生的兴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思考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
期刊
【摘 要】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网上慕课也日渐增多、蓬勃发展,并对传统课堂教学造成冲击。“药理学”作为医科类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被卷入了这场慕课的潮流之中。本文剖析了“药理学”慕课建设及应用的特点,探讨“药理学”慕课所面临的挑战,以期对“药理学”慕课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慕课;药理学;教学改革;路径走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体育课程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系统高度兼容。本文以篮球教学为例,阐述了体育课程中不同的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不同素质。例如,注重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学习,规范日常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健康生活,开展竞赛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体育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70-0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56页的内容。教材以“运饲料”为情境,通过计算饲料的质量展开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算法的探究。  估算教学的核心在哪里?估算教学中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孰轻孰重?怎样引导学生真正实现学有价值数学的目标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开始了备课、上课之旅。  教材
期刊
【摘 要】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并列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课标—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过程。文章以《气压带和风带》为例,围绕教学内容的学习进阶分析和整体建构,提出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气压带和风带  【中图分类号】G633.7 【
期刊
【摘 要】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传统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本研究提出了翻转课堂和积极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应用积极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探讨了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积极教学法;教学模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本文将着重探讨提高数学练习课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
【摘 要】能够提出问题是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有了问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构思,设计出一些灵巧的问题,经常支持一些相关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达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对话,使得学生能够经常积极与教师互动。由于当前教学环境下,都是以教师为主,满堂全都有教师进行将解,学生基本没有互动性,学生主体地位不能体现出来,本文针对如何有效提高师生互动的积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优化;初中数学;对
期刊
【摘 要】相信每一个走进附小的人,都对全阅读的理念不陌生。包括校长在内的每一个附小人,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甚至学生家长、教师家属,都深深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那么,当阅读遇到思维导图,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关键词】阅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84-01  一、必须阅读——阅读是学习生活的刚需  苏霍姆林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