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Dukes B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术后选择性辅助化疗。方法收集1990~1999年416例根治性切除的Dukes B期结直肠癌病例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机 构】
: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Dukes B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术后选择性辅助化疗。方法收集1990~1999年416例根治性切除的Dukes B期结直肠癌病例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B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术中输血及术中化疗与预后有关。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及术中输血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及术中输血是Dukes B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Dukes B期患者选择性进行辅助化疗的参考。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Dukes B colorectal cancer so as to guide selec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16 cases of radical resection of Dukes B colorectal cancer from 1990 to 1999 were collect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stage B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activity, the level of intestinal invasion,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and intraoperative chemotherapy were related to prognosis.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the degree of activity, intestinal invasion level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Conclusions The degree of activity, the level of intestinal invasion,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a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Dukes B colorectal cancer an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elec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Dukes B patients.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呼吸道管理对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后康复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胸外科行气管隆突切除大气道重建患者26例的呼吸道护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呼吸道护理,本组患者术后发生死亡1例,心律失常2例,吻合口瘘1例,呼吸道感染1例。除1例死亡外,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术后肺通气和供氧、气管镜吸痰、湿化气道、降低痰液粘弹性、叩背排痰与震动排痰机应用、围术期呼吸功能锻
T细胞根据其表面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前者仅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10%,在皮下、肠黏膜、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黏膜中分布较多.近来发现肺γδT细胞在调节气道反应性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能抑制气道高反应性(AHR);促进AHR,或者对其无影响.其原因可能是肺γδT细胞亚群不同所致.Vγ4+γδT细胞能抑制AHR,而Vγ1+γδT细胞则能增加AHR,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环境因素、
当前,为了能培养出满足社会、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根据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和技术型人才的特征,据此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是学习者独立实践策略、教师现场工作指
目的 探讨我院针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方法和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严格遵照“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苏醒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作为明显的负性生活事件,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社会交往,慢性乙肝健康教育就是为了改善患
胸部物理治疗主要是在改善痰液引流和预防痰液潴留两方面发挥作用,传统方法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拍以及呼吸锻炼等,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多种新技术(如气道内拍击、机械吸呼治疗等).这些新技术着重于松动痰液和促进有效咳嗽两方面,国外学者就这些技术应用于不同的病种作了多项研究,到目前为止各种方法的疗效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已有一些证据支持这些新技术至少与传统的方法是同样有效的,在减轻体力强度及避免传统方法因人
目的 了解水痘疫苗接种在水痘突发疫情中的保护效果.方法 收集宁波市某区2010-2012年水痘疫情报告信息,计算接种疫苗与否水痘发病率的比值比(OR),疫苗保护率及疫苗的效果指数.随机抽取未出现疫情的小学生109名,使用ELISA法进行水痘IgG抗体检测,评价疫苗接种的效果.结果 该区2010-2012年共发生3起一般水痘突发事件,共报告病例40例(无死亡病例),均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疫情发生所在
全球HIV新发感染的形势依然严峻,男男性行为人群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传统的行为干预策略未能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当前迫切需要新的预防策略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干预策略,暴露前预防(PRE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的风险.此文就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用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暴露前预防的现况、知晓情况、可接受性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前、返回病房时和术后1d的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心率波动、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