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清江浦区拱辰佳苑小区明代家族墓发掘报告

来源 :东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h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3月间,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对清江浦区拱辰佳苑小区工地的四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器物149件(套).经过整理分析出土器物,可知这四座墓葬属于明代一处小型家族基地.M4出土了唯一一合墓志,志盖显示墓主人名杨仲康,志石大部分文字已漫灭不清,仅有的文字可简单了解墓主人及其家族的一些情况.这对于研究该家族墓地的时代、明代中晚期淮安地区的丧葬习俗以及文献记载的相关乡镇地域范围的进一步确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201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市经济开发区碧桂园内的汉代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30为同穴合葬墓,棺椁部分保存,出土随葬品134件,主要有仿铜陶礼器、青铜器、玉器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政策,使得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成为保护学界关注的话题.实现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可持续性,要注意综合平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
本文通过固态烧结法制备了Pr3+掺杂12CaO·7Al2O3 (C12A7:Pr3+)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样品的发光性质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等测试手段进行了研究。对不同Pr3+掺杂浓度的C12A7:Pr3+样品,XRD结果表明均为笼状结构的单相C12A7粉末,同时,Pr3+可能掺入到晶格中的Ca2+格位。激发光谱测试发现,C12A7:Pr3+样品的激发谱带主要位于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上集成的各种功能设施也越来越多,并且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目前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往
2018年2-7月,南京博物院和溧阳市博物馆对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蒋笪里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汉代墓葬25座,清理发掘23座.墓葬形制分为砖室墓和土坑墓两种,其中带长斜坡墓道竖
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电子的集体激发,类似于波的振荡行为。利用其在金属表面产生局域电磁场增强和突破衍射极限的性质可将其应用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当前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企业、社会组织与个
文化景观的概念与实践是世界遗产体系不断与时俱进,并且呼应“文化多样性”诉求的一个产物.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于201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方面体现出对应着“文
长山村宋代壁画墓(M1)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为带墓道的长方形仿木结构砖室券顶墓.墓葬结构小巧精致,不仅具有彩绘壁画,还兼有仿木结构砖雕,在江苏地区极为罕见.墓
江苏扬州凯运天地商业广场唐代墓葬计91座,其中竖穴土坑墓84座(木棺墓68座、丛葬墓16座),砖室墓7座.墓葬群整体分布不甚规则,局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墓向一致,分布集中,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