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想为人父母呢?大家都知道,这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父母,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世界上的父母其实就只有两大类。一类是那种胳膊上扎着海洛因针管,一天到晚迷迷糊糊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满世界乱跑,没人管没人问。另一类则是那种对孩子过于关心,结果把孩子们的自我完完全全剥夺了的父母。
  迄今为止,我见到的最奇怪的一件事就是现在有些人对当代父母们发起的百般刁难。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好不容易,人们才对如何为人父母这个问题认真而又仔细地想了又想,研究了又研究。至少,在澳大利亚的主流社会里,父母们对如何为人父母这件事儿投入了全身心的注意力,他们爱护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们也正在努力把为人父母这件事儿做好。
  但是,50岁以上的人却想跟这些父母说他们的做法错了,不仅仅是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种错误已经到了“损害他们孩子的身心”这种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跟孩子们在一起共度美好时光,突然被定义为“直升飞机”式的家长,就是说家长在孩子们的头顶上不停地盘旋着,时时刻刻监督着,这样做的结果是粉碎了孩子们独立的精神生活。对危险采取谨而慎之的态度,也被定义为“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还有,如果对孩子们进行表扬和鼓励,也成了“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旨在培养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得到表扬的文化”。
  在这些批评和刁难中,流露着一种自命不凡,沾沾自喜的态度,仿佛是在说:“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为人父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儿吗?想当年…….”
  为了迎合这种潮流,出版界现在也出版了一系列图书,极力渲染生活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美妙童年,那时候的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们用花盆当靶子打气枪,坐着自己家里制造筏子在树林中的小溪里顺流而下,而这一切都是智慧型父母的所作所为,他们深深懂得冒险的重要性,而且知道如何给孩子们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探险,去了解大自然。
  我知道这种理想中的童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事实,可是我记忆中的童年却完完全全是两码事儿。没错儿,我是有一把气枪,在八九岁的时候,我是骑着自行车来到小溪旁,看着一些同龄的孩子们在试着用油桶做筏子,以便能进行漂流。但是,我的记忆里还记下了六十年代的童年同成人世界的那种隔离的感觉,许多父母,当然不是全部的父母,对孩子们的事儿可以说是不闻不问。他们其实并没有把“孩子们的自由还给孩子们”,恰恰相反,他们对为人父母这样的角色根本就不感兴趣。
  譬如,绝大多数父母根本不会去观看孩子们的足球比赛,我的父母就从来都没去过,你自己骑着自行车来到学校,踢球比赛,然后自己骑着车子回家。所谓的音乐课就是一周一次骑车去一位陌生人的家里,房子里面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白菜味,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一面持家,一面理直气壮地教学生弹奏肖邦。
  我认为,这种理直气壮恰恰是为人父母者件事儿的关键,人们嘲笑今天的父母们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过于谨慎,可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由于这些父母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放手放脚的方法,也确实发生了一些损害孩子们身心的事儿。
  在树林深处,有恋童癖的坏人,在教堂里,有失控的牧师,在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帮派团伙。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坏事的话,在家长和孩子们之间没有建立起那种亲密和信任的关系,孩子们无法把事实的真相告诉自己的父母,父母也不相信孩子们所说的一切。
  当然了,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很难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看看今天的父母的表现,也不是无可挑剔,有些父母过分地表扬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在美术课上所画的每一件作品,在他们眼里好像都是梵高的杰作,另外一些父母则对孩子所说的一切偏听偏信,有时候明明是自己的孩子错了,却偏偏站在孩子一边同学校或警察无理狡辩。
  这一切都能理解,可是让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有人对把今天的父母说的一无是处这件事儿这么上心,这么兴高采烈,而且把他们记忆中的童年描绘得那么绚丽多彩,美轮美奂。仿佛是在说今天的一切都一无是处,而过去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似的。有时候,有的人情绪激昂地批评当今天下的父母们,他们的这种激情让我不得不想问这样的问题,他们是不是嫉妒呢? 是不是他们看到今天的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限的爱和关怀,而想自己为什么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这一切呢?他们在听到泛滥的表扬时,是否想起了六十年代所有的孩子们听到表扬的一致反应呢?“你做的是不错,不过千万不要翘尾巴呀!”
  算了,也许这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牵强附会,事实上这一切可能很简单,那就是每一代人都相信自己那一代是最好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提出一个停战协议呢?如果我们不停地批评现代父母在养儿育女方面的种种失败,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重新检查一下自己父母的养儿育女的经验呢?
  首先,过去的父母在养儿育女方面冒了很大的不可接受的风险,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意识地“归还孩子们的自由”,而是他们根本就心不在焉,心思都放在别的事儿上了。
  其次,2010年的世界并不像当代父母们想象的那样,处处充满了危险。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不是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莺歌燕舞的纯真年代。在那个年代,很多可怕的事情确实发生了,只不过有人为这种所谓的“自由”放养付出了代价,而有人却侥幸平安地度过了那个年代。如果你享受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从来没有人干涉你的自由,也从来没有坏人欺辱你,你也从来没受过重伤,那么我建议你感谢一下你头上的那颗幸运星,千万不要因为你很幸运,就觉得好像那些没有你那么幸运的人没有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似的。
  最后,让我们开诚布公地承认这一点,那就是当代的父母们无论怎样做,总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当代的父母要么是对孩子们控制太多,要么是对孩子们控制不够,这些说三道四的人在这两轮进攻中间,连一点喘息的时间都不留。
  我们真是生活在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里,还需要为这种全身心投入的为人父母的方式进行辩护,下周干什么呢? 还是谈谈苹果派吧!
其他文献
尴尬往事    ●街上的行人居然不管男男女女都朝我微笑,回头率之高使我如沐春风。嘿嘿。还真是风采依然啊!现在的人果然友善多了!恰巧在一扇玻璃门前经过,凑近瞧瞧自己的头发乱了没——颗大大的饭粒搁在嘴边。天啊!  ●小时侯,去别人家拿运费,一路上心里老忐忑不安,怕人家不给,把各种情况都想到了,于是更加紧张,一进门便大喊:“你为什么不给钱!”那人诧异得五官全张开了……  ●朋友过生日,提着蛋糕兴高采烈地
春风里谁将你拨动  秋夜里谁将你思念  谁将你写下  成为传奇    无论怎样显赫的身世,死后终将被渐渐遗忘;无论多卑微的生命,也有她的华章被人永远记取。上苍便用这样的方式,让人生而平等,让我们敬畏生命,感恩心安。喜欢在陈旧安静的气息里,读那些故去光阴里的女子,让她们的笑容再度复活,她们不为人所知的悲欢离合,那么温暖,她们美好而低调的活过,即使知道那人生的终点是花萎凋落,都不损绚烂与奇迹。好女人被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本书。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我干嘛?我选择一本书。理由呢?没有理由。  临去加拿大前的一个晚上,我站在书架前逡巡。想发现一本书,能让我提前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息。但遗憾的是,满满几书架的书,几乎都与加拿大无关,最后,只有玛·阿特伍德女士携带着她的3本著作,孤零零地站出来。而这3本书,虽然买了一段时间了,我却
我始终觉得现在的天气无论怎么热,都比不上我小时候的天气热。就拿今天来说,虽然气温将近40度,没有一丝儿的风,可是,还是没有记忆中的童年那样炎热。  不管人们怎么说,什么地球变暖,气候变迁,我的这种观点都坚定而不可动摇,何况我说的这一切都是有证据的。据科学家们说,地球比过去变暖了,我却觉得现在的天气怎么也热不过那些小时候的夏天。坐在父亲那辆老式的福特车里,向东开到塔斯梅尼亚的碧池诺海滩度假时感受到的
金融风暴之后  文·【澳】理查德·格里夫    股市上涨,股市暴跌,  从冬天到春天,股市就这样悠来悠去的。  在经过了歇斯底里的一周后,  我们当然能够对那些在金融风暴中挣扎得最艰难的人,  也就是商业银行家和资金市场上的大师们施舍一点点同情。    这一周,他们从城里那几座他们天天猫在里面的金融大厦里出来了,见到了阳光,走进了一个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的世界。出于习惯,他们还是站在人行道上等着专车
秋天的时候,我到浙江,顺道去看望住在那里的朋友,朋友在乡下一所中学里教书。  意外地,碰见一个女人。女人胖,且黑,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却穿红着绿,耳边斜插着一枝花,花大红,艳若朝霞。其时,她手上提着一个蛇皮袋,正弯腰捡拾地上的废纸片。我虽知各地服饰有异,但这样的装扮,总还是有点奇怪的。  那里的人,似乎个个都认得她,大家习以为常,热情地跟她打招呼,“美女,你好啊。”他们这样叫。女人不回话,只咧着嘴
1、寻找槐花洲    女人从来都对爱情抱一颗热烈的心,宋萧亦如此。她是双鱼女子,无爱不欢是天性。这个看上去烟视媚行的女子,其实对每份爱情都抱一颗“一曲舞终老”的痴心,只可惜,男子莫不寡淡,断不能负载沉重的爱,故,多少出烟花散尽,宋萧然依旧是伶然一人。  那天,她无意中看到一篇叫《去槐花洲》的文章,讲一个正候车的女子臆想与身旁陌生俊逸的男子一并牵手,忘情私奔,踏上一辆不明终点的列车,终于在一个叫“槐
[摘 要]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红色旋律”影苑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利用“红色旋律”影苑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成长,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真正发挥功能、取得效用。  [关键词] “红色旋律”影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
[摘要]自编问卷,在对转型高校教师教学服务效果及教学服务能力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转型高校教师教学服务效果的策略。研究认为,可以从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知识3个方面的改变来对教师的教学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从科研和实践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5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提出,转型高校教师应该加强科研和实践能力,争做“双师双能型”教师;加强教学道德修养;丰富教
1    深夜,我试图给大平发去最后一条短信。我说,大平,我们不合适。我们,就到这吧。  我并未盼望他的回信。我亦早已习惯了他的沉默,以至于5分钟后,手机突兀地叫嚣时,我的心竟跳动得那样剧烈。但我想,无论大平如何回复,我都将会被伤害,只因大平他早已不爱我。  大平说得若无其事:依依,我今天买了件橙红色套头T恤,和一条带褶皱的仔裤,很酷的。  明明不爱了,为何此时还要如此拖沓?我恨极了这种拖泥带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