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秦王川灌区土壤僵硬、盐碱化的限制及薯块易变形绿头等制约因素,进行了栽培模式、品种、节水灌溉技术、播种技术的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得出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技术:采用75 cm宽度的大垄覆膜覆土栽培,选用中早熟品种LK99,用脱毒种薯一级良种50 g左右小整薯,4月初播种,4 500穴/667m2,全生育期分4次灌水160 m3/667m2,生长期追施5-10 kg/667m250%硫酸钾,商品薯产量可达到2 000 kg/667m2以上。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以早熟栽培为主,采用大沟高垄全生育期覆膜覆土
其他文献
作者1990年以来对12例唇腭裂术后进行了正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其矫治时机及治疗特点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目前,在离退休党员队伍中,有些老党员思想落后,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从老党员心理产生失落感的原因入手,分析如何做好老党员离退休工作,提高其积极性,真正为实现他们老有所养
10月9日,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学家Akira Yoshino,3位杰出的科学家凭借在锂离子电池
近年,周口市川汇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积极探索深化和
以宁夏黄河灌区为研究区,在充分利用JOHNES输出系数法计算灌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基础上,应用环境经济学中的恢复防护费用法对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的负荷转化为经济损失进行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陈玉昆老师在他的书里谈到,我们以前的教育的特点就是用昨天的知识交给今天的学生去创造明天.这一席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们的教育问题之所在.学生能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