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视网膜激光及早期玻璃体手术治疗31例(35只眼)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集1999~2006年31例(35只眼)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的连续病历资料,所有病例伴有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1月后无效,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及术后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29只眼(82.9%),13例术后再补充激光治疗,无一例再出现玻璃体出血.结论 视网膜血管炎伴发玻璃体出血早期积极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及控制PVR形成,保留更好视力。

其他文献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在先天性眼外肌缺如中最多见.一般患者呈大角度上斜,完全不能下转,甚至不能到达中线.近两年在我科遇到两例,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19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用角膜缘后4mm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0.05ml/1.25 mg,治疗后7d进行小梁联合玻璃体切除.结果 平均随访6月.19只眼视0力保持稳定或稍有增进.接受注药后3d虹膜表面、房角新生血管消失1 1只眼,5~7d完全消失8只
真菌性角膜炎是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对本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已呈上升趋势[1].本病的治疗有药物、角膜移植手术、溃疡挠刮、碘涂及结膜瓣遮盖术等.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采用桥式结膜瓣遮盖术治疗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 44岁因双眼外斜,视力差,2006年6月来院行残疾鉴定,患者自幼即双眼外斜,突眼,并逐渐加重,视力不佳,现突眼严重,穿脱套头衫时易使眼球脱臼,眼睑闭合不全常双眼发红.伴双耳听力差,鼻塞打鼾、夜间呼吸困难,有呼吸睡眠暂停现象.咀嚼困难进食囫囵吞咽.因弱智未曾上学.全身检查额骨前突,顶骨上突,上颌骨平坦,下颌骨前突,鼻根低平,钩鼻,鼻中隔右偏,后鼻孔闭锁.双耳廓无畸形,双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
期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明白,但有人研究发现近视对DR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文就近视对DR的影响,发生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会对DR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比较静脉滴注常规量地塞米松及泼尼松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疗效的影响因素、副反应情况.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住院52例(93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种疗法短期内的视力、相对性瞳孔传人障碍、眼底情况的改善程度相似(P<0.01).②视力降至无光感的患者用泼尼松冲击疗法的短期效果优于地塞米松(P<0.05).③地塞米松疗效与年龄有
目的 了解外伤性无晶体眼患者角膜内皮的分布特点及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于中山眼科中心外伤科2组的所有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角膜5个方位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 21例患者纳入研究,11例行上方角巩膜缘植入PMMA人工晶体,10例行在平坦部玻璃体腔内灌注下经上方角巩膜缘植入PMMA人工
期刊
我科收治1例眼球顿挫伤、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及外伤性瞳孔散大患者,Ⅰ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晶体切除术,Ⅱ期行悬吊人工晶体植入+瞳孔成形术,疗效好。
期刊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开展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其联合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及联合手术,包括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小梁切除术、角膜移植联合部分巩膜移植术.结果移植片透明成功率:16眼植片除2眼术后植片中央区出现溃疡,后弹力层膨隆,采取治疗措施后,移植片半透明.16眼中14眼移植片透明,其手术成功率87%;其中严重角
患者女 73岁因右侧腰痛8d,高热1 d,意识障碍5h,于2007年4月13日到外院就诊.当时体检:BP00mmHg,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外院诊断:感染性休克,右肾结石伴泌尿系感染.在联合应用抗生素、激素、扩容、纠酸等对症支持治疗6d后病情稳定,自诉眼前有漂浮物,3d后转入我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