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u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换层设计是结构设计的一个难点,要不断通过梁式转换层的设计思路和构造要求的深入了解,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方式和构造设计方法是关键。结构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与使用性能,同时也与建筑的经济性密切相关。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有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梁式转换层结构由于具有传力直接、施工便捷及清楚等优点,成为了一种实现垂直转换的结构形式,并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
  1.梁式转换层结构形式的相关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上部受力要小于下部受力,如果按照一般的思维,在设计中则应考虑下部刚度比上部结构大,即给下部增加墙体、柱网,减少上部墙柱的密度,然而这在现实的高层建筑中是不可能的,即当前高层建筑对下部的使用空间要求比上部大,且越往高层越小,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反常规设计法。《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對转换梁最小高度及宽度作了规定:框支梁截面宽度应≤其相应方向的截面宽度,≥其上墙体截面厚度的两倍,一般不可<40cm;如果梁上托柱,则不应<梁宽方向的柱截面宽度;非抗震设计时,转换梁的高度要≥跨度的1/8,抗震设计时,其高度则应≥跨度的1/6[1]。因此,为了确保转换梁结构的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设计。
  2.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则
  2.1竖向布置原则
  布置转换层结构时,可结合建筑功能及结构传力的情况,沿着高层建筑某一高度方向布置,或者灵活布置多处;还可以结合建筑功能需求,在楼层局部进行转换层的布置,且该空间不但能作为一个正常使用的楼层,还可以作为技术设备层,值得注意的是,该转换层的刚度必须够强,避免沿竖向刚度过大。对于大底盘有大量塔楼的高层建筑,塔楼转换层应在裙房屋面层,且屋面梁、厚度及板尺寸均要增大,避免中间出现刚度过小的楼层,以提高抗震能力。对于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其转换层7度区以不超过第5层为宜,8度区以不超过第3层为宜,如果转换层的位置与规定相悖,则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
  2.2抗震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设计符合安全要求,规程中对一些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位置设置作了相关规定,即如果设置楼层大于3层时,其框支柱及剪力墙底部的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最好提高一级,以保证其抗震能力。同时,还要增大转换层的转换构件水平向地震作用的计算内力;如果进行8度抗震设计,还应将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也列入考虑范围。
  2.3结构布置原则
  经证实,底部的转换层位置如果过高,其上、下刚度突变则更大,而其上、下内力传递途径的突变则愈强;同时,若转换层位置过高,简体或落地剪力墙则较易产生受弯裂缝,增大框支柱的内力,使得转换层上部周边的墙体容易被破坏,因此,转换层的位置不易设置过高,否则不利于抗震,且底部带转换层上部的某些竖向构件,不允许直接、连续地贯通落地,故设置安全、可靠的转换构件十分必要。在现阶段,转换层构件有转换大梁、箱形结构、斜撑等形式。在地震区很少使用转换厚板,但在6度抗震设计及非地震区则可使用转换厚板;对于空间较大的地下室,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其地震反应要比地面以上的框支结构小,所以7度和8度抗震设计的地下室,允许使用转换厚板。
  3.关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构造分析
  剪力墙是由框支主梁承托次梁的,故其传力途径经过了多次转换,受力情况较为复杂,而框支主梁不仅要承受上部剪力墙的作用力,还要承受梁自身的剪力、弯矩及扭矩,故极易受到破坏。对于那些有特殊抗震要求的建筑,为了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及抗震能力,可在进行其平面布置时使局部剪力墙落地,且与基础贯通,将其做成这样一种受力体系,即框支墙、剪力墙与落地剪力墙协同工作。
  3.1框支柱的设计要求与构造要求分析
  确定框支柱截面的尺寸时,主要是根据其轴压比计算。地震作用下的框支柱内力调整要求:抗震设计时,框支柱的柱顶弯矩应与放大系数相乘,且配筋时要根据放大后的弯矩设计值进行[3];剪力调整:框支柱的数量≤10时,且框支层为1至2层时,每层的每根柱要承受的剪力应是基底剪力的2%;若框支层在3层以上时(含3层),每层的各根柱要承受的剪力应起码是基底剪力的3%;如果款支柱的数量>10时,且框支层为1至2层时,各层各根柱的承受剪力之和应是基底剪力的20%;如果框支层在3层以上时(含3层),各层各框支柱承受的剪力之和应是基底剪力的30%;在调整了框支柱的剪力后,还要对框支柱的弯矩、柱梁端处的剪力也进行适当调整,框支柱轴力则不规定必须调整[4]。
  3.2转换梁的设计要求与构造要求分析
  确定转换梁的截面尺寸时,主要是根据其剪压比计算,这样可以防止发生脆性破坏。通常转换梁不会开洞,如果需要开洞,洞口应处于梁中和轴的附近,且洞口的上、下弦杆要有加强,箍筋应较密实,以保证其抗剪能力。如果洞口的内力比较大,建议使用型钢构件进行加强;转换梁的混凝土强度级别应≥C30;非抗震设计时,转换梁上、下主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3%,且转换梁中最好没有接头,转换梁的上部主筋则起码有50%是沿梁全长贯通,下部主筋则均要贯通伸入柱内。
  3.3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的相关分析
  转换梁应力截面的设计方法:应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转换梁进行分析后获取的结果,即为转换梁应力和它的分布规律。为了使所获取的应力及分布规律可以直接用于截面的配筋计算,如果不将混凝土的抗拉作用列入考虑范围,全部的拉力应有钢筋承担并要满足其屈服强度设计值的要求。受压范围的混凝土,其强度应达到轴心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3.3.1托柱形式的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分析
  如果转换梁承托的是上部普通框架,在其常用截面尺寸区域内,其受力情况与普通梁基本一样,此时可采用普通截面设计的方法来进行配筋运算;如果转换梁承托的是上部斜杆框架,则要承受轴向拉力,这时应采用偏心受拉构件的方法对截面进行设计。
  3.3.2托墙形式的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分析
  如果转换梁承托的上部墙体满跨不开洞,其与上部墙体协同工作,则其破坏形态与受力特征为深梁,则应选择应力截面设计或深梁截面设计的方法对转换梁截面进行设计,并要把计算得到的纵向钢筋沿着梁全高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转换梁跨中很大一片区域内的内力相对较大,所以底部的纵向钢筋不可截断或弯起,而应全都伸入支座。如果转换梁的承托上部墙体是小墙肢,则可根据普通梁的截面设计方法来开展配筋计算,纵向的钢筋则可布置在转换梁底部。
  4.小结
  随着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城市高层建筑也日益增多,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即要求建筑使用功能全面化、综合化、多样化及体型复杂化。梁式转换层由于具有传力明确、清楚、直接及施工便捷等优点,故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在进行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对概念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应经过查阅数据、多次比较调整,甚至采用有限元分析,才能得出最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曾秋宁.浅谈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10(07):50-52.
  [2]覃文胜.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145-146.
  [3]余添朋.探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52-53.
  [4]黄志勇.论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广东科技.2009(03):75-76.
  [5]郑黄鹤.浅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J].中国建设信息.2010(02):74-7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外保温开始呈现出技术方面和材料方面的标准化和多元化。然而外墙外保温施工也仍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外保温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攻关,提升材料的节能效率和防火、防风等性能,提高外保温系统的适应性,以及进一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建筑外墙保温系统设计、施工、存在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施工
【摘要】当今水利水电建筑市场的供需差距正在不断加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已逐渐形成。而做为一个水利施工企业,为谋求生存与发展,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加剧,极有可能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这就意味着企业有可能要面临经营困难甚至于亏损的风险。从而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成为施工企业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时最迫切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否则,极有可能劳而无收。  【关键词】 水利施工 工程成本 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 T
【摘要】深基坑支护是地下基础施工中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排桩、地下连续墙法、土钉墙、水泥土墙、放坡开挖、逆作拱墙等几种。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地下空间的广泛开发利用及大量的高层建筑兴建,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房屋建筑、港口、水利、路桥、市政等工程领域。如何保证深基坑周边相邻建(构)筑物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要想让建筑工程高污染、高耗能的现象消失就需要在节能施工技术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合理使用节能施工技术,如何让可再生能源代替天然气、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这需要人类的共同思考。本文对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随
摘要:房屋建筑中要想达到人们的要求,就需要不断的更新设计理念,设计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建筑结构设计,这是目前建筑行业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要解决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建筑质量为目的,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探讨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
摘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源泉,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广大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文章从施工实践出发,讨论如何抓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关键词:工程;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在任务取得、施工组织、施工方式、资产结
摘要:极简主义(Minimalist)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又称最低限度艺术,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一个重要设计理念。极简主义艺术被彼得·沃克这位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体量、超高层、大跨度的重型建筑工程数目逐渐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海湾大桥,超高层建筑等不断建设,大桩径深桩基础的形式不断创新,大桩径深桩基础施工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大桩径深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以供探讨和分享。  关键词:大桩径深桩基础钻孔灌注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一、桩基础简介  桩基础是工程建筑基础中的一种,由基
摘要:本文对于影响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电流效率的主要措施进行介绍,并结合现代铝电解工艺探讨了提高电流效率的主要途径,指出研发方向.  关键词:铝电解槽;电流效率;提供  中图分类号:TM835.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所谓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电解铝是高耗能产品.近年来电解铝发展迅速,经过技术进步,电能效率提升,每生产l t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大大降低,但是能耗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