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对小亚璃眼蜱的毒力测定及其孢外水解酶活性分析

来源 :中国动物检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孢白僵菌作为一种很重要的生防真菌,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害虫和蜱的防治.在侵染宿主的同时,球孢白僵菌分泌大量孢外水解酶,如孢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这些酶类不但能够降解宿主表皮,而且被认为是菌株致病性的关键决定因子.为获得高毒力菌株的筛选方法,选取实验室分离鉴定的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通过测定菌株的孢外水解酶活性和菌株对小亚璃眼蜱的致死率,并对球孢白僵菌的毒力和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蛋白酶活性与菌株毒力无相关性,菌株几丁质酶活性与菌株毒力呈现负相关性.本研究为蜱生防高毒力菌株的筛选以及酶活性的初步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实验室存在现场实时快速诊断技术落后、检测工作滞后、疫病监测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分析、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不及时、应急处置协调复杂困难等问题.探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远程实时监测预警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型监测模式是当前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目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的新型监测模式——现场快速诊断检测与远程监测云平台的构建与实际应用情况.上述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在创新推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同时,重点解决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过程中传统实验室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数据不能够互联互通等问题
为了解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检测人员配备以及检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发现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在建设发展、布局、资源配置、人员及实验室管理、检测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调整优化兽医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积极应用推广兽医检测技术,以进一步完善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
为了解江苏省泰州市市售鸡蛋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污染情况,2020年采集不同超市、集贸市场的60个种类/批次的鸡蛋各30枚,每个种类/批次随机选取3枚,共180枚,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进行AFB1残留量测定.结果显示:在抽检的180枚鸡蛋样品中,15枚样品中有一定的AFB1残留,为0.20~0.64μg/kg,占8.33%,均为超市中不同场家产品,而集贸市场的鸡蛋(多为散养鸡所产)中AFB1残留量都很低.因此,规模化养殖场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把控饲料质量,定期对饲料做好
在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为满足新形势下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刚性需求,须推动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OIE认证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配套.本文通过分析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维持无疫建设的现状,对照OIE口蹄疫无疫认证的有关规则和标准要求,建议理顺兽医体系,建立外检内检互认机制,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联合共建动物隔离检疫场,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大数据平台,建立外来动物疫病防控合作交流培训中心,着力提升海南省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谋划推动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向OIE提出无疫认证,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兽医领域对外
RIG-I样受体(RLRs)是细胞质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LGP2是其重要的家族成员之一.LGP2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具有特殊功能,能够双向调控RIG-I、MDA5介导的I型干扰素(IFNs)信号通路.在不同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中,LGP2也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差异.在双链DNA病毒中,LGP2在RIG-I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单链DNA病毒中,LGP2能够促进CARDs区失活的RIG-I与非典型泛素链结合,从而诱导I型IFNs产生;在双链RNA病毒中,正常表达可增强RIG-I、M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敏感性更高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芯片式数字PCR(cd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疫苗株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大小为166 bp片段,构建pMDTM18-N标准质粒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PPRV N基因cdPCR检测方法,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测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质
为验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嵌合病毒活疫苗(PC株)和灭活疫苗联合应用于母猪的免疫效果,在天津市某PRRS阳性猪场,对部分母猪实施了两种疫苗联合免疫试验,利用RT-PCR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病毒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接种疫苗后,试验母猪精神、食欲和体温均正常,猪肛拭子和饲养环境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病毒;免疫后14~70 d,试验母猪PRRS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免疫后42 d,试验母猪的抗体IRPC平均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免疫后14 d,2个试验组变异系数分别下降31和44个百分点;试验母
自2013年以来,H7N9亚型流感对我国养禽业和人类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影响.疫苗作为重要防疫工具,在H7N9亚型流感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H7N9禽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已在国内广泛应用.随着对H7N9亚型流感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及通用流感疫苗等新型疫苗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我国禽流感疫苗的开发与应用夯实了技术基础.本文对各类型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情况以及优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更好地
为研究不同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通过对猪群的料肉比、平均日增重、转栏单头均重、死淘率、咳嗽频率、单头药苗费、肺部病变评分和猪血清抗体水平等指标测定,对常见不同菌株的3种疫苗(A、B、C)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将规模化猪场800头1日龄健康仔猪均匀地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在7、21日龄对试验组仔猪按疫苗说明书进行免疫接种,空白组仔猪不注射疫苗.所有猪只于21、48、80、140日龄采血及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接种疫苗A后猪血清抗体水平和阳性
禽蛋兽药残留超标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中常见的违法行为.本文梳理了禽蛋兽药超标相关案件查办的方法步骤,通过数据建模和量化分析指导的方式,推演违法行为发生时间,预判禽蛋药残消除时,指出了调查取证的重点,梳理分析了可以适用的法律条文和可能涉及的罚则事项,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办理禽蛋药残超标案的思考过程和执法要点,并对监督抽检与行政处罚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思考,以期为执法人员迅速打开案件缺口,理顺案情经过,做好依法行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