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立:请根据各位投的项目,谈一谈投资的一些心得。
麦刚:人有各种各样的特点、特质,作为投资人,我们要很坦诚地学会跟各种人相处。为什么我越来越退呢,因为创业者必须明白,这个企业是你的,基本上没有人能帮到你太多。
左凌烨:说到对创业者的建议,我觉得在天使投资阶段或者早期组建团队阶段,股权一定要集中。如果早期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搭档股权完全平均,只要后期发展出现一些波折和矛盾,股权平均矛盾会成为公司分裂的最主要的原因。
陆刚: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能不要把事说得太清楚,说得太清楚了就不是事情的本源、方向,说的不清楚反而是这个阶段最真实的状态。人在这个过程中间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和调整能力是最重要的。
沈劲:对创业的时机,我的看法是,不能追逐热点。
蒋纯:我们希望创业者有自己的理想和对自己产品的特殊追求,随着技术的平台化、工具化,做一种纯技术的东西越来越不重要,而内容会变成核心竞争力。
查立:下面嘉宾每人介绍一下自己最典型的找项目、做决定大概是怎样的过程。
麦刚:我一定要经过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的观察期。我们不是机构投资人,没有严格的程序上的过程。
杨宁:我一般不看商业计划书,我的所有项目、所有团队都是面谈的。我对感兴趣的东西会留意,最后去约谈;对于我不感兴趣的东西,也会去帮助他们。我一般要见五面到六面,谈五次到六次才会去投资。
左凌烨:最快的项目在一个月以内资金到账,也有项目从认识到最后投钱超过了三年。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从我们角度看,如果你在业内时间比较长、有经验,通过对你的人品、做事能力和团队的组建能力很快就有判断,但是对你做这个事情的判断需要有一系列的数据进行证明。如果你原来并不是业内很有名的企业,名不见经传,但是你的产品上线了,虽然用户量可能只有几万,但无论是用户的活跃度还是成长性,能看出明显的轨迹,我们也会合作的。
李治国:最终还是想讲一句话,了解不了解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团队是最重要的。我现在投了一些项目以后,确实最后还是回到团队身上,这个团队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陆刚:我的经验是大概见三次面成功率比较高,见多了也不行,见多了是这个事我很感兴趣,但是这个人我拿不定主意。见少了也不行,可能的风险更高一些。三次见面大概解决三个层面问题:第一次见面主要是把事情说清楚;第二次见面有一个时间间隔,把事情做更多的挑战性的交流,过程中间看创业者思考反应怎么样;第三次见面我们安排的人会比较多,叫团队见面会。
沈劲:平均我们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做一个项目,最快的我做的是27天。我们有两种方法论,一种是投资理论指导下的投资,第二种是随机的,属于机会主义的投资。前面这种,我们对投资方向已经做了比较周全的分析以后,我们去找项目,这种投资时间比较短。后一种投资还要了解这个行业,时间比较长。
蒋纯:我们非常多地会问一个问题,你这个项目我能帮上什么忙。一方面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口号是服务于中国媒体的创业创新,所以我们把自己看成服务者。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媒体集团,在很多社会资源和其他方面上还是能够帮上大家很多忙的。
麦刚:人有各种各样的特点、特质,作为投资人,我们要很坦诚地学会跟各种人相处。为什么我越来越退呢,因为创业者必须明白,这个企业是你的,基本上没有人能帮到你太多。
左凌烨:说到对创业者的建议,我觉得在天使投资阶段或者早期组建团队阶段,股权一定要集中。如果早期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搭档股权完全平均,只要后期发展出现一些波折和矛盾,股权平均矛盾会成为公司分裂的最主要的原因。
陆刚: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能不要把事说得太清楚,说得太清楚了就不是事情的本源、方向,说的不清楚反而是这个阶段最真实的状态。人在这个过程中间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和调整能力是最重要的。
沈劲:对创业的时机,我的看法是,不能追逐热点。
蒋纯:我们希望创业者有自己的理想和对自己产品的特殊追求,随着技术的平台化、工具化,做一种纯技术的东西越来越不重要,而内容会变成核心竞争力。
查立:下面嘉宾每人介绍一下自己最典型的找项目、做决定大概是怎样的过程。
麦刚:我一定要经过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的观察期。我们不是机构投资人,没有严格的程序上的过程。
杨宁:我一般不看商业计划书,我的所有项目、所有团队都是面谈的。我对感兴趣的东西会留意,最后去约谈;对于我不感兴趣的东西,也会去帮助他们。我一般要见五面到六面,谈五次到六次才会去投资。
左凌烨:最快的项目在一个月以内资金到账,也有项目从认识到最后投钱超过了三年。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从我们角度看,如果你在业内时间比较长、有经验,通过对你的人品、做事能力和团队的组建能力很快就有判断,但是对你做这个事情的判断需要有一系列的数据进行证明。如果你原来并不是业内很有名的企业,名不见经传,但是你的产品上线了,虽然用户量可能只有几万,但无论是用户的活跃度还是成长性,能看出明显的轨迹,我们也会合作的。
李治国:最终还是想讲一句话,了解不了解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团队是最重要的。我现在投了一些项目以后,确实最后还是回到团队身上,这个团队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陆刚:我的经验是大概见三次面成功率比较高,见多了也不行,见多了是这个事我很感兴趣,但是这个人我拿不定主意。见少了也不行,可能的风险更高一些。三次见面大概解决三个层面问题:第一次见面主要是把事情说清楚;第二次见面有一个时间间隔,把事情做更多的挑战性的交流,过程中间看创业者思考反应怎么样;第三次见面我们安排的人会比较多,叫团队见面会。
沈劲:平均我们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做一个项目,最快的我做的是27天。我们有两种方法论,一种是投资理论指导下的投资,第二种是随机的,属于机会主义的投资。前面这种,我们对投资方向已经做了比较周全的分析以后,我们去找项目,这种投资时间比较短。后一种投资还要了解这个行业,时间比较长。
蒋纯:我们非常多地会问一个问题,你这个项目我能帮上什么忙。一方面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口号是服务于中国媒体的创业创新,所以我们把自己看成服务者。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媒体集团,在很多社会资源和其他方面上还是能够帮上大家很多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