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eng1979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改的推行,广大一线教师确实感到激动、振奋,对新课改充满了信心和期望,满腔热情地欢迎新课改,投身新课改,自觉学习和踊跃接受、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面前,我们又感
  到极其困惑与无助。面对应试教育的强大威力,我们觉得自己的能力只是杯水车薪。
  
  一、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这一年来,作为一名年轻的新课改实践一线的教师,我体会颇多。我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其一,对新课改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学校、老师等诸方面对新课改未引起足够重视。从新课改实践看,几乎所有学校都将工作的“重中之重”確定为高三、高二。这必然决定了高一新课改在师资配备、资金投入、学校精力等各个方面只能充当“配角”。其二,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新课改经验几乎为零的现状,教学极易误入两个极端:不少老师“固步自封”、“穿新鞋走老路”,仍用老模式教新课程;有些老师则“激进得很”,把课堂变成了随意“创新”的“天堂”,说穿了,就是无模式可言。这样,新课改的优势、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不少学校的新课改甚至形同虚设。新课程改革是严谨、复杂、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无论何时,都不容许“固步自封”,更不容许“信马由缰”,“跟着感觉走”。有人认为教学模式是束缚新课改的思想枷锁,主张废除教学模式。这是十分错误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试想,连起码的教学模式都不去研读的人,用什么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三,新课改的评价体系跟不上。从理论上说,新课改对教师的评价较以前增加了许多新指标,但从新课改实践来看,学生考试成绩——“分数”仍然是评价教师工作的最重要指标。因此,不论对学校、老师而言,还是对家长、学生而言,所有与“分数”无关的事情往往都是次要的,在这种“分数”至上的氛围里,新课改就要变味。由此可以看出,形成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创造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是何等重要!而实现该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
  
  二、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程
  
  1.新课程的安排
  新课改后的教材变动很大,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由于总课时没有增加,从教学任务上来说分量增加了很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很头疼的一件事。
  高一第一学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该模块与小学、初中内容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它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高一第二学期完成选修模块,选修课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实施中产生的问题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个挑战不仅在于课程实施与管理的难度,而且还在于内容的针对性与学生认知等方面的复杂局面,如果处理不好将有可能影响选修课的价值,甚至损害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选修课“选”来了新问题,我们要注意在选的方式、选的数量、课的模式等方面切实注意以生为本,以新课标为纲,让处于知识普及阶段的中小学生快乐、轻松、多样化地了解、探索信息技术,不能把信息技术课“选”成了“标本展示”。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新教材里有许多亮点比如认识计算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强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许多常用软件的使用也加入到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在进步的同时也有一些弊端。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为全体学生必修,而且与小学、初中内容相衔接。但从目前的教学上来看,并不是这样的。这次新课改,教学内容上打破以往小学、初中、高中同起点的情况,我没有看过现行的小学、初中教材,单就高中的新教材来说,好多内容都是非零起点的,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相关操作的基础上制订的。这届高一学生适逢新课改,暴露的问题也就比较多。课堂上讲授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早已掌握,认为简直是浪费时间,所以干脆就我行我素起来,上上网,聊聊天;而有的学生讲到有关内容时,简直是一头雾水,如2.2节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教材以如何进行信息检索进行讲解,上面没有提到使用什么方式检索,而有的学生以前根本没有上过网,对这部分内容接受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现有水平相差太大,我们老师上课讲起来费力,对于那些信息技术现有水平较低的同学来说,上课听起来也吃力。
  其次课时安排上,必修模块要求用一个学期来完成,时间确实有些紧,鉴于前面提到的学生信息技术现有水平相差较大,所以在课堂上布置相关任务时,有的同学一节课就能完成,有的同学却需要两节课来完成。如前面提到的3.2节表格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按教材内容一节课应该完成,而我们还要把Excel的一些相关简单操作进行介绍,又要占用一课时,这样,全书下来,要多出大约4课时,而我们信息技术课一学期也就36课时,所以上课有些赶,有的学生任务完不成,停在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三、新课改后的课堂
  
  课改后的新教材对网络的使用更为关注,几乎每节课都需要利用网络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每节课都要开通网络。而如今的中学生有各种机会接触计算机。但他们眼中的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聊QQ,喜欢自己摸索而不是照着书本或教师的要求上机实践。导致课堂纪律涣散是一大问题,同时也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与学生的深入沟通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正确处理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以学科知识本身吸引学生。所以给新生上第一堂课讲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最好能使学生认识到在未来社会,计算机就像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一样,人人必须会使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内心向往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培养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课程设计要面向学生们的真实生活情境,为他们提供接触生活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必要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真正做到重情感教育、重习惯培养、重学法指导、重思维训练。
  (2)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2.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即教师给学生一个有明确、具体要求的任务,从而发挥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结合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给出一定的提示,请学生结合教材上机实践,自己找出答案。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索与实践能力,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避免任务太难或太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向学生提出适度任务,使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何时提出任务、怎样提出任务也不容轻视,提出的任务不应让学生觉得唐突、乏味、缺乏亲和力,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只有注重问题提出的情境性和循序渐进性、善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才能诱发出学生的研究动机,真正使任务起到驱动学习的作用。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有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学科性等特点。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注重与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符合“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等于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一定要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指导的内容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线索、启发思路、介绍方法、拓宽知识面,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学会相互协作。
  (3)归纳总结法
  归纳总结法指教师或学生对操作步骤、解题思路或方法进行归纳,并从中提炼出思维成果,它包括思考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心态、思维方法和认知结论,从而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强化认识。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归纳总结法相当重要,它可使全体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不将疑难问题带出课堂。
  何时提出归纳总结相当关键。在大多数学生已完成任务或大多数学生碰到共性的问题时使用此法较合适,同时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练。教学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这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其印象将更加深刻。
  随着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献:
  [1]王爱胜.阻挡新课程教材与教学现实和谐的瓶颈.中国电化教育,2006(6)
  [2]陶增乐主编.信息技术基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患者男,54岁。因"上腹胀痛2月余"于2015年3月24日收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患者自诉2015年1月出现上腹胀痛,于外院行胸部CT及上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两肺多发
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来源于褐藻,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水溶性杂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在医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岩藻聚糖硫酸酯结构复杂且硫酸基团的量对
藏品档案作为博物馆日常工作,是科学管理藏品的基础。本文回顾了藏品档案发展历史,总结其建档的必要性及特点。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选取藏品档案工作较薄弱的非国有博物馆作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了探索更简便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的方法,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血清与猪唾液中的抗体水平。结果:唾液中抗体水平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