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友善用脑是新西兰著名教育家克里斯蒂所创始的,友善用脑所提出的“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用自己的方式学习”、“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等见解以及教学方式“6M”(音乐MUSIC、运动MOVEMENT、多感官教学MULTI-SENSORY、思维导图MINDMAPPING、冥想MEDITATION、以自我的方式学习MIMMOW),切实把减轻学习压力、赏识学生学习、尊重个性差异、张扬学生个性等做到极致,这些理念和做法正是我们新课改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常态课所需要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友善用恼;6M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77-2
6M-1.音乐。音乐的使用无处不在,而且神奇无比。音乐可以调节情绪,可以渲染气氛,可以帮助提高记忆效果。
友善用脑的课堂离不开音乐,友善用脑的课堂音乐多种多样,其一,可以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学习氛围。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在导入阶段给学生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苍茫,悠远,浑厚的音乐瞬时将大家带入那些逝去的年代,回想起那些战火纷飞的时光中去,对于了解词的意境和主旨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其二,可以作为主题音乐强化知识要点。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的背诵,学生叫苦连连,如果尝试着在分析诗歌的同时配以古琵琶曲《西江月》,顿时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跟着吟唱音乐配制的诗句,学生们兴趣十足,诗歌的大致内容已刻进脑子。再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给学生播放张耀宇演唱的《将进酒》一曲。过后很多学生都学着唱这首歌,甚至模仿李白喝醉了的样子唱和。其三,可以作为煽情元素激发情感。例如,在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学中,一位老师这样利用多媒体显示一组照片,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来煽情,学生伴着优美的曲子观看一组照片,引起了大家美好的回忆。之后请大家拿出事先挑选的照片进行讲述。这种音乐的配合切入,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的情绪处于激动和兴奋中。
6M-2.运动。有序的课堂运动可以减少引起压力的化学物质,产生有利于学习的化学物质,达到大脑健康;可以增加氧气供应来补充能量,缓解身体的压力,防止学生走神;可以加强左右脑的联系,提高大脑的整体功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自编健脑操,引导学生运动帮助学习。一是“催化运动”,我们在一节课的开始时配合音乐进行“催化运动”,给相关器官以有效刺激,增强血液循环,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如:一边引导学生用手轻轻扣击头部、眼眶、揉捏耳廓,一边用语言引导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充分运用大脑,仔细观察,细心聆听,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器官调动起来,给它们充充电。”在下午的课程开始时使用,效果最为明显,还可以在考试前10分钟进行一次。不仅能提升学生注意力,还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二是“交叉运动”,左右肢体的交替运动、在空中画“8”字,两个人的双手跟随运动等统称为交叉运动。由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由不同的大脑半球主控,因此交叉运动可以很好地促进这两种思维形式的结合。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理科观察实验归纳原理之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前使用。三是“舒展运动”。充分的舒展身体能有效地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可以交叉两脚做俯背动作、扭转颈部、单腿曲膝推挤墙面等。通常我们在节奏比较快的课程中,考试、测验、规定时间作文后使用,可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也可在自习课过程中使用1~2次,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6M-3.思维导图。顾名思义,思维导图是将思维外化为图,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使知识系统化,记忆个性化。学生借助他们自己喜欢的图形,把自己的思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示出来,达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长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记忆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总体把握能力。人脑有异,图不同一。思维导图是学生记忆的参照,是老师了解学生的桥梁。
友善用脑思维导图大致有以下四种:1.线性结构的思维导图。以时间、事件、人物或知识的发展脉络为轴线,用简单的符号、关键文字、色彩图形作为记忆或思考的物而画出的思维导图。特点是思维逻辑性较强,适用于单一线索的陈述式记忆。比如箭头式、长城图、毛毛虫、糖葫芦式、阶梯式等。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用于时态教学词的变化,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等等。2.放射结构的思维导图。以某一主题或知识点为核心用向四周发散的线条和文字简单图形以及不同色彩构成的一种思维导图。特点是体现学习者发散性思维,适用于复习课和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比如水果的分类图、自行车图、树干图等等。在文言文和英语教学中,用在词汇归类学习阶段、知识总结复习等方面。3.平面结构的思维导图。在整体画面中表达一个主题中心的几个相关内容的思想或记忆的辅助图示。特点是反映了人整体把握事物的思维特征,适用于对一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的联系与把握。比如马路图、向日葵图、坐标式图等等。在英语教学中适用于帮助学生背课文。4.综合结构思维导图。它是在一张图中既有线性结构的逻辑思维特征,又有放射结构的发散思维表现,同时具有平面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6M-4.冥想。科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给学生“冥想”时间,对学生整理和储存信息大有好处。冥想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回忆整个学习过程,再造事物的形象,将知识和情节联系起来。所以,冥想是友善用脑课堂上显得尤其重要。
冥想可以体现在学生学习全过程:1.学前冥想。在学习新知前,可以通过冥想让学生放松心情,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利用冥想展开想象,创设学习情境。2.学中冥想。如果一节课有几个环节,可以在学习环节之间加上冥想,稍事休息,调节状态。3.学后冥想。一堂课接近尾声时,教师结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对整节课知识的教学,用慢节奏的语言引导梳理,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学生身体和精神都获得放松,处于一种利于自然无意识整理与存储信息的良好状态。有效的冥想有助于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与记忆,也可以通过冥想进行探究。如教学《故乡在远方》,在引导学生从地理概念上理解故乡之后,进一步提升到精神家园,要求学生展开冥想,哪里是故乡?让学生体会到故乡在思念中,在心中,在奋斗的远方。有爱的地方、奋斗的地方、磨砺的地方、给与慰藉的地方都是故乡。 6M-5.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感受效果,将不同感官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不仅变换了学习的方式,整合了信息接收的功能,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例如学习立体几何,可以让学生通过摸、画、比、折等多种形式获得感性认识。例如语文阅读教学将听觉、嗅觉、视觉融为一体,帮助学生领悟课文,感悟生活,其结果可以读出来,可以演出来,可以说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画出来。在学习《明湖居听书》一课时,教师可以带着同学们一同朗读描写白妞说唱的段落,文字赏析结束之后,同学们对“通感”的修辞手法已有所认识,也特别羡慕作者能写出如此生动的词句,于是播放名曲《琵琶语》,同学们静心聆听,同时记下听时的感受和联想,一曲终了,课堂上无比沉寂,只听见流畅的落笔声。在学习《胡同文化》时,引导学生看北京胡同的图片,听歌曲《胡同》,让学生在京韵实足的乐曲中感受京味文化的魅力,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们为胡同文化的衰落而惋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简要介绍(说)今日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北京发展情况的图片,播放《北京在前进》,让学生对今日北京有更深刻的印象,真正认识到时代在发展,胡同文化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这样通过眼、耳、口等多感官活动,使他们以最佳的情绪,有意识地去设身处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意蕴。
6M-6.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有的是视觉倾向性,有的是听觉倾向性,有的是动觉倾向性,有的是总体把握型,有的是分析倾向性。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优势来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在动画制作教学中,老师在自己演示结束后,给每位学生布置任务,教师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操练,不必拘泥老师的演示,这一点很好地落实了友善用脑“6M”中的“以自己的方式学习”这一理念,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复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时,学生梳理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记忆相关知识要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采用背、读、图、听、问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这样就激发了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人脑不同,方式各异,只要能够达到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何必强求一律呢?
友善用脑6M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强调尊重学习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其所倡导的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坚持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友善用恼;6M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77-2
6M-1.音乐。音乐的使用无处不在,而且神奇无比。音乐可以调节情绪,可以渲染气氛,可以帮助提高记忆效果。
友善用脑的课堂离不开音乐,友善用脑的课堂音乐多种多样,其一,可以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学习氛围。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在导入阶段给学生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苍茫,悠远,浑厚的音乐瞬时将大家带入那些逝去的年代,回想起那些战火纷飞的时光中去,对于了解词的意境和主旨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其二,可以作为主题音乐强化知识要点。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的背诵,学生叫苦连连,如果尝试着在分析诗歌的同时配以古琵琶曲《西江月》,顿时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跟着吟唱音乐配制的诗句,学生们兴趣十足,诗歌的大致内容已刻进脑子。再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给学生播放张耀宇演唱的《将进酒》一曲。过后很多学生都学着唱这首歌,甚至模仿李白喝醉了的样子唱和。其三,可以作为煽情元素激发情感。例如,在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学中,一位老师这样利用多媒体显示一组照片,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来煽情,学生伴着优美的曲子观看一组照片,引起了大家美好的回忆。之后请大家拿出事先挑选的照片进行讲述。这种音乐的配合切入,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的情绪处于激动和兴奋中。
6M-2.运动。有序的课堂运动可以减少引起压力的化学物质,产生有利于学习的化学物质,达到大脑健康;可以增加氧气供应来补充能量,缓解身体的压力,防止学生走神;可以加强左右脑的联系,提高大脑的整体功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自编健脑操,引导学生运动帮助学习。一是“催化运动”,我们在一节课的开始时配合音乐进行“催化运动”,给相关器官以有效刺激,增强血液循环,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如:一边引导学生用手轻轻扣击头部、眼眶、揉捏耳廓,一边用语言引导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充分运用大脑,仔细观察,细心聆听,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器官调动起来,给它们充充电。”在下午的课程开始时使用,效果最为明显,还可以在考试前10分钟进行一次。不仅能提升学生注意力,还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二是“交叉运动”,左右肢体的交替运动、在空中画“8”字,两个人的双手跟随运动等统称为交叉运动。由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由不同的大脑半球主控,因此交叉运动可以很好地促进这两种思维形式的结合。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理科观察实验归纳原理之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前使用。三是“舒展运动”。充分的舒展身体能有效地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可以交叉两脚做俯背动作、扭转颈部、单腿曲膝推挤墙面等。通常我们在节奏比较快的课程中,考试、测验、规定时间作文后使用,可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也可在自习课过程中使用1~2次,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6M-3.思维导图。顾名思义,思维导图是将思维外化为图,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使知识系统化,记忆个性化。学生借助他们自己喜欢的图形,把自己的思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示出来,达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长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记忆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总体把握能力。人脑有异,图不同一。思维导图是学生记忆的参照,是老师了解学生的桥梁。
友善用脑思维导图大致有以下四种:1.线性结构的思维导图。以时间、事件、人物或知识的发展脉络为轴线,用简单的符号、关键文字、色彩图形作为记忆或思考的物而画出的思维导图。特点是思维逻辑性较强,适用于单一线索的陈述式记忆。比如箭头式、长城图、毛毛虫、糖葫芦式、阶梯式等。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用于时态教学词的变化,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等等。2.放射结构的思维导图。以某一主题或知识点为核心用向四周发散的线条和文字简单图形以及不同色彩构成的一种思维导图。特点是体现学习者发散性思维,适用于复习课和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比如水果的分类图、自行车图、树干图等等。在文言文和英语教学中,用在词汇归类学习阶段、知识总结复习等方面。3.平面结构的思维导图。在整体画面中表达一个主题中心的几个相关内容的思想或记忆的辅助图示。特点是反映了人整体把握事物的思维特征,适用于对一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的联系与把握。比如马路图、向日葵图、坐标式图等等。在英语教学中适用于帮助学生背课文。4.综合结构思维导图。它是在一张图中既有线性结构的逻辑思维特征,又有放射结构的发散思维表现,同时具有平面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6M-4.冥想。科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给学生“冥想”时间,对学生整理和储存信息大有好处。冥想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回忆整个学习过程,再造事物的形象,将知识和情节联系起来。所以,冥想是友善用脑课堂上显得尤其重要。
冥想可以体现在学生学习全过程:1.学前冥想。在学习新知前,可以通过冥想让学生放松心情,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利用冥想展开想象,创设学习情境。2.学中冥想。如果一节课有几个环节,可以在学习环节之间加上冥想,稍事休息,调节状态。3.学后冥想。一堂课接近尾声时,教师结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对整节课知识的教学,用慢节奏的语言引导梳理,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学生身体和精神都获得放松,处于一种利于自然无意识整理与存储信息的良好状态。有效的冥想有助于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与记忆,也可以通过冥想进行探究。如教学《故乡在远方》,在引导学生从地理概念上理解故乡之后,进一步提升到精神家园,要求学生展开冥想,哪里是故乡?让学生体会到故乡在思念中,在心中,在奋斗的远方。有爱的地方、奋斗的地方、磨砺的地方、给与慰藉的地方都是故乡。 6M-5.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感受效果,将不同感官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不仅变换了学习的方式,整合了信息接收的功能,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例如学习立体几何,可以让学生通过摸、画、比、折等多种形式获得感性认识。例如语文阅读教学将听觉、嗅觉、视觉融为一体,帮助学生领悟课文,感悟生活,其结果可以读出来,可以演出来,可以说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画出来。在学习《明湖居听书》一课时,教师可以带着同学们一同朗读描写白妞说唱的段落,文字赏析结束之后,同学们对“通感”的修辞手法已有所认识,也特别羡慕作者能写出如此生动的词句,于是播放名曲《琵琶语》,同学们静心聆听,同时记下听时的感受和联想,一曲终了,课堂上无比沉寂,只听见流畅的落笔声。在学习《胡同文化》时,引导学生看北京胡同的图片,听歌曲《胡同》,让学生在京韵实足的乐曲中感受京味文化的魅力,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们为胡同文化的衰落而惋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简要介绍(说)今日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北京发展情况的图片,播放《北京在前进》,让学生对今日北京有更深刻的印象,真正认识到时代在发展,胡同文化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这样通过眼、耳、口等多感官活动,使他们以最佳的情绪,有意识地去设身处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意蕴。
6M-6.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有的是视觉倾向性,有的是听觉倾向性,有的是动觉倾向性,有的是总体把握型,有的是分析倾向性。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优势来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在动画制作教学中,老师在自己演示结束后,给每位学生布置任务,教师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操练,不必拘泥老师的演示,这一点很好地落实了友善用脑“6M”中的“以自己的方式学习”这一理念,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复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时,学生梳理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记忆相关知识要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采用背、读、图、听、问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这样就激发了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人脑不同,方式各异,只要能够达到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何必强求一律呢?
友善用脑6M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强调尊重学习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其所倡导的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坚持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