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俯卧位下FloTrac/Vigileo法及Picco-plus法测定的每搏量变异度(SVV)评估脊柱手术患者血容量状态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后路腰椎手术或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体重40~100 kg,ASA分级Ⅰ-Ⅲ级。麻醉诱导后,分别在仰卧位及俯卧位状态下进行1次液体反应性试验:经10 min快速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 ml/kg。同时采用
【机 构】
:
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统计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俯卧位下FloTrac/Vigileo法及Picco-plus法测定的每搏量变异度(SVV)评估脊柱手术患者血容量状态的准确性。
方法择期行后路腰椎手术或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体重40~100 kg,ASA分级Ⅰ-Ⅲ级。麻醉诱导后,分别在仰卧位及俯卧位状态下进行1次液体反应性试验:经10 min快速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 ml/kg。同时采用Picco-plus系统和FloTrac/Vigileo系统测定SVV(SVVP和SVVF)。将Picco-plus系统测得的△SVI≥10%作为液体反应阳性的判定标准。根据△SVI ≥10%和<10%将患者分为反应组(Rs组)和无反应组(NRs组)。对SVV作ROC曲线并计算诊断阈值、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CI)。
结果共41例患者纳入本次分析。仰卧位下预测液体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SVVF为0.740(95%CI:0.568~0.913),诊断阈值为12%,判断液体反应性的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54%;SVVP为0.637。俯卧位ROC曲线下面积:SVVF为0.451,SVVP为0.634。与Rs组比较,NRs组仰卧位扩容前SVVF的基础值较低(P<0.05),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扩容前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俯卧位下FloTrac/Vigileo系统及Picco-plus系统测定的SVV均不能准确评估脊柱手术患者的血容量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对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分析,并复习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相关文献,从而总结其特征。结果首次报道以双肺反复出现气胸为临床表现及双肺逐步出现多个小囊状病灶为影像学特点的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结论对于咳血丝痰、双肺反复出现气胸、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个小结节、散在渗出病变及双肺逐步出现多个小囊状病灶的患者需考虑肺上皮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牛蒡子苷元促进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H460细胞中扩增全长人Survivin cDNA,并将其克隆至pcDNA3.1(+)表达载体,构建人Surviv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将pcDNA3.1-Survivin重组质粒或空载体分别转染H460细胞,孵育24 h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过表达情况;转染细胞与牛蒡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protein C receptor,EPCR)是蛋白C系统成员之一,除止凝血外还参与了炎症与肿瘤等诸多病理过程,是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热点之一。近年来发现EPCR可在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以及白血病细胞高表达,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然而, EPCR在肺癌等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现将近年来EPCR与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相关研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rs3212986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Pub Med数据库检索2013年5月以前相关文献,按纳入标准搜索研究ERCC-1 rs3212986C/T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5 009例肿瘤患者和5 542名对照个体被纳入荟萃分析。分析表明ERCC-1 rs3212986 C/T多态性与肺癌易
NALP3炎性复合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能促进caspase-1和IL-1β活化,诱导多种与炎症级联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及活化,产生炎症免疫应答反应,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非感染性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NALP3炎性复合体与许多信号通路有关,本文主要就NALP3炎性复合体与MAPK、核转录因子κB及活性氧簇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肺癌的常见并发症并影响其预后。肺癌相关VTE目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肺癌相关VTE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对于支气管内早期肺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自发荧光支气管镜要比传统白光镜更加敏感。自发荧光支气管镜的适应证包括检出高危患者的癌前病变和早期肺癌;用于早期肺癌患者的手术范围选择;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随访监测;还可用于镜下可见肿瘤范围的评估。本文综述自发荧光支气管镜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代谢组学是20世纪末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技术。它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部分,正广泛应用于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肿瘤,肺癌的早期和晚期发现在患者5年生存率上差异巨大,故肺癌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代谢组学除了应用于确定肺癌诊断的标志物,也可应用于确定肺癌的预后及治疗措施毒性或有效性的相关标志物。后者使得肺癌患者的治疗更加个体化成为可能。同时代谢组学研究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38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病例,均行TBNA纵隔淋巴结分期,穿刺物分别行常规细胞学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ⅢA期以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总结穿刺结果,评价LCT法检测结合T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及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脱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120只,8~12周龄,体重325~4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n=40):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洛伐他汀组(L组)。S组和L组腹腔注射洛伐他汀4 mg/kg,连续5 d,1次/d,CLP组腹腔注射等容量C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