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资格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综合性实训 (“桌虎钳的制作”)分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是符合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先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一体化教学;技工学生;社会化能力
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资格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出发,以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创新的需要。我校在钳工实训中,以学习任务“桌虎钳的制作”为载体分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方法。
1.一体化教学简述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是以国家职业资格为依据,以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把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相贯通,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相连接,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在“桌虎钳的制作”过程中,从对桌虎钳的认识入手,到进行零件测绘,制图以及零件加工,最后进行调试与装配。学生能将平面划线、立体划线、钳工加工、机械基础,公差配合、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桌虎钳的制作”分四个模块进行教学。模块一零件测绘;模块二零件制图;模块三零件加工;模块四零件装配调试。
2.采用“桌虎钳的制作”一体化教学的动因
2.1.一体化教学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法。
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很快的融入社会,这就不仅要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各种能力。
多年以来,钳工生产实习做为一项多工种实习的必修课,一直沿用传统的基本的操作技能,錾削、锯削和锉削加工,课题单调,练习技能单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脱节,导致学生产生不愿实习的情绪,职业资格能力得不到提高,综合职业技能更无从谈起。“桌虎钳的制作”综合了测绘、制图、加工、装配等四大项内容,不仅全面的对机械加工的加工流程和加工方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且将理论知识与钳工技能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学生亲历桌虎钳的测绘、制图、零件加工、总装配等制作过程,自拟实习方案和实习工具,讨论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桌虎钳的制作”也随之完成,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2.2.一体化教学弥补了项目教学的不连贯性,使学生更易掌握机械加工的加工流程。
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尝试过多种教学法。其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典型的教学法。它打破课本的章节,将知识点融入到各个项目中,通过项目的操作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项目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没有很好的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他既继承了项目教学的优点又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整个课堂的活动完整的贯穿,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使学生更易掌握机械加工的加工流程。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易检验,易评价。
3.“桌虎钳制作”教学的设计思想
为培养学生对钳工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选择了“桌虎钳制作”。首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探索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其次“简单机械、夹具的加工项目”、再次“教学与专业技能考证制度接轨”;最后实行开放性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桌虎钳制作”工作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钳工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
4.“桌虎钳制作”教学过程
在“桌虎钳制作”过程中,我们给学生呈现的不再是原有的以章、节、目为结构的教材,而是学习任务“桌虎钳制作”。该任务来源于企业的工作实践,以工作过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学过程也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分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都围绕“桌虎钳制作”而展开。
模块一:零件测绘。学生通过零件测绘,知道绘制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提高绘制草图能力,加深对零件工艺结构的感性认识,具有徒手绘图的能力,掌握绘图技巧。
模块二:零件制图。让学生了解投影原理;具备画基本体、组合体三视图及读图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表达机件的方法;会画常用件、标准件的视图;会画零件图及能读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会画装配图及读懂装配图。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对正确选择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有更深刻的体会;对图样的技术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锻炼了使用有关标准、手册,索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模块三:零件加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拓展了那种局限于某一个工作岗位的培养目标定位,能够为学生将来宽口径择业留下接口。因为,作为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其任务不单单是某一个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应该是若干工作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的训练,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品质等一系列涉及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
学生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巩固了培养目标所需的技术工艺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工种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调整使用维护知识。了解本工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企业管理常识。
模块四:零件装配调试。了解钳工设备、工具和工艺方法,能够根据零件图加工出合格的钳工工件,了解机器装配的基本知识,了解每个零部件的作用及质量对相互间关系的影响。知道零件的装配方法和顺序对保障机构质量的重要作用。掌握螺纹连接装配方法和预紧方法,了解螺纹连接的损坏形式及修理方法。
各模块围绕 “桌虎钳制作”按“简洁、够用,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原则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体系。
总之,在钳工实训中,采用综合性实训 (“桌虎钳的制作”)分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是符合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和钳工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感受到个人在岗位的责任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及熟悉标准、规范的生产过程和运作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注:本文是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综合性实训与模块化教学之研究”(批准号ZJY11149)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一体化教学;技工学生;社会化能力
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资格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出发,以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创新的需要。我校在钳工实训中,以学习任务“桌虎钳的制作”为载体分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方法。
1.一体化教学简述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是以国家职业资格为依据,以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把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相贯通,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相连接,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在“桌虎钳的制作”过程中,从对桌虎钳的认识入手,到进行零件测绘,制图以及零件加工,最后进行调试与装配。学生能将平面划线、立体划线、钳工加工、机械基础,公差配合、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桌虎钳的制作”分四个模块进行教学。模块一零件测绘;模块二零件制图;模块三零件加工;模块四零件装配调试。
2.采用“桌虎钳的制作”一体化教学的动因
2.1.一体化教学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法。
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很快的融入社会,这就不仅要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各种能力。
多年以来,钳工生产实习做为一项多工种实习的必修课,一直沿用传统的基本的操作技能,錾削、锯削和锉削加工,课题单调,练习技能单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脱节,导致学生产生不愿实习的情绪,职业资格能力得不到提高,综合职业技能更无从谈起。“桌虎钳的制作”综合了测绘、制图、加工、装配等四大项内容,不仅全面的对机械加工的加工流程和加工方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且将理论知识与钳工技能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学生亲历桌虎钳的测绘、制图、零件加工、总装配等制作过程,自拟实习方案和实习工具,讨论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桌虎钳的制作”也随之完成,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2.2.一体化教学弥补了项目教学的不连贯性,使学生更易掌握机械加工的加工流程。
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尝试过多种教学法。其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典型的教学法。它打破课本的章节,将知识点融入到各个项目中,通过项目的操作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项目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没有很好的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他既继承了项目教学的优点又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整个课堂的活动完整的贯穿,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使学生更易掌握机械加工的加工流程。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易检验,易评价。
3.“桌虎钳制作”教学的设计思想
为培养学生对钳工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选择了“桌虎钳制作”。首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探索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其次“简单机械、夹具的加工项目”、再次“教学与专业技能考证制度接轨”;最后实行开放性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桌虎钳制作”工作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钳工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
4.“桌虎钳制作”教学过程
在“桌虎钳制作”过程中,我们给学生呈现的不再是原有的以章、节、目为结构的教材,而是学习任务“桌虎钳制作”。该任务来源于企业的工作实践,以工作过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学过程也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分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都围绕“桌虎钳制作”而展开。
模块一:零件测绘。学生通过零件测绘,知道绘制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提高绘制草图能力,加深对零件工艺结构的感性认识,具有徒手绘图的能力,掌握绘图技巧。
模块二:零件制图。让学生了解投影原理;具备画基本体、组合体三视图及读图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表达机件的方法;会画常用件、标准件的视图;会画零件图及能读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会画装配图及读懂装配图。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对正确选择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有更深刻的体会;对图样的技术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锻炼了使用有关标准、手册,索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模块三:零件加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拓展了那种局限于某一个工作岗位的培养目标定位,能够为学生将来宽口径择业留下接口。因为,作为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其任务不单单是某一个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应该是若干工作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的训练,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品质等一系列涉及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
学生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巩固了培养目标所需的技术工艺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工种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调整使用维护知识。了解本工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企业管理常识。
模块四:零件装配调试。了解钳工设备、工具和工艺方法,能够根据零件图加工出合格的钳工工件,了解机器装配的基本知识,了解每个零部件的作用及质量对相互间关系的影响。知道零件的装配方法和顺序对保障机构质量的重要作用。掌握螺纹连接装配方法和预紧方法,了解螺纹连接的损坏形式及修理方法。
各模块围绕 “桌虎钳制作”按“简洁、够用,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原则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体系。
总之,在钳工实训中,采用综合性实训 (“桌虎钳的制作”)分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是符合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和钳工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感受到个人在岗位的责任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及熟悉标准、规范的生产过程和运作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注:本文是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综合性实训与模块化教学之研究”(批准号ZJY1114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