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准测量技术的填海人工岛沉陷监测实践

来源 :海洋测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填海人工岛的增多,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人工岛吹填区域软土地基物理力学参数差异大,地面沉陷持续时间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治难度大,沉陷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通过长期跟踪监测,分析了人工岛吹填区域的变形特征,综合评估了沉降稳定性,为人工岛的环境保护、后续设计施工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短期验潮数据分析难度大、预报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短期潮位预报方法,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将通用的潮汐模型计算水位融合到调和预报模型之中,生成精度更高的融合预报值。数据测试表明,对于3天的验潮数据,EKF方法至少对向后5天的预报有效,融合值较两种源数据的平均优化度分别为33%和60%;对于7天的验潮数据,EKF方法在向后20天的预报中几乎都产生了优化效果。该方法适宜
为提高浅水多波束测深资料处理成果质量,基于澳门海域浅水多波束测深资料,提出应用POS/MV大地高数据计算实时潮汐数据,探讨了浅水多波束测深资料声速校正方法。结果表明,经过潮汐改正和声速改正后资料处理成果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浅水多波束测深资料处理中的难题,本方法可为浅水多波束测深资料处理提供重要指导。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gels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eat/solvent resistance,dimen-sional stability,and unique sensitivity to ex
为提高遥感影像间自动匹配的精度,采用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算法进行特征提取以及初匹配,并利用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和FSC(fast sample consensus)算法进行局外点剔除,分析剩余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经过实验对比,基于SIFT+FSC算法,可以获取足够数量且分布均匀的匹配点对,实现遥感图像自动化的精确匹配,
本文根据2016-2018年红海湾汕尾近岸海域3个站位32个航次的高频监测数据,对该区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营养盐限制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该区域的富营养化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红海湾汕尾近岸海域DIN符合第二类、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PO4-P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基本满足海洋功能区划要求。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距离汕尾市区越近营养盐浓度越高;年际变化表现为2016年各营养盐平均浓度高于2017年和2018年;季节变化规律复杂,不同年份不同
土地经济密度作为衡量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协调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基于济南都市圈7个地市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研究了都市圈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济南都市圈土地经济密度整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形成以济南市区、淄博市区为中心的双核高值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地区差异较为明显;(2)研究区土地经济密度空间集聚性比较稳定,“高-高”集聚类型有淄博市区、章丘区,“无棣-阳信-商河”一线为“低-低”集
The natural attapulgite(NAPT)was disaggregated by 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process to prepare the at-tapulgite with disa
海洋测量学是研究海洋空间几何、物理场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论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在介绍当前海洋测量学科发展要求基础上,梳理了海洋测量学科内涵特点与海洋测量要素组成,构建了海洋测量学科体系架构,设计了海洋测量学科专业能力分析方法,并系统阐述了海洋测量学科专业的术语定义、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为海洋测量学科建设发展研究提供基础知识与技术参考。
铁(Fe)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溶解活性态铁(DRFe)是溶解态Fe的主要组成之一,与海洋生物体的吸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黄海近岸海水30天定点连续分析监测,研究了黄海近岸海水中DRFe在高、低潮时的浓度变化特征,分析监测了潮汐作用对DRFe的影响,并探讨了DRFe与海水理化参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潮时DRFe浓度略高于低潮,最大浓度差为2.32 n
针对目前以二维显示为主的电子海图系统存在的可视化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以琼州海峡三维电子海图系统开发为例,在扼要介绍琼州海峡概况及其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针对该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重点对基于ArcGIS的基础数据处理、3D Max的海图符号三维建模和Skyline的三维场景搭建等关键技术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该三维电子海图系统具有较逼真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和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可更好满足琼州海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