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在课程改革中的位置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play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认为语文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太少的呼声很高。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的不合理、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不科学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如何改革中学语文教材,发挥考试对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指导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改革教材,精选诵读内容
  教师要精选文质兼美的短文作为学生诵读的内容,或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或形象生动,动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省。文言文的选文空间比较大,因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名篇很多。另外,笔者认为,现代文的选文不要总限定在几位名家的作品中,而应把眼界放宽一点,找到真正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美文。
  二、调整教材结构,增加文言文分量
  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精金粹玉。诵读这些经典名文,对学生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大师在青少年时代也是以学习文言文为主,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成为现代文学大师,反而为他们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人教版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创举,教师不妨让中学生多学习文言文,以文言文的学习来促进现代文的学习。
  三、明确诵读要求,作为考试的指南
  教师应明确诵读的要求,如对于精短经典的文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因为考试时会要求学生默写这些文章中的经典名句;对于稍长一点的文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读,因为考试会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熟记程度。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诵读要求。如对于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因为这部分占考试比重达50%~70%;对于稍有难度的内容,教师可以要求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掌握,这部分占考试比重达20%~30%;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少数拔尖学生掌握,这部分占考试比重达10%~20%。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
  四、增加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加大试卷默写的分量
  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分成两类:一类要求学生熟读,一类要求学生背诵。现在的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占了较大分量,尤其是中考。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阅读,学生这就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了。虽然语文题目千变万化,但却有自己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笔者建议,减少阅读理解题型的比例,把课文默写的分量增至试卷总分的20%以上,这对于师生花在诵读方面的工夫,也算是高回报了。
  五、改革试卷默写的内容和形式
  翻阅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默写内容大多是诗文、名言警句,但如果仅仅考查这部分内容,那么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篇佳作、精彩语段又该如何在考试中得到落实呢?其实,背诵整篇整段的文章比背诵名言警句更重要。鉴于此,考试应全面考查学生对课文的默写情况,避免一些投机取巧的做法。近年来在考试中,默写也出现了新形式,不再单纯地采用传统直接填写的形式,而是出现了理解式、迁移式、创造式等题型,如“《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这道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力,又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各种题型出现的可能性,讲深、讲透每个句子。
  其实,中考已经考查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高考没有必要再考。另外,阅读理解题的评分要求不宜过高。不少试卷评分标准规定错漏添一字扣一分,而默写一处往往也就只有一分,一字有误就等于全错,这要求太高了。其实,教师可以根据考生的默写情况酌情给分,只要学生默写出一部分,就能得到部分分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耕耘,应该让学生在考试中有所收获。
  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选出好的诵读内容,增加考试中默写的分量,简化默写形式,适当地降低评分要求,就能更好地把握语文诵读教学,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这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遏制讲风太盛的现象,还语文课一片琅琅读书声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就既要追求水一样灵动的课堂,又要追求山一样稳重的课堂。即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求活的过程中,要调动教学主体,酝酿教学情感。在务实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备课,充分预设课堂;精讲精练,构建节约型课堂;重视课堂提问,让课堂预设得到最佳生成;注重学生勤记,培养良好习惯 。  【关键词】语文课堂 高效 求活 务实    一、水的灵动  追求语文课堂水一样的灵动,我们要做到以下两
摘要:化学实验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含毒,严重威胁着师生的身体健康,加剧了生存环境的恶化。作为化学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改进化学实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创设和谐的生态环境做出努力。  关键词:减少 化学实验污染 方法  在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同时,全国成千上万的化学实验室也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污染。据统计,每天从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多达二十多种,废液以吨计算,固体废渣达上百种。在平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