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of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双膦酸盐类药物对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历史同期对照研究分析2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较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组(简称用药组)和未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组(简称未用药组)患者骨骼事件的发生率、骨病改善的程度,并分析此类药物的应用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骨骼事件发生率用药组低于未用药组[38.9%(35/90)比54.8%(63/115)](P<0.01),用药组发生第1次骨事件时间及发生第1次病理性骨折的时间均明显长于未用药组[( 34.7±3.2)个月比(27.5±3.2)个月,(47.2±3.6)个月比(42.7±5.0)个月](均P<O.05).治疗6个周期后不同治疗组评价骨髓瘤骨病(MBD)的治疗反应,用药组有效+显效者比例明显高于未用药组[80.0%(64/80)比48.7%(37/76)]( P<0.001);高钙血症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00%(70/70)、98.3%(59/6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78).治疗6个周期后用药组骨痛缓解有效+显效者的比例及ECOG评分≤2分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未用药组[83.9%(73/87)比63.2%(55/87)(P=0.001);80.0%(68/85)比53.5%(46/86)(P<0.001)].90例用药组中双膦酸盐类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3例(3.3%)、发热1例(1.1%)、皮疹2例(2.2%).应用双膦酸盐不影响总体生存时间[(39.4±4.2)个月比( 36.2±2.9)个月(P=0.580)].结论 双膦酸盐可有效降低骨骼事件的发生率,延长第1次骨骼事件及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时间,明显改善MBD治疗反应、ECOG评分,缓解骨骼疼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双膦酸盐的应用不能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4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行腹腔镜手术时,在手术时间
吴深涛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学验俱丰.吴师辨治内伤发热,师宗东垣,治疗多由中焦脾胃着手,调节气机之升降,斡旋中州,兼顾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106例健康成人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方法用自动Beckman Coulter inc.的Model STKS计数仪和与仪器匹配试剂由专人检
细菌对传统抗生素的耐药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发展新的高科技抗微生物战略势在必行.内源性抗生素肽(简称抗菌肽)是近10多年来在天然免疫肽分子机制研究方面所获得的
目的 探讨皮肤烧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举措.方法 将73例皮肤烧伤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人和36人.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治疗,以此比
目的 了解全麻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内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评估其与残余肌松的关系.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623例,术后PACU内用4个成
目的 :构建含有野生型DNA聚合酶 β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VR10 12 polβ。 方法 :提取胎儿食管上皮组织的总RNA ,反转录成cDNA ,经PCR扩增、酶切后克隆入表达载体VR10 12 ,重组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139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完全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19例),对照组(620例),分别采用热毒宁0.6ml/( kg·d)与利巴韦林10~1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模型肝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浓度胰岛素孵育HepG2细胞24h,建立胰岛素抵抗肝细胞模型.将模型细胞分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进行体检的37名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