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313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以皮肤表现为主的6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7年西京皮肤医院收治的313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

结果

滴状银屑病31例,主要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斑块状银屑病60例,主要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寒冷等。红皮病性银屑病42例,主要诱因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撤药。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60例,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妊娠、药物等。掌跖脓疱病60例,大部分无明确诱因。连续性肢端皮炎60例,大部分无明确诱因。6型银屑病具有相似的典型病理表现,包括角化不全、Munro微脓疡和/或Kogoj海绵状脓疡、颗粒层变薄或消失、表皮银屑病样增生、真皮乳头血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等。所有病例中98例(31%)出现不典型病理表现,其中滴状4例(13%),斑块状3例(5%),红皮病性12例(29%),泛发性脓疱性41例(68%),掌跖脓疱病12例(20%),连续性肢端皮炎26例(43%),包括浆液渗出、表皮不规则增生、非中性粒细胞性海绵水肿、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真皮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

结论

各型银屑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相似的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病理表现的出现可干扰疾病诊断,需要在鉴别诊断时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抑制雄激素性秃发区毛乳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雄激素性秃发区毛乳头细胞,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雄激素受体mRNA在不同传代次数毛乳头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0、10、20、40、80、160 μg/L血管生成素对含或不含0.1 nmol/L二氢睾酮培养基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取生长融合的第1代毛乳头细胞传代后分为3组:对照组
期刊
目的观察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60岁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76例,抽签法随机分为激素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改善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激素组皮损改善时间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前疼痛数字评分(NRS)差异无统计学意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